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菲律宾本应逐渐告别雨季的湿润,可今年的台风“海鸥”却像股横冲直撞的蛮力,把这份平静撞得粉碎。6日上午,总统马科斯的电视讲话让全国神经瞬间绷紧——他正式宣布,因“海鸥”持续肆虐,菲律宾进入全国灾难状态。消息刚出,马尼拉街头的便利店就排起长队,有人抱着三箱矿泉水往车上塞,老板擦着汗念叨:“今早刚补的货,俩小时就空了一半。”
南部的棉兰老岛早成了“风雨战场”。村民桑托斯用手机拍的视频里,自家铁皮屋顶被风卷得“哗啦”作响,妻子抱着孩子缩在餐桌下,雨声大得要盖过他的喊声:“昨天还能出去捡树枝加固房子,今天门都推不开。”莱特岛的救援队员更着急——主干道被倒树堵了五公里,载着应急灯的卡车只能绕小路,“每多走十分钟,就怕有人多等一分钟危险。”
马科斯的决定里藏着无奈:“海鸥”已经三次登陆菲律宾,近百万居民被迫离开家,数十人受伤。灾难状态一启动,政府能立刻调动物资库的储备,军队也会加入清障;联合国人道主义协调厅已经表态,24小时内会送帐篷和饮用水过来,日本、韩国的救援物资也在打包——可这些“及时雨”,得先穿过风雨才能到灾民手里。
民众的不安没那么容易消散。马尼拉社区群里,有人问“冰箱里的肉能放几天”,有人晒出攒了半年的应急包说“早知道该多买两罐罐头”,还有老人翻出去年台风后重建的照片叹气:“刚把墙刷白,又要重新补窟窿。”可愁绪里也藏着热乎气——街角超市老板把库存的面包全拿出来,免费分给没抢到物资的人;志愿者举着“避难所往这边走”的牌子,在暴雨里站成个“小路标”;社交媒体上的“报平安”帖子刷得飞快,有人说“我家没漏雨,需要帮忙喊我”,有人说“隔壁阿姨的药快没了,谁有多余的”。
此刻的菲律宾,雨还在下,风还在刮,但巷子里的灯还亮着,邻居的敲门声还暖着。就像网友“小椰子”写的:“台风会把房子吹歪,可我们抱在一起,就不会倒。”对于这个年年和台风“打交道”的国家来说,灾难从不是终点——是一群人攥紧彼此的手,等着风雨过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