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考生最好提前一个小时到达考场。
2、今年在普通高考中将继续使用考生身份验证系统,考生要自觉、按秩序接受身份验证和安全检查,开考前38分钟将开始安检,但考生需要提前50分钟到考场。2、 考生入场时,要自觉、按秩序接受身份验证和安全检查,轮到自己进行身份验证时,要积极配合工作人员的安排,在身份验证设备上刷本人的二代身份证,并将指头平按轻放于验证设备的相应位置,信息读取成功后要及时拿开身份证。
3、 轮到自己进场时,考生要主动将自己的《准考证》和二代身份证交监考员核对,然后自觉接受安全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如安检设备报警,要自觉向监考员解释、出示相关金属物品。对拒不配合检查的考生,监考员有权阻止其进入考场,责任由考生自负;考生不得将禁带物品带入考场,如有已经带了的,须放在“非考试物品暂放处”。经安检合格后,即进入考场对号入座,将《准考证》和二代身份证放在考桌上角的座位号旁。
2023年高考考点一般在考试前一周到两周左右的时间公布。
在这个时间段会给考生发放准考证,一旦考生领取到准考证之后,就知道自己准确的考场位置。不过各个地区会存在差异性,而最早知道考场是在5月底。一般考生知道具体的考场之后,他们往往会提前熟悉考点,在熟悉考点的时候会准确的知道具体的路线以及考试周边的环境等等。高考考场设置要求
1、考场是考试组织实施和考生进行考试的独立室内场所。考场设置应相对集中,并符合国家建筑、安全、照明、消防等有关标准、考试有关场所及环境要求和考试组织安排需要。
2、考场座位数按25人或30人两种规格编排,每个考点座位安排必须统一规格。考生座位须单人、单桌、单列排列,间距80厘米以上。根据教室面积,课桌可排成四列或五列。考生座位采用随机编排方式确定,课桌指定位置贴考生座位号。
3、考场入口处明显位置张贴考试科目、考场编号等标志。
4、考场内除考试所需桌椅外,其他物品须清理出场。做到地面、桌斗、墙壁干净,板报、墙报等必须遮挡或摘除。前面黑板上按考试规定书写统一文字。
5、考场内正前方设监考工作台,供监考员施考时摆放试卷、答题卡、草稿纸及必备的工作用具。考场前方或门外设非考试物品暂放处,供考生存放非考试物品。考场内设置时钟,在不影响考试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为考生提供时间参考。
6、考场安装网上巡查系统终端、防范现代科技手段作弊的相关检查检测设备、对干扰考试正常进行的信号防范和阻断的设备。视频监考室能够全面监控整个考场、监考员、考生情况。7、每个考场至少配备2名监考员,每9个考场配备1名视频监考员。同时根据考场设置情况配备若干流动监考员和备用监考员。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工作证上岗。
8、首场考试前一天及每场考试结束后,须做好各考场的清理工作,并实行封闭管理,考试全部结束前严禁他用。
高考提前多久到考点比较好介绍如下:
2023高考每科开考前30分钟进入考场较好。
2023高考每科开考前30分钟进入考场,开考前监考员开始使用金属探测仪检查考生,组织考生有秩序进入考场。考生要按规定时间和准考证上各科目的考试考场、座位号参加考试。迟到(开考后)15分钟后不准进入考点。开考信号发出后考生方可开始答题。迟到(开考后)15分钟后不准进入考点参加当语、数、文理综合科目考试(外语科14:45以后禁止迟到考生入场)。开考信号发出的标准时间(开考时间),以此为标准作为高考生进入考场的最晚不超过时间的标准线。高考提前30分钟进考场就挺好的,还有时间调整一下自己的状态,可以尽早进入状态。
高考的流程进场检测:高考考生要凭准考证和二代居民身份证进入考场。主动接受监考员进行身份认证和使用金属探测仪进行贴身检查。并核实指纹验证。
拿到答题卡:高考拿到答题卡后考生要检查答题卡科目、类型是否正确,核实张数,有无漏印、字迹不清、缺损等。拿到试卷:核对试卷科目、类型是否正确,有无漏印、错印、字迹不清、缺页、缺损等。然后在试卷指定位置填写姓名、考生号、座位号。提醒考生:在拿到试卷和答题卡后,发现问题立即举手报告,申请更换。因为凡开考后要求更换的,耽误的时间将不予补偿。
答题:一定要在高考开考信号发出后,方可答题。选择题一律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题一律用0.5毫米黑色字迹中性笔作答。不在指定区域作答的内容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考生要立即停笔。然后整理好自己的答题卡、试卷、草稿纸,双手放在桌下。待监考员发出高考退出考场指令后,方可取回自己的暂放物品,依次退出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