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考科目及各科分数如下

天津高考大纲(天津高考大纲语文)

1、文科

语文:满分150分;数学(文):满分150分;外语:满分100分;政治:满分100分;历史:满分100分;地理:满分100分。2、理科

语文:满分150分;数学(理):满分100分;外语:满分100分;物理:满分100分;化学:满分100分;生物:满分100分。

高考等级性考试成绩呈现:

等级性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按照实际参加当次考试学生总数(成绩为零分的学生除外)的相应比例划分等级,位次由高到低分为A、B、C、D、E五等。其中A等级约占20%,B等级约占35%,C等级约占30%,D、E等级共约占15%,E等级原则上不超过1%。高考提分技巧:1、针对性备考

了解并精准掌握考点和命题规律是提分的关键。查看历年真题和考试大纲,分析各科目的重点、难点和出题特点。将重点知识点和常考题目整理出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注重做题技巧的学习,熟悉各科目的题型和解题思路,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2、多做模拟考试

模拟考试是提高考试应对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模拟考试中,可以检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答题水平,发现不足之处。通过对错题的详细分析,找出自己容易出错的类型和原因,并针对性地进行强化练习。

3、注意答题技巧和时间管理

在高考中,答题技巧和时间管理非常重要。要注意审题,理解题目的要求,避免因粗心导致的失分。合理安排时间,对每个题目控制在适当的时间内完成,避免卡壳或浪费过多时间在某个题目上。对于选择题,可以先做易题和熟悉的题型,然后再解答较难的题目。

以上数据出自高三网。

天津高考大纲语文

2021年天津语文高考必背篇目如下:《劝学》《逍遥游》《师说》《阿房宫赋》《赤壁赋》《琵琶行》《锦瑟》 《庚美人》 《念奴娇》 《永遇乐》《观刈麦》《钱塘湖春行》《雁门太守行》 《赤壁》 《泊秦淮》《水调歌头》等。1、《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2、《赤壁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3、《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天津高考大纲地理

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有关内容。 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必考内容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1、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大气受热过程。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1、人口与城市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的含义。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区域可持续发展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

措施。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

径。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数字地球的含义。 选考内容

选考一 旅游地理 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1)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进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重要意义。

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的设计 (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

(2)收集旅游信息,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 4、旅游与区域发展 (1)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2)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选考二 自然灾害与防治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2)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1)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2)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3、自然灾害与环境

(1)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 (1)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 (2)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选考三 环境保护 1、环境与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3、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1)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2)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4.、环境污染与防治 (1)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2)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5、环境管理

(1)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2)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