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填报志愿时间介绍如下:时间是7月10日到7月29日。本科提前批(普通类A段)志愿征集:7月10日;

本科提前批(艺术类B段)志愿征集:7月13日;

本科普通批志愿征集:7月18日;

本科普通批志愿征集(降分):7月20日;

统考专科志愿填报:7月21日-22日;

专科提前批志愿征集:7月26日;

专科普通批志愿征集:7月29日。填报注意考生在填报专科志愿之前要先了解一下专科批志愿设置和填报要求,如专科提前批、专科艺术类、专科普通批的投档方式和志愿数量等。考生填报志愿前,要知晓自己所在类别的志愿设置和相应投档录取规则,比如哪些批次是顺序志愿,哪些是实行平行志愿,哪些科类不能兼报的,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

目前各省专科普通批大多实行平行志愿,可填报的志愿从十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平行志愿一般的逻辑是前几个志愿“冲”,中间段大部分志愿“稳”,后面选择几个“保”,“冲、稳、保”选择院校的办法还是可以使用的,适当拉开填报志愿的梯度,并尽可能选择“服从专业调剂”。

2024高考补报名时间:12月19日至20日。

高考报名是中国学生经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标志着他们即将迎来人生的一场重要考试,决定着未来的学业和职业发展。以下是关于高考报名的一些重要信息和建议。1. 报名时间和程序:

高考报名的时间通常在每年的1月份,具体时间会因地区而有所差异。学生需要提前了解当地招生考试委员会的相关通知,掌握报名的具体时间、地点和程序。报名程序一般包括网上报名、缴费、资料审核等步骤。

2. 报名资格:

高考报名是在普通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中进行的,因此学生需要具备相应的报名资格。对于非普通高中的学生,例如自学考生、成人考生等,可能有额外的资格要求,需要提前咨询相关招生部门。

3. 提前准备必备材料:

在高考报名过程中,学生需要准备一系列的必备材料,如身份证、户口簿、学籍证明、照片等。这些材料的准备需要提前规划,以免在报名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4. 缴费方式和注意事项:

高考报名通常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包括考试费、服务费等。学生要注意缴费的具体方式,可以选择线上支付或线下缴费,确保及时完成缴费,以免影响报名的正常流程。

5. 网上报名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多数地区已经实行了网上报名的方式。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网上报名系统的使用,按照系统要求填写个人信息,上传照片等。要注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报名,以免错过报名截止日期。

6. 注意报名信息的准确性:

在填写报名信息时,学生要格外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包括姓名、身份证号、考试科目等,任何一个错误都可能对考生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填写信息之前,最好仔细核对准备好的材料,确保信息的一致性。

7. 报名费用的合理规划:

高考报名费用包括考试费、服务费等,因地区而异,金额不一。学生在报名前要做好费用的预算,确保家庭经济能够承担相关费用。可以了解是否有相关的减免政策,以减轻家庭负担。

8. 咨询相关问题:

在报名过程中,学生和家长可以随时咨询招生部门或学校的相关问题,了解考试政策、报名流程等。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报名过程。

以北京为例:2022年高考报名时间和截止时间是:2021年11月1日8时至4日17时。

考生要在网上提交报名申请,须提交姓名、证件号码等个人基本信息,同时需选择报名单位。

2021年11月8日8时至11日17时,通过报名资格初审的考生选报考试科目(项目)、填写个人简历等具体信息并缴费。

2021年11月20日前,北京市将完成报名资格的现场确认。注意事项:

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北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须在高考报名现场确认时填写申请表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其他照顾类型由相关部门审核并提供名单,不在高考报名时采集。

以上内容参考央视网-2022年高考11月1日开始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