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难度系数分析:难度适中。

江苏高考难度系数(江苏高考难度系数分析)

一、难度分析:

1、虽然2022高考人数已经突破新高,但是2023年高考报名人数可能在此基础上还要增加接近1万人,这样看来从2023年高考人数上看,很有可能2023年的高考难度不会下降。2、近几年高考命题的最重要依据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无论从教学大纲,还是考试大纲,虽然有部分地区有所调整,但是整体没有太大的变化,因此从命题的角度看依然和往年一样,不会有太大出入。

3、2022年数学高考试卷的评析,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现高考改革要求;试题突出数学学科特点,突出关键能力,加强教考衔接,服务双减政策实施,助力基础教育提质增效。从这个上面看2023年依然会从学科特点上入手,因此2023年高考题难度并不会变的容易。

二、政策变化:

1、2023年高考将会增加科目种类,除了基础科目之外,高考将会增加艺术体育,创新创业,计算机科学等多种选修科目。这将给学生更多的选择,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为了减轻学生在高考备考过程中的负担,2023年高考政策中强调了以考代练会被取缔,禁止中小学在未经学生自愿家长同意,以及符合教育部允许的教育标准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参加竞赛类活动和集训等加分项目。3、2023年高考将会改变考试形式,传统的笔试将会变成更加多元化和综合性的考试形式。其中除了基础科目外,其他选修科目的考试形式将更多地采用实践考试方式。

江苏高考难度系数分析

历届高考难度系数排行如下:

TOP5难度系数:对应省份:北京、天津、上海、福建。原因分析:在这些独立命题和高考改革的省份,试题往往引领潮流,利剑不利,录取模式也举世无双,对考生综合素质要求高,打好天哪,如果你打得不好,那就是一个坑。

TOP4 难度系数:对应省份: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辽宁、黑龙江、吉林。原因分析:西部省份考生不多,考题长期稳定,录取优惠政策也很多,但发挥好的考生并不多。但辽宁和陕西的985和211高校比中西部其他省份多,考生足不出省选择多。TOP3难度系数:对应省份:陕西、山西、贵州、广西、宁夏、甘肃、海南、重庆。原因分析:这些省份的高考成绩通常比较稳定,录取率也处于中等水平。陕西是高考大省,好在全省有很多比较好的本科院校;外省考生人数较少,考生有更多选择和回旋余地。

TOP2 难度系数:对应省份:四川、山东、云南、河北、安徽、江西、广东。原因分析:这些省份的考生都是久经考验的,经历非常全面,各地高中的教育教学模式也有一些共同点。部分考生试图进入省外大学,尤其是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大学,他们已成为一流大学最大的学生群体。TOP1难度系数:对应省份:湖南、湖北、河南、江苏、浙江。原因分析:两湖、江苏的考生都是低调强势的类型。河南考生不言而喻,浙江是新高考的起点。综合素质考核模式是名副其实的探路者。

全国高考试卷难度排名:地狱模式。省份:江苏。“学生把自己当动物,老师把学生当超人”“他们等了两年才完成三年的课程,剩下的一年仍然是危及生命的情况”。三年的平均睡眠时间每天不到六个小时。试卷难度系数:大约是360度前空翻,Thomas侧身跳跃和转身三个半圈,然后进行720度后空翻。

全国高考论文难度排名:噩梦模式。省份:浙江、湖北、湖南。湖北和湖南有两个绝活:湖南的奥数和湖北的黄冈密卷。

江苏高考难度系数太大

江苏高考卷子是全国最难的。

江苏高考试卷最难,因为是本省出卷,江苏教材会比较深,老师在课上会延伸,语文在江苏主要以客观题为主,强调生活和情感。基本在甘肃那边做高考数学卷,都跳过江苏卷,因为太难了。江苏省迎来“3 1 2”新高考,新高考难度比之前自主命题时,略有降低。此前自主命题时,江苏省试卷难度系数很大,英语试卷居然不输给大学四级,理科综合更是难哭了不少考生。

2023高考吃亏的省份排行榜

1、高考最吃亏省份:河南省

河南是生源大省,每年的考生是一些省市的十几倍,但是顶尖大学的数量却极少,省内只有一所211,导致大量优秀的人才外流,而外省大学在河南招生的名额也不多,这就导致河南考生的竞争压力要比其他省份的大很多。河南的本一录取率去年只有7.7%。虽然近几年国家政策有向河南等省份倾斜,但还是太少,综合来看,目前还没有省份能和河南比升学难。2、河北省高考同样不占优势,比较吃亏

河北虽然生源没有河南、四川那么多,但是无论是经历还是教育河北都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方,而且唯一一所“211”高校地址却在天津。大量的优秀人才外流,和河南同样的卷子分数线却不一样,真是心疼这对兄弟省份。

3、山东高考大省在高考中地位较低,也很吃亏

山东是有名的经济大省,但高校明显匹配不够,苦了齐鲁的学生。与河南、四川一样是生源大省,考生的竞争压力很大,省内虽然有5所211高校,其中包含4所985,但奈何“211和985”的录取率一直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