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月26日8∶00—6月27日18∶00。填报提前艺术、体育本科,提前本科一批,提前本科二批,面向贫困地区招生“专项计划”第一批本科,面向贫困地区招生“专项计划”第二批本科,免费医学定向、公费农科生等批次院校志愿。二、7月3日8∶00—7月5日18∶00。填报第一批本科 (A、A1、B类)院校志愿(含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院校志愿;定向、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等特殊类型招生院校志愿)。

三、7月22日8∶00 —7月24日18∶00。填报第二批本科(A、B类)院校志愿(含高水平运动队、定向、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等特殊类型招生院校志愿)。四、8月4日8∶00—8月5日18∶00。填报本科第二批C类院校志愿,高本贯通培养批院校志愿及提前录取的专科(高职)院校批志愿。

五、8月10日8∶00—8月13日18∶00。填报专科(高职)院校批志愿。

有机会补录。

当一些院校在第一次招生的时候因为填该学校的人少或者录取人数达到了计划名额,但到开学时部分学生未去报到,被自动取消入学资格,没有招满的时候,然后就会进行第二次录取,也就是常说的补录。

在补录时各院校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录取分数可能低于第一批次,且有分数线升降幅度较大的可能性,因此补录是落榜考生的又一次机会。如果自己的成绩和高考本科录取分数线差一分的话,是可以去参加补录的。

注意:补录的时候也需要填志愿,一般到时候各省的招生办就会发出通知,告诉考生哪些学校会进行补录,这时候考生如果没有录取上就可以填这些学校。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

志愿填报首选城市,不是学校、更不是专业:为了四年甚至更久的生活,为了谋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志愿要一定首选城市。城市的选择必须和家庭情况相互配合,考生应接纳但不盲从家长建议。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高分者城市选择中必选“北上广深”,低分者则应当选择省内经济发达的城市,再次是临近省份经济发达城市。 重院校、轻专业,是错的,重院校、轻专业,是贻害无穷的馊主意。分高者,应该“重院校、轻专业”。

报考6类及以下院校,应该“重专业、轻院校”,按照专业技术配比志愿与高校,找到就业前景最优的志愿填报方式。

高考补录志愿填报时间补录时间是2022年8月8日。

补填志愿一般是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具体的补填志愿时间会根据不同地区和学校的规定而有所不同。通常,高考成绩公布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和志愿情况,选择是否需要再次填报志愿。在公布高考成绩后,学生可以通过各自所在地的教育招生考试部门或学校的官方网站,查询具体的志愿填报时间和方式。学校通常会公布补填志愿的具体时间段,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填报自己的志愿选择。

补填志愿的时间通常较短,因此建议学生提前做好准备,了解相关信息,保持关注,以免错过填报志愿的时间窗口。建议查询当地的高考招生信息或联系相关学校或招生部门,以了解具体的补填志愿时间和程序。

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有充分了解专业和学校、确定志愿优先级、考虑分数线和实际情况、多方面比较

1、充分了解专业和学校:在填报志愿前,要详细了解各个专业和学校的情况,包括专业设置、学校排名、教学质量、就业前景等。考虑自己的兴趣、优势和未来职业规划,并与专业和学校的要求相匹配。

2、确定志愿优先级:根据自己的兴趣、职业规划和分数情况,确定志愿的优先级顺序。合理安排选择并确保自己最感兴趣的专业和学校在优先志愿中。3、考虑分数线和实际情况:了解各个学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实力进行合理的选择。考虑到实际情况,比如家庭经济状况和地理位置等因素,避免填报过于超出实际情况的志愿。

4、多方面比较:对于同一专业或者类似专业的学校,要进行全面比较,包括学校的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实践教学机会等。可以通过参观学校、与老师、学长学姐或者现任学生交流等方式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