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流程如下:1、阅读考生须知;2、修改初始密码;3、选择批次填报志愿,填写报考院校的代码以及所选专业代码;4、检查核对网页上的填报信息;5、确认保存。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1、要充分了解教育部和自己所在省级招办公布的录取政策,了解根据高校招生计划与考生分数所划定的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及根据高校招生计划与考生分数所划定的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2、将自己的高考成绩比对省级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各批次各科类的录取控制分数线是招生录取的重要指标。考生将自己的高考成绩来比对,达到了哪个批次分数线,才能选择对应批次的大学。
3、将自己的高考成绩比对相应批次大学的往年录取分数线,当高考成绩刚刚达到该大学近几年的录取分差波动范围之内,只能选择大学中分数较低的冷门专业或服从专业调剂。
4、将自己的高考成绩比对本省(区、市)和本中学考生的位置,预测大学的当年录取分数线。
5、综合个人情况,科学选择定位。考生还应以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倾向、理想志向、实力水平等的个人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选择大学、选择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后15-30天可以查看录取情况
拓展知识:高考小技巧1、考生自己做好高考前准备工作
据有经验的考试“超常发挥王”介绍,高考前的所有准备工作,自己准备比较好。比如铅笔、橡皮、水杯等必备品,以及身份证、准考证等相关证件,还有感冒药等药品。家长不必代自己孩子完成,但可以提醒孩子回头看,多检查几遍。让孩子自己动手的好处是,自己放的东西,有印象放在哪里,不至于临时找不到或出现小问题而导致慌乱,从而影响了考试的心情和最终成绩。
2、考前整体查看一遍试卷
9点钟过后,进入考场坐好,试卷发下来,有一个填写信息的时间给考生,此时,建议考生先填好填完整个人及班级信息,再把考试的整体先过一遍目,做到心中有数,并初步设计一个适合自己的答题计划和顺序。主要查看的内容是试卷中题型结构、分布及得分情况、题目难易程度等等。
3、合理分配答题时长
历年来,有不少考生反映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100%完成全部考题,十分遗憾。
说起考场的时间,等于分数,毫不夸张。这第二步的小技巧,就是最好把题目分值和答题时间,分配成正比的关系,这样才能真正把时间花在刀刃上。
4、选择题即做即涂对于试卷上的选择题,建议一旦做好确定,即刻在答题卡上填涂好。别等到快交卷了,才慌慌忙忙去找答题卡涂,容易出错和丢分。
5、学会做标记
对于试卷上的一些题,有些存在疑问,有些还没有完答,要学会做上清晰可辨的标记,比如用铅笔画圈、画小三角等等,之所以用铅笔是为了保持卷面的整洁,做完可擦除干净,既有条理又节省了时间。
在省考试院公布最低投档线后,每个院校的录取进展是不一样的,唯一能够明确的是都是会在省考试院要求的截止时间以前进行录取工作中,在其中特别慢的大学最终卡点申请教育考试院审批,会造成录取时长完毕几个小时后,才能够查看到录取进展。题主关心的投挡后看着你不上院校的提挡情况,一是省考试院的系统软件在学校提挡"院校在阅"后存有延迟时间,如一部分省考试院会在下午12点和夜里6点集中化升级信息内容。二是院校录取进展情况慢,院校招生办老师数量有限,要录取的地方比较多,会有效的分派录取工作中。这类说明学生没被投挡。尽管学生高考成绩达到了填写学校的投档分数线,但因为填写同一学校考生人数过多,招考办将全部填写同一学院的全部学生高考分数开展排行,依照高校招生计划总数及其投档比例开展挑选投挡,学生没在排行挑选范围之内,故并没有被投挡。绝大部分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挑选学校的情况下,不综合分析,不融合实际高考分数有效参照分辨挑选学校,盲目跟风志愿填报学校,不容易根据院校专业录取人数谨慎挑选,盲目跟风追求完美受欢迎院校专业,导致学生填写学校聚堆,热门行业填写总数超出招生人数。教育考试院发布投档线后,学生依然查看不上自身的投挡情况,如投挡结束后仍展示为“未投档”或“自由可投”,这样的事情是存在的。学生不必惊慌,只须耐心等待结论就可以。依照高考平行志愿“分数优先、遵照志愿填报”的平行志愿投档标准,你的成绩即然早已超出投档线,务必能被投挡,而倘若学生听从了专业调剂,则基本上可以确保录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