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共考六门科目。
高考具体科目与分值:
高考的科目和分数根据不同的省份和政策有所差异。但高考共有六门科目,总分为750分。语文、数学、外语是三门必考科目,每科满分为150分。
另外三门是选考科目,由考生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科目中选择,每科满分为100分。有些省份实行了新高考改革,不再分文理科,这些省份的高考科目和分数可能有所不同。新高考的不同模式:
1、7选3模式:这是浙江省实行的模式,考生在高中阶段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等七门科目中选择三门作为选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作为必考科目。
2、3 3模式:这是上海等省市实行的模式,考生在高中阶段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六门科目中选择三门作为选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作为必考科目。
3、3 1 2模式:这是河北等省市实行的模式,考生从物理和历史科目中选择一门作为首选科目,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科目中选择两门作为再选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作为必考科目。
以上数据出自中国教育在线。新高考的优点:
1、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
新高考取消了文理分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未来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科目和考试科目。学生不会被迫学习自己不感兴趣或不擅长的科目,也不会因为分科而限制自己的发展方向。新高考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和可能性,有利于每个人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优势。
2、推动高中教育改革和全面发展
新高考促进高中教育改革,打破以应试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强调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新高考要求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更多的科目,培养更多的能力和素养。新高考也引入了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3、扩大高校的自主权
新高考扩大了高校的自主权,有利于高校根据自身的特色和培养目标,提出选考科目要求,有利于选拔更适合的人才。理工类专业可以要求选考物理、化学等科目,文史类专业可以要求选考历史、地理等科目。这样便于高校更好地匹配专业和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
高考七门是哪七门
高考一共7科,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历史,地理,政治属于文科范围共
300分,物理,化学,生物属于理科范围共300分,高考总共750分。而每个省份对于新高考做出如下调整:
,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物理,化学,生物
政治,历史,地理,技术等7个选考学科,每科为100分。
,天津,海南,山东四个省市高考满分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均为150
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个选考学科,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辽宁,湖北,湖南,重庆,江苏,福建,广东等8个省份总分均为750分,
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个选考科
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新高考历史方向
历史,以及政治、地理、生物、化学4选2。新高考选历史的最佳组合:
1、文科生的组合:历史 政治 地理。
对于想要大学学文科专业的同学来说,这就是最好的选科组合,物理是大学自然科学的基础,历史则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所以只要选历史,到了大学学文科,那将是顺风顺水。
2、理科生的组合:历史 物理 其他(仅3 3地区)。
对于想学理科专业的学生来说,物理绝对是最好的,历史也可以选考(仅浙江、上海、山东、北京、天津、海南)。这部分同学选择历史的主要目的都不是为了专业方向,更多的是为了降低整体的学习难度,而历史则正是最佳之选。
3、最鸡肋的组合:历史 化学 生物。
选科组合中有历史、无物理的情况下,多会偏向于文科专业,但若在历史外再加上化学、生物两科,选科属性难以界定,多少就会比较尴尬了。新高考选科技巧:
1、以兴趣爱好为出发点。
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在高一并不能明确自己心仪的专业,这时候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
学习从根本上讲,还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兴趣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也可以通过兴趣爱好的培养来确定大学要报考的专业。
2、以专业覆盖率为出发点。
正如上面所说,不同的选科组合可以报考的专业不同。如果学生没有固定的专业要考取,就要充分考虑专业覆盖的问题,合理避免出现想学的专业因为限考问题不能报考的尴尬。
物理是专业覆盖率最大的科目,而物理 化学 地理这个偏理科的选科组合,在专业覆盖率上可达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