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什么时候去学校报道?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以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什么时候去学校报道 各个大学的新生开学时间上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各个大学普遍在7月末进入暑假时间,8月31日左右大多数大学老生开学一般新生报到会在老生开学一周一周后,在9月8号、9号左右进行新生报到注册,早一点的大学新生报到注册时间会聚集在9月1号、2号左右,这个还是要根据具体大学的实际情况而定。 具体的新生报到时间当大家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上的就会详情的开学时间上的说明。一般建议大家可以在报到提前一天进入大学,这样也方便大家熟悉校园环境,以及对于挑选宿舍上也是有好处的。 大学新生报道注意事项 1、在新生报到前,注意看录取通知书,了解学校详细地址。 2、把钱放好,或者是直接打入卡中,也可以使用支付宝,身上不要装太多现金。 3、不需要带太多行李,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必备的拿上,常用的小件可以到了那边买。4、到了学校找接待除,每个学校现在都有学生会会在那天接待新生,一定要认准。 5、和班主任询问生活费用需要多少,需要家长做什么,购买日常必需品。 什么时候可以得知自己被大学录取 高考志愿填报后大概15-20天后出结果。 高考志愿分为各个批次,每个批次录取后才到下一批次。也就是高考提前批录取后、到本科批次、再到专科批次,每个批次中间可能还有征集志愿批次。 根据往常的高考各个批次录取时间安排,高考志愿填报后大概15-20天后出结果,考生就可以知道自己的高考志愿状态,当然多久后知道是否录取,要看你报考的院校录取时间安排。

不会影响录取。从现行的高考招生政策上来说,考生被录取后不去报到,不会影响明年再参加高考。但部分省市会将这种情况列入诚信记录。一旦纳入诚信记录,明年录取高校可以以此为理由不录取你。不过可以放心的是,受诚信记录影响的几乎没有。

高考诚信档案是指国家教育部门将高考中有严重违规行为的考生,做成数据库,供高等学校、招生单位及用人部门查询。一旦考试诚信档案记录有了污点,将不予撤销。

从2005年开始,教育部要求用于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的考生电子档案必须含有考生历年参加全国统考的考试诚信记录信息,并按有关规定在考生特征标志信息项中,对有违规记录的考生统一用字母“W”予以标识。录取时,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须以附加表的方式向高等学校提供违规考生历年参加全国统考的违规简要事实及处理结果,作为高等学校决定是否录取考生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主要内容为考生参加全国统考发生违规行为的简要事实及处理结果。由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负责采集、确认本地区考生的考试诚信记录信息,并建立相应的参加全国统考考生考试诚信档案数据库。

复读的话可以从录取学校办理退学手续后再考。 第二年不要再报考上一年的学校,你得书面申请到学校办理退学手续,不会影响下一年的录取情况,即便直接复读,只要你不再报这个学校,其实也没有问题。

档案分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牛皮带),录取的话,电子档案被提走了,纸质档案会留在自己手中(毕业学校或街道)。如果不去报到的话,超过报道期,录取院校会把没报到的名单上报各省高招办,有剩余计话可再次征集志愿录取,但个别省份会给没报到的学生建立诚信档案,再第二年的录取过程中,各志愿学校可以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把你直接退档不予录取。

即便是在高考中被录取了不去报到,对于考生来年重新考大学也不会有什么负面的影响。之前,网上就曾经有过报道,有人考上了复旦大学没有去读,来年考上了北大或清华。这就充分说明,考上了大学不报到,并不会遭受特别严重的惩罚。经过高校扩招之后,大学生日越来越多,一部分人不去上大学,对于大学来说,并不会造成什么影响。既不会影响大学的经济收入,也不会影响大学的排课。大学即便是想处罚学生也做不到

我和你一样的情况,询问过招生办下一年确实会影响志愿填报,这个影响就是你只能报两个学校,如果你超过了学校的分数线那么学校是会录取你的。减少七个志愿已经算是对失信考生的惩罚了。

你不让他上学,他学不到本事,穷光蛋,失信一辈子又能怎样,不应该影响上学。

全国各个省市区、各个批次的录取通知书的发放时间不一样,由各省区和录取高校统一安排。一般从7月15日前后到8月底一直在发放录取通知书。第一批:(一本)15日前后

第二批:(二本)20日前后

第三批:(三本)26日前后

专科要到8个月中下旬才能发放通知书。提高警惕谨防录取招生诈骗:

高考录取阶段是招生诈骗的高发期。每年录取开始后,一些非法办学单位,会抢在正规通知书发放之前,发放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之外的“录取通知书”,以抢占生源。对于寄到考生手里各种假冒的录取通知书,提醒考生和家长谨慎辨识,不要上当。

正规通知书是通过邮政快递送到考生手中的,使用的是录取通知书专用的信封,接收此类邮件需要现场出示准考证、身份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而不正规的通知书是用平信的方式寄出。

部分高校会开办校园开放日活动,考生参加前,请询问所在高校招生办公室,辨别是否真正的高校活动,谨防被骗。省招办特别提醒考生和家长,如果遇到招生诈骗,要通过正规渠道查询核实,不要轻易将考生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信息交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