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一卷的试卷难度相对较大。
新高考一卷考试科目相对较多,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考试内容相对较为全面。新高考一卷试卷的命题思路更加注重学科交叉和综合应用,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新高考一卷试卷的难度相对较大。
新高考一卷的命题思路更加注重学科交叉和综合应用。在语文科目中,新高考一卷的阅读理解题目不再是单纯的阅读理解,而是需要考生综合运用阅读、写作、文化知识等多方面的能力来作答。在数学科目中,新高考一卷的试卷中增加了一定的实际应用题目,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新高考一卷的命题思路相对较为复杂,更加注重学科交叉和综合应用。
使用新高考一卷的省份大多是教育水平较高的省份,而且考生数量较多,为了起到高考选拔的作用,难度上会有一定的调整。
2023年使用新高考1卷的省份有8个,分别是广东、福建、湖北、河北、山东、湖南、江苏、浙江。新高考1卷的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
至干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6个省是3 1 2模式的高考省份,山东省和浙江省是综合改革3 3省份。
3 3新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
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总分450分;第二个3:另外3门选考科目通常满分为100分,采用等级赋分,总分300分,所以总共满分为750分(上海选考科目单科满分70分,高考总满分为660分)。3 1 2新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
高考总分750分。“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2023年新高考1卷难度:正常难度。
1、从高考报考人数来看 。
虽然2022高考人数已经突破新高,2023年高考报名人数可能在此基础上还要增加接近1万人,这样看来,从2023年高考人数上看,很有可能2023年的高考难度不会下降。
2、从命题的角度来看 。
近几年,高考命题的最重要依据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无论从教学大纲,还是考试大纲,虽然有部分地区有所调整,但是整体没有太大的变化,从命题的角度看依然和往年一样,不会有太大出入。
3、从往年考卷的评析看 。
2022年数学高考试卷的评析: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现高考改革要求;试题突出数学学科特点,强化基础考查,突出关键能力,加强教考衔接,服务“双减”政策实施,助力基础教育提质增效。从这个上面看,2023年依然会从学科特点上入手,强化考查,突出能力,2023年高考题难度并不会变的容易。高考前注意事项:
一、考场熟悉 。
高考前准备工作之一,前一天都要去熟悉考场。如果在本校考试,当然就没问题。如果到考场在外校,需要熟悉路径,考室的位置,座位的位置。特别注意厕所的位置,不要有陌生感。考试中途如果出现陌生的事物,容易转移注意力。
二、心理调节 。
高考将至,不少考生会出现失眠的情况,甚至出现身题不适,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考前焦虑所引发的。针对这种情况,建议考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
要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充分的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考好,给自己减压,把高考视为一种常态考试;多听听欢快轻松的音乐但不要太放松找不到考试状态,只是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得到释放或调节;作为家长则要不断鼓励考生,给予考生自信,使高考前由焦虑所产生的沉重感、压迫感、不安感等焦虑的症状得到缓解。 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对于高考来说无比重要,因为这样才能使考生平时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在考试中能被激活,并从内存中调动出来,才能在高考中冷静应对,自如发挥,达到最佳状态,考出最佳水平。
三、考试规则 。
在考前一定要记住高考的规则,不要带考试禁止的东西进入考场,考号、姓名要写在规定处,不要勿带草稿纸等出考场。考号姓名以及答题卡涂写方式可以在平常的模拟考试中演练。这是高考注意事项中最重要的一点。
新高考1卷时间如下:
新高考统一高考科目的考试时间为6月7日9:00—11:30语文,15:00—17:00数学;6月8日15:00—17:00外语(外语听力考试时间请以各省市最终公布时间为准)。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考试时间为6月8日9:00—10:15物理/历史;6月9日8:30—9:45化学,11:00—12:15地理,14:30—15:45思想政治,17:00—18:15生物。拓展资料:高考备考策略:
一、依纲扣本,夯实基础
【狠抓基础】夯实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方法,培养基本能力。务必依纲扣本,夯实基础,切莫好高骛远;
【加强训练】苦练书写、作图、运算、表达、实验等基本功。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快速提能;
【养成习惯】养成独立思考、认真纠错、仔细审题、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二、专项训练,全面突破
【题型练】对各种高考题型分别进行专项训练,掌握题型特点和其解题规律;
【方法练】对各种思维方法、分析方法、解题方法等进行专项训练,如分析法、综合法、对比法、逆向法等,以求融会贯通,熟练运用;
【规范练】对主观性试题要加强模板化训练,严格标准,规范过程,一丝不苟。争取解题过程不失分。三、恰当运用“题海战术”
有人认为“题海战术”就是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机械地重复练习。从哲学角度讲,量变引发质变;从心理学角度讲,适当的反复练习,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
四、研究历届高考真题
高考真题最具典型性、规范性和代表性,很值得细做品味、挖掘探究。这不仅仅是分析的深入、理解的提升,更多的是对高考的自信。
把近五年(至少三年)的高考真题完完整整、认认真真地反复做几遍,每次都会有新的体会和收获,从中找规律、找趋势、找特点,分析其考点分布、命题思路、考查意图、选材特点、能力要求、设问方式等。
五、落实“日清-周理-月结”
【日清】当天的学习任务当天完成,不等、不靠、不推、不拖;
【周理】周末要把一周内学习的重难疑热点、易错易混点、常错常考点、典型问题、重要方法等进行系统的归类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月结】月考后要认真进行试卷分析(可用图表方式),总结和反思自己在知识、方法、技能等方面的问题,查缺补漏,认真纠错。
六、查错析错
【考试答卷是演练,考后总结才是提高】每次考后,要分类找出自己卷面出现的各种错误并分析错因,明确自己的知识漏洞及思维短板,切实解决“根本不会,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各种问题。
【似是而非之错】记忆不准确,理解不透彻,应用不熟练,表述不清楚,答案不严密、不完整、不规范、不确切。
【根本不会之错】卷面空白或答非所问。把典型错题记入错题本,拿出下步学习措施。七、“两慢一快”,突破“压轴”
【认真审题】审题要慢,利用“六字法”。a.摆(摆出已知条件,标明关键词语)。b.提(提炼题干重点)。画(画出示意图)。c.挖(挖掘隐含条件)。d.导(由已知导出未知)。e.联(建立条件和结论的联系)。
【规范解题】从“格式、书写、表述、作图、步骤、结论”六个方面规范。若解题过程需要列出方程,务必使用常规方法和分步列式。运算求解过程要慢,书写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