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卷包括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山东。1、新高考一卷适用省份。

新高考一卷地理

新高考一卷适用于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山东。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其中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6个省是3 1 2模式的高考省份,山东省是综合改革3 3省份。2、新高考一卷考试科目。

新高考考语文、数学、外语(英、俄、日、法、德中任选一门)而选考科目又叫作“高中学业水平选考科目”,包含了:物理、历史、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考生们需要在物理和历史中任选一门、并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这四门科目中任选两门。3、新高考一卷难度。

新高考一卷二卷都是由教育部依据同一份考试大纲命制的,两份试卷的试题结构基本相同,区别不大。只是一卷比二卷要难一点点。高考注意事项:

1、学科复习。

遵循高考大纲,重点复习考试科目的核心知识和考点。

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保证每个科目的复习时间。

多做真题和模拟试卷,熟悉题型和考试规则。

2、考前准备。

确认考试时间和考试地点,并提前安排好交通工具和行程。

检查准考证、身份证等考试必备物品,确保准备齐全。

睡眠充足,保持健康的体魄,避免身体疲劳影响考试表现。3、考场规则。

仔细阅读和遵守考场规则,注意考试时间和作答方式。

带好必需的文具和工具,严禁携带手机或其他违禁品进入考场。

注意作答规范,按照要求填涂答题卡、书写答案。

4、状态调整。

考前保持积极的心态,消除紧张和压力,相信自己的实力。

在考前预留一些时间进行放松活动,如散步、听音乐等,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

以上数据来自高三网官网。

新高考一卷地理试卷

新高考卷1适用于山东、广东、湖南、湖北、河北、江苏、福建、浙江。

2023年除了浙江省高考试卷有所调整外,其余各省市采用的试卷基本与2022保持一致,浙江省语数外三科由原来的自主命题变为采用新高考一卷。其他“七选三”科目,由浙江省自主命题。2023年全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考试卷,各具特色。主要包括以下7套试卷:

一、全国甲卷:3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使用地区:四川、广西、贵州、西藏(5省区)

试卷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文综、理综

二、全国乙卷:3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使用地区: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江西、河南(12省区)

试卷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文综、理综三、新高考全国Ⅰ卷:3 1 2/3 3

使用地区:山东、广东、湖南、湖北、河北、江苏、福建、浙江(8省)

试卷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等。

四、新高考全国Ⅱ卷:3 1 2/3 3

使用地区:辽宁、重庆、海南(3省市)山西、安徽、黑龙江、吉林、云南目前语数外采用新高考全国Ⅱ卷。

试卷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

五、自主命题:天津卷、上海卷、北京卷(3 3)

使用地区:天津、上海、北京(3市)

试卷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

2023年新高考Ⅰ卷高考各科分数满分多少

高考总分为750分,三门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的卷面满分分值均为150分,三门总分450分;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每科卷面满分分值均为100分,在等级赋分制度下按满分100分计入,等级考试科目总分300分。新高考一卷二卷都是由教育部依据同一份考试大纲命制的,两份试卷的试题结构基本相同,区别不大。只是一卷比二卷要难一点点。其实大家都知道,试卷的难易程度是相对的,并非绝对的,高考试卷难度无法进行量化,只是因人而异,无论是全国甲卷、全国乙卷还是新高考一卷和新高考二卷都没有可比性。

新高考一卷地理答案

一、2022年新高考Ⅰ卷高考地理试卷试题难不难 2022年新高考Ⅰ卷高考地理试卷难度或加大,2022高考难度趋势曝光地理篇中国考试公布的2022年的高考命题导向给考生们的备考指明了方向。总体的目标,一是关注科技发展与进步,二是关注社会与经济发展,三是关注优秀传统文化。题型特点,一是举例问题灵活开放,考察考生想象能力,有多组正确答案,有多种解题方案可供选择,二是结构不良问题适度开放,考查考生对地理本质的理解,引导中学地理在地理概念与地理方法的教学中重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三是存在问题有序开放,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求解题能力,再体现开放性的也考查了考生思维的准确性与有序性。 二、新高考Ⅰ卷高考地理答题注意事项和指南 高考地理指导:建议复习时手不离图 在剩下的时间里,我就自己对地理高考大纲的理解,结合往年文综高考中地理试卷命题特点,提几点建议。 1、以书本为“本”,紧扣教材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加强地理规律与区位原理的归纳。应掌握的主要原理和规律是: 五大地理规律:即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地壳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四大区位理论:即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区位理论。 2、通过读图训练,加强区域定位:读图能力的高低,是地理考试成败的关键。所以考生要学会运用经纬度、海陆轮廓形态、地形、河流分布及政区边界等方法进行区域定位。特别要对考纲要求的世界地理的主要国家,以及中国主要区域重点复习。把高中系统地理和初中区域地理有机结合起来。建议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手不离图,最好把地理分布、地理规律都落实到地图上。 3、精选习题,加强模拟训练:考前做一定数量的习题,但要防止“题海”战术。教师应该精选资料,让学生在解题中了解考试命题的原则及思路,掌握各类题目的基本特征及解答规律。 4、关注时事热点:农业、能源、交通、金融与贸易等焦点问题。这些都会成为地理命题的背景材料而应该加以重视。 复习必须遵循的4个科学步骤 根据遗忘规律,的内容最好的巩固就是及时。的和策略很多,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在这里仅向大家介绍一种我们认为是比较有效的--四程序复习法。 所谓“四程序复习法”,就是把一个完整的复习过程划分为四个上下之间存在程序关系的四个环节。 1、尝试回忆 所谓尝试回忆是将学习的内容回想一遍。有人将它比喻为“反刍”,就像牛或羊一样,把已经进入胃癌的食物再返回到口腔里细细加以咀嚼。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在自己检查自己,逼上着自己进行活动。 尝试回忆的好处,至少可以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可以检查课堂学习的效果 在尝试回忆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正确要回忆出课堂学习的全部或大部分内容,这就可以证明自己的和课堂学习的效果是好的。为了正确地检验自己的和课堂学习的效果,在开始尝试回忆时,最好先不要看书或笔记,等到想不出来的时候再看书或笔记。为了加深,还可以一边想一边把主要的内容写出来。这样尝试回忆的效果会更好。 (2)可以提高记忆 由于尝试回忆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它可以把自己学过的,在尚未进入遗忘状态之前,就在头脑里再现了一遍,这当然是有利于记忆的保持的。 (3)可以提高阅读和整理笔记的积极性 通过尝试回忆,把课堂学习的内容在脑子里再过一遍,记住的往往是自己已经懂得的,没有记住的正是自己没有掌握的,这说明记忆恰好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查。对于那些想一出来的学习内容,自然就会急着去看或笔记。就激发了看书和整理笔记的积极性,并自觉地将忘记的内容作为复习的重点,使得复习有针对性。 (4)可以培养思维的能力 尝试回忆时会反省思维的过程,还要概括课堂学习的内容。而一旦想不出来,还要千方百计地寻找回忆的线索,这无疑是在做“记忆体操”。一个经常尝试回忆的,不仅记忆能力会有所提高,而且思维的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2、认真读书 在复习的过程中,完成了尝试回忆的步骤以后,便要开始认真读书。这时候的读书与预习和课堂学习时的读书是不一样的,它是在预习和课堂学习基础上进行的。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读书和思考相结合 所谓读书和思考相结合,是指不仅要在读书的过程中认真真要从头到尾、逐字逐句读,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内容绝对不马虎,要全面过目,而且还要边读边思考,要多想想在回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思考内在联系,更要思考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要重点突出 复习中的读书,要有重点要细读和思考。对于已经记住和理解的部分可以不必再花费很多时间,而把时间集中在回忆不起来和印象模糊的内容上面。在读书的时候,不妨可以边读边划。 (3)重在精读、熟读 对于课本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必须做到精读和熟读。至于一些关键的章节和定义、定理和定律等内容,还要在精读、熟读的基础上,将其背出来 (4)适当看一些参考书 在复习的过程中,适当地看一些参考书还是很有必要的。看参考书当然是在复习好课本的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是结合课本的内容去读参考书的内容。 3、整理笔记 在复习过程中的整理笔记,是指要把预习、课堂学习和复习等学习过程中所记的笔记串联起来进行一定的加工和整理,使其成为一份经过加工和提炼的复习。整理笔记的过程往往是一个知识深化、简化的过程。它要求索引清楚,中心突出,内容精练,最好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可以使这份经过加工整理后的笔记成为阶段复习和重要前的复习的得力助手。 4、探索和发现 复习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重复课本的内容上面,而应该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有所发现。所谓“温故而知新”也就是这个道理。要在复习的过程中进行探索,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质疑”,也就是提出问题。对于知识,不仅要懂?quot;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还要懂得”为什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