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大全及解释如下:
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易误解为“不如人意”。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形容书籍极多。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也可写作“重振旗鼓”。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高考常考的成语意思
高考常考成语及解释100个如下:
1、犬牙交错: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
2、日薄西山: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3、如坐春风: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长辈或良师的恳切教诲。
4、入木三分: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5、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6、上行下效: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含贬义。
7、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不惜舍弃生命,去寻求佛法。后比喻真理而不牺牲自己的生命。
8、甚嚣尘土: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喧嚣一时。9、生灵涂炭: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若的境地。
10、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等。
11、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12、不刊之论:不可改易的言论。
13、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14、不求闻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15、不以为然:不以为是正确的。
16、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17、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18、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19、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也形容漂泊不定。
20、出言无状:说话没有礼貌。
高考常考的成语填空
高考必备成语有:得陇望蜀、司空见惯、俯首贴耳、惨淡经营、老气横秋、欲盖弥彰、箪食壶浆、满城风雨、大方之家、如丧考妣、置若罔闻、邯郸学步、娓娓动听、韬光养晦、身体力行、左右逢源、如履薄水、胶柱鼓瑟、首鼠两端、不胫而走、不以为然、耿耿于怀、噤若寒蝉、对簿公堂、颐指气使、不知所云、养痈遗患、助纣为虐、名噪一时、借箸代筹、苦心孤诣、叹为观止、高屋建瓴、独辟蹊径、莫须有、条分缕析、 危言危行、深文周纳、暴虎冯河、沐猴而冠、无独有偶、教猱升木、耸人听闻、骇人听闻、相提并论、同日而语、不可理喻、不可思议、一挥而就、 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