周三在基辅的彭博采访里,泽连斯基的一句话像块石头砸进了乌克兰舆论的湖里——“一个处于战争状态的国家的总统,不能有任何朋友”。

这话不是说他要断了所有社交,而是对着眼下烧得正旺的丑闻表的态:就算是曾经一起拼过事业的老伙计,碰了贪腐的红线,也没情面可讲。

让他发这个狠的,是跟他“过过命”的蒂穆尔·明迪奇。当年泽连斯基还没当总统时,两人一起做电视公司,明迪奇帮他靠节目攒下了国民度;可这位“老伙伴”被指控主导挪用高达1亿美元,罪名包括给防御工事承包商吃回扣、把持能源行业资金流动,甚至被特别检察官指认“影响了前能源部长加卢申科和现任国安会秘书乌梅罗夫”(乌梅罗夫已经否认)。更让人窝火的是,就在机构宣布调查的几小时前,明迪奇已经溜出了乌克兰——泽连斯基说,自那以后,两人没再联系过:“战时的情分,抵不过国家的规矩。”

这场“风暴”刮得有多快?两天内两名部长接连“栽了”:先是前能源部长、现任司法部长加卢申科,周三先被停职再解职,他喊冤说“没做亏心事”,要靠法律讨说法;接着是他的继任者格林丘克,泽连斯基刚说“她无法继续留任”,几小时后就递交了辞呈,同样否认自己违规。加上周一机构刚拘留了5个人——这是他们盯了15个月的“能源领域大规模案”成果,本来就被大范围停电折腾得够呛的乌克兰人,火气一下就炸了:“我们在前线扛导弹,你们在后面偷钱,这仗还怎么打?”

其实泽连斯基之前也在“”上栽过跟头:今年早些时候他想削弱两个机构的独立性,结果引发街头抗议,连欧盟都批评他“开倒车”,最后只能灰溜溜改了主意。现在他反过来强调“要让机构有全部权力,我绝不干预”,甚至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人买账,有人却翻旧账:“之前想收机构的权,现在又说支持,是不是怕舆论闹大?”

但对普通乌克兰人来说,他们不在乎泽连斯基之前做过什么,只关心“现在能不能动真格”。基辅街头卖面包的阿姨说:“敌人的我们能躲,可自己人偷钱,躲都躲不掉——要是连都做不到,那我们的牺牲算什么?”

现在明迪奇跑了,调查还在继续,泽连斯基的“没朋友”能不能落到实处,得看后续能不能把贪腐的根子挖出来。毕竟对在战火里熬了两年的乌克兰人来说,“公平”比任何口号都管用——你说“没朋友”,那就要真的“没朋友”,别让这句话变成空炮。

说到底,战争里最伤人心的不是敌人的炮火,是自己人的背叛。泽连斯基的“狠”,能不能给乌克兰人一点信心?只能等时间给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