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高考还有7天学来得及。
来得及的原因:
高考考的是综合能力和高中三年书本上的知识点,即使只有7天,也可以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抓紧复习,最少可以提分10到20分。高考是人生的一次转折点,不论如何不可以放弃,只剩7天也要努力学习,不浪费每一分钟。复习的方法:
1、回归教材,巩固基础,放弃难题
高考对基础知识的考核占60%到70%,如果能把基础题全部做对,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也是妥妥的。这段时间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基础知识的再熟悉、再巩固上。回归课本,把知识进行归纳构成知识网络,不要把太多精力投入到其他资料尤其是做难题上。
2、用好错题本,反思总结
把各学科的错题本拿出来,认真整理反思,对解题思路、解题技巧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及对薄弱知识点进行加深理解,越准确、越精细、越深刻越好。清理了自身的知识盲区,这样高考取胜的把握才会更大。高考志愿填报方法及高考的意义:
1、高考志愿填报方法
选出心仪的学校,最好是了解一下心仪学校的具体简介、地理位置、师资力量等,仔细阅读该校的招生计划,既定志愿草表。
登录指定网站,输入初始的用户名和密码,最好登录后修改初始密码,以免他人恶意更改志愿。选择批次填报志愿,每个批次的专业不同,看清楚专业再填报。填报完记得核对检查,并保存志愿信息,最后要复查一下,以免出错。
2、高考对于人生的意义
通过高考可以考上理想大学和喜欢的专业,为今后找工作就业奠定坚实基础,这是高考最大的意义。通过高考能够检验自己以往的学习成效,为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基础,这也是高考的直接意义所在。
高考七天还能翻盘。
1、原因
最后7天逆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准备了很久之后,平时成绩都没有什么很大的起色,最后高考突然就超常发挥,取得了一个非常好成绩。
所以最后7天逆袭成功的原因,归功于之前的一步一步而来的努力。而不是一点基础都没有,平时也没很卖力学,想要抓住最后一次机会,通过最后7天的疯狂学,去实现逆袭。
2、怎么做
第一、把做过的错题拿出来剖析,一定要彻底的弄明白,特别是选择知识点涵盖比较全面的题。在复习某一科的时候,就专注地复习这一门,花几个小时整理这一两天要剖析的题,整理好后就全身心投入其中。偏难搞怪的题不要研究,更多是去复习基础 中等难度的题,因为高考大部分题目都是基础题 中等难度的题。而且复习这样的题目不至于打击自己的信心,让自己烦躁。还有一个重点就是一定要把近五年的高考题多做几遍,确保一看到这道题就知道考的是什么知识点。
第二、语文没有必要花费太多时间去复习,除了早上读一读记忆性的知识点,因为语文注重的是长期的一个积累,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就学得多好。语文高考最近几年的选择题可以多做几遍,或者说复习几遍。
第三、心态放好,我们可以紧张,但是依然要学习;我们可以为马上就要解放而开心,但是不要让情绪影响复习,毕竟也不差这几天的时间去放松,考前的最后几天其实还是很关键的。
第四、对于需要大量背诵的科目,整理近几年的考题相关的知识点,然后花一两天的时间背诵。选择题一定要不断地去看历年高考的题,考到的知识点,结合书上的重点复习。高考注意事项:第一,不要穿深色或色彩鲜艳的衣服。更轻松舒适。
深色的衣服容易引起抑郁,鲜艳的衣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穿灰色、白色、浅蓝色等日常颜色。尽量做以棉质为主的衣服,轻松舒适就可以了。
第二,尽量少戴金属首饰。
进入考场前,老师会用金属探测仪检查考生是否携带违禁物品。女生要特别注意。高考当天尽量穿棉质内衣,避免进入考场时的尴尬。第三,要提前规划好考试路线,避免堵车。
高考考生多,容易堵车。考前选择两条去考场的路线,计算好要用多长时间,避免迟到。
第四,用透明水杯取水。
一次考试150分钟,两个半小时答题。考生不可避免的需要喝水。高考不允许带饮料。如果带水,应该用透明水杯,或者买透明瓶的饮料。
2025年高考还有1043天。每年高考没有特殊情况一般是每年6月7号开始,截止到2022年7月29日,到2022年结束共156天,2023年共365天,2024年共366天,2025年1月1日到2025年6月7日共157天,所以距离2025届高考倒计时:156 365 366 157=1043天。
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高考: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含应届生)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高考报名流程
1、应届毕业生原则上在学籍所在地报考
报名点一般为所读的中学;往届毕业生和高中阶段户籍从外省迁入的应届生在户籍所在地报考,报名点一般为本人户所在的县(市、区)招生办公室。
2、网上预报名
网上预报名期间,考生通过考生号及初始密码登录普通高考报名系统。网上报名时,考生须认真阅读报考须知,签订《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按系统指引,录入本人的基本信息(含报考信息、简历信息、家庭情况等),绑定个人手机,采集和上传相片,并交纳报考费。
3、到报名点办理报名确认
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持身份证、户口簿、学籍学历等证明材料到市县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办理确认报名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