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高考理科报名理科考生 22.8 万人。

安徽省2021年高考人数约54.3万人,比去年增加了将近2万人(占全国报名人数的5.04%),实际参加考试人数43.1万人(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和对口招生已录取11.2万人),占总报名人数的79.4%。其中文科高考生19.6万人,理科23.5万人。考生最多市为合肥市6.2万人,最少的为黄山市,0.71万人。全省设93个考区,304个考点,14625个考场。加上疫情防控需要的备用、隔离考场,全省共安排考场1.6万个。有7.5万余监考教师和考试工作人员直接参与组考工作。1200余名省市县卫健疾控部门派驻疾控人员在考试一线专责防控。从2013-2021年安徽省高考报名人数来看,2017年起报名人数逐年小幅度增加,实际参考比重呈现下降趋势。2021年安徽省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理工类录取分数线均低于文史类录取分数线,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其上线率理工类均远高于文史类,理工类大于等于415分数线的有157156人,文史类大于等于519分数线的为51799人,专科上线率均超过90%。安徽高考用全国乙卷考试,满分750分。高考全国卷不会因考题差别导致教材差别,一切都是遵照高考大纲命题的。高考后试卷不能拿走,高考试卷会密封后送到指定的阅卷场所,阅卷后的高考试卷属于高考档案的一种,要存档保留一定年限的,考生是无法再次接触到自己的高考试卷的。2021年高考网上评卷总体不变,继续在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4个评卷基地和省考试院进行。评卷制度日趋完善,评卷技术更加成熟,评卷质量更加确保。预计将于23日公布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考生成绩。
2021年安徽省600分以上人数中,理工类占比高于文史类,400分以上的理工类分数段的人数多于文史类分数段人数,400-499分理工类占比为38.3%,是安徽省理工类人数最多的分数段;2021年安徽省理工类的高分超过696分,从细分的分数段可以看出,600分以上高分人数以理工类偏多。
2021年安徽省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理工类录取分数线均低于文史类录取分数线,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其上线率理工类均远高于文史类,理工类大于等于415分数线的有157156人,文史类大于等于519分数线的为51799人,专科上线率均超过90%。2022年安徽省普通文理科本科二批共录取98958人,比原计划增录464人。文史类录取29693人;理工类录取69365人。
2022年安徽省本科各批次录取考生223063人(含应用型本科对口升学及其它特殊类型招生),较上年增加2022人。普通文理科本科(含强基计划)录取考生194503人,艺术类本科录取考生20787人,体育类本科录取2692人,应用型本科对口升学及少年班、保送生、体育单招、残疾人单招、职教师资班等特殊类型招生本科录取5081人。
2019安徽高考共有高考考生513274人,本科录取221041人,因此录取率为43.06%。2019年安徽省共录取考生427136人,较上年增录15664人。
2019年文史类考生与理工类考生分别为:25.1万人,26.2万人,接近1:1。以本科录取人数进行比较,文史类录取49313人,理工类录取142723人,比例接近1:3。
高考注意事项
一、考生
1、注意考试时间,一定要提前进入考场,看好考试场地。
2、注意考试纪律不要携带违禁品,用考试规定的文具作答试卷。
3、注意最好不要打车和坐公交,充分考虑路上交通堵塞的情况,以防考试迟到。
4、注意一定携带好考试证件,准备好后就不要移动,以防忘记。
5、注意考完一科后,不要反复思考,不要对答案,防止出现不自信和患得患失的情况影响状态。
二、家长
1、注意给孩子创造相对安静和轻松的考试复习环境。
2、注意可以让孩子适当采取娱乐活动进行减压,但切记不能分心。
3、注意督促孩子准备好考试用具和证件,最好让孩子自己准备,家长进行检查。
安徽高考理科状元
2023年安徽省理科状元是赵梦洁。

根据相关网站报道,2023年安徽省理科状元是来自灵璧中学的赵梦洁,高考总分为711分。2020年,宿州中考,灵璧籍女生赵梦洁以748分考入灵璧中学,这个分数是宿州当年最高分。
进入灵璧中学之后,在数次全市期中、期末联考中,始终位居第一。
2023年高考,赵梦洁作为宿州两名“屏蔽生”之一,以711分的成绩,稳居宿州理科最高分,并且据传也是安徽省理科最高分。
高考考场答题技巧
1、难题先跳过,手热好得分
考生如果遇到开考时不顺,不要在个别题目上多做纠缠,建议果断跳过这些题目往后面做,其实大脑也像机器,需要预热,在我们思路打开之后,答题会很顺利,之前拿不准的题也很好上手。
2、开头最易错,回头可救分
“基础题得分和丢分都很容易。”越容易的题越要仔细。不能出现会而不对,会而不全的错误。特别是做选择题时,建议无论题目多么简单,都要保证做完后再检查一遍,确保会做的题目不出错。
3、时间很宝贵,掐表做综合
对于综合考试的时间,一定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综合科目的答题没必要刻意按照统一的答题模式,但最好分学科进行,不交叉答题。答题顺序,应该是先做自己最拿手的科目。
安徽高考理科多少人
2020年安徽高考报名人数为52.38万,比上年增加1.1万余人,总量居全国前列。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和对口招生确认录取9.83万人,这部分考生不再安排参加高考,实际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42.7万人,较上年增加约0.7万人,其中文科19.9万人,理科22.8万人(含少年班考生)。

全省91个考区,306个考点,较上年增加8个考点。共编排考场14489个,其中文科6734个,理科7755个。加上备用、隔离考场1550个,共安排考场1.6万个。7万多监考教师和考试工作人员直接参与组考工作。市县卫健疾控部门派驻疾控人员1269人在考试一线专责防控,每个考点平均安排4人。
考生和家长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国家将今年高考考试时间后移一个月,评卷录取工作等环节也将后移一个月。具体进程将在考试院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上公布。对于明天的高考,我提醒三点:
1、提前做好各项应考准备。
提前 “踩点”,找到自己的考场和座位,熟悉交通路线和考场周围环境,确定出行方式,确保考试能提前到达考点,准时进入考场。
考生家长要再次认真阅读高考准考证上的《考场规则》,提前准备好参加考试所需物品,做到“证具”齐全(“双证”:本人准考证、身份证;文具:多备几支2B铅笔、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无封套橡皮等)。
牢记考试纪律要求,特别是不要携带手机等禁带物品进入考场!否则,考试开始后,无论是否故意、是否开机、是否使用,一律按违规处理,并记入高考诚信档案。考试时,要严格按照考试规定,答题卡、试卷、草稿纸不可带出考场等。
2、诚信考试
高考是犯罪分子从事诈骗、有组织高科技作弊等违法活动的重要领域。公安等部门会同教育部门对利用互联网和无线考试作弊器材实施的各类“涉考”犯罪活动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持续对“涉考”违法犯罪活动开展侦查打击,破获刑事案件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多名。
其中就有我省某地在今年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通过互联网组织实施的考试作弊案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等,不仅规定考试作弊行为本身要受到处罚,还将组织作弊、帮助作弊等行为入刑。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我们希望考生家长要有定力,不要听信网上谣言,更不要帮助孩子作弊,守好诚信考试这个关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3、关注省考试院官网和微信公众号。
招生录取相关权威信息要从教育部,从考试院官网、微信公众号,在皖招生院校网站等正规渠道获取。我省高考的政策文件、最新动态,包括成绩发布、志愿填报等重要信息数据,将第一时间在考试院官网、微信公众号上发布。
考试结束后,考生面临志愿选择的难题。考生家长要在老师指导下,通过上述途径了解今年招生录取相关政策,做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选择。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教育网-安徽:2020年高考报名人数52.38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