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分数线低原因一是北京地区高教水平发达,招生人数多,报考人数相对较少,这直接造成了录取线相对较低。二是北京生源就业形势好。三是北京经济发达,职普分离较早,为高考分流了大批考生。

北京分数线低原因1)人口基数小政府投入大北京考生人数近两年在5万左右徘徊,而扩招却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北京的人口基数与外埠比是北京孩子升学容易的一个重要原因。通常说,各省市高等教育布局不均衡,高等教育发达的地方,往往也是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高校在该地区建得多,招生的指标难免也就分得多。比如上海就要求,在上海的部委院校在本地的招生要达到学校招生总额的60%。北京高校相对集中,文化教育基础条件好,大学生就业形势也好。北京地方对高校投入很大,是北京和其他省市很难相比的主要原因。
(2)人才需求多就业形势好
目前大学生就业仍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北京,虽然人才需求量较大,但受制于“留京指标”、“进京指标”,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不得不要求毕业生是北京生源。就业反过来也制约着招生,考虑到四年后的就业,许多学校也不得不在北京等发达地区多招学生。在京高校为北京考生开了“绿灯”。(3)学生分流早升学压力小
近年北京积极实行素质教育,读书、考试已经不是学生上学的惟一任务。重点学校开出上百门选修课,给学生提供全面受教育的机会,北京孩子不是“死读书”。
二本逆袭985醒醒吧
一:选择有的时候真的比努力重要。

人们常说“有志者,事竟成”,没考研之前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考完研之后我发现努力有时候真的比不上选择,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转变是因为各个考研院校的报录比存在着太大的差异了,就拿西部和东部实力差不多的两所211学校来说,同一个专业的报录比西部会远远低于东部。而低报录比低意味着你花80%的努力就可以上,反观另一个你付出全部的努力都不一定能够进入复试的门槛,所以同样是考211,不如把目光放在那些西部的院校。二:分数抹平不了高考的差距。
在我刚上大学的时候,我的身边就充斥着各种高考命运决定论的言论,简单的来说就是那些高考考得好的学子,他们会有更好的学习平台,而且日后会一定比我们这些双非学子发展的更好,同时人家考研的时候还会自带天然的学校优势,更容易被录取。刚开始我对这种言论是嗤之以鼻的,我自认为只要我付出比他们更多的努力,我就一定可以超越他们,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我取得了不错的初试考研成绩,本以为只要复试正常发挥,上岸应该不是问题,可是最后的结局却狠狠的打了我的脸,面试官更中意的是那些出身211和985的考生,在录取人数不多的情况下,我们这些双非只有打酱油的命。三:考研并不是感动自己的过程。
看过身边太多考研失败的例子以及自己考研失败的亲身经历,让我认识到考研并不是你有一个完整的计划就可以的,也不是你有了计划之后每天按部就班的完成就能够考上的,这是一个追寻知识最大摄入和最大输出的过程。所以那些在考研路上不停感动自己的学子趁早醒醒吧,不要以为你每天学习12个小时,然后早出晚归,你就可以拥有很好的结果,这只是别人眼里的“努力”,跟你最后的成绩完全画不上等号。四:目标定得越高,最后会摔得越惨。
很多人在刚开始决定考研的时候,会给自己定一个非常高的目标,也根本看不起那些所谓的双非双一流考研院校,甚至有一些人是非985不考,而我就是那个非985不考的“憨憨”。考研之前我觉得凭我的努力和天赋考一个985那不是手到擒来,于是就这样自动忽略了985以下的所有院校。当然最后我的初试成绩也不差,只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985院校的复试规则竟然如此的不同,像我考的那所,它复试的占比会比初试更大,同时本科院校也在评选范围内,所以在这一系列操作下,我就不占有什么优势了,最后不得不体验了一场“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惨败。
北京最近的一本大学
北京一本大学如下:1北京大学、2清华大学、3中国科学院大学、4中国人民大学、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6北京师范大学、7北京理工大学、8对外经济贸易大学、9中央财经大学、10北京邮电大学、11北京外国语大学、1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13中国政法大学、14北京交通大学。15北京科技大学、16中国农业大学、17中国传媒大学、18中央民族大学、19北京化工大学、20北京林业大学、21北京语言大学、22北京工业大学、2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4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5北京中医药大学、26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7首都医科大学、28首都师范大学、29首都经济贸易大学、30北京工商大学、31北方工业大学、32北京建筑大学、3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一本大学:
一本大学就是通常说的在本科一批招生的大学,一本大学是民间通俗说法,一般各省市教育考试院等官方机构还是说本科一批或本科第一批。
基本上来说,能在一本招生的大学也是通常认为非常好的大学,很早以前在绝大多数省市都是分本科一批、二批、三批招生的时候,基本上只有985大学、211大学、省属重点大学才有资格在一批招生,所以一本大学也就成了好大学、重点大学的代名词。
但是后来一些二批招生的大学由于发展好、分数线也高,慢慢地也申请到本科一批进行招生,当然通常也认为这些学校是一本大学,也是对腊让他们办学实力的认可。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高考是按照省份招生,有些实力不是非常强的大学在省内是一本招生,但是在外省不是一本而是二本招生,这样的学校本省考生通常也称为一本大学,外省考生也可以称之为二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