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还是很重要的。
以下仅为我个人观点:
毕竟,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说不清,也有太多东西预料不到。但是不论怎样,这个时代永远接受强者。而证明自己的实力很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学历。看过太多小孩子说什么作为爱豆、明星就不用那么看重学历的话了。这样的观点不是太过于局限与片面了吗?毕竟,现在有很多当红的明星就因为学历不高,所以屡屡被拿出来说事儿呢。如果成绩不重要,之前人气那么高的某明星又为何要学历造假呢。
还记得在之前有看到过一则短视频报道,大致说的是:“某爱豆的粉丝因为特别喜欢那位爱豆,所以励志要考上和爱豆一样的大学,结果,粉丝考上了,爱豆却没有考上,之后粉丝表示爱豆的事业心还没有她重,表示自己要脱粉了。”事情一出迎来了无数人热议,虽然,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哪位明星,不过有知道的网友欢迎在评论下方留言,哈哈哈。凡是关注娱乐圈的应该都知道能录制快本对人气提升很重要,凡是宣剧、新人流量都势必会来快本录制一波,而快本这档节目在圈里也是经典节目了。所以这对于能在快本录制十余期的丁程鑫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毕竟之前他在其他综艺节目里的表现就很好呀人气流量、综艺感强,丁程鑫确实未来可期,只是当他要因高考缺席5月份的高考录制,公司决定让宋亚轩代班,这一消息传出,许多丁程鑫的粉丝就按捺不住要强烈反对了。看到这我就实在不明白了,都是一个团里的,宋亚轩这不是帮忙吗,怎么就成了抢资源了,再者说了,丁程鑫备考这么重要的事,5月的快本肯定是来不了的,那么势必要有一个人带班啊。
零 导读
北大清华每年都有因“堕落”而被留级、退学的学生。
2019年,18名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因挂科导致学分不够,由本科转为专科学历毕业。
即便是进入985一流名校,也还是有很多人在大学校园后“堕落”了。
大学,到底是“解放”的天堂,还是梦中的学府,又或是“堕落”的摇篮?曾经有位“考霸”张非,2003年考入北大,但大一因为挂科七门,被学校劝退。
后来他通过复读,以高分考入清华,最终还是因为沉迷游戏,没能毕业。由此可见,高考只是进入大学的方式,并不是成功人生的敲门砖。
曾经看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
这些考后“堕落”的大学生,犹如一个慢慢爬上斜坡的铅球,只要轻轻一推,就从顶点滚落。壹 “堕落”的大学生活
很多大学生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经历了高中高强度的学习,来到远离父母的大学,大家都开始放飞自我。这种“堕落”,倒不至于骗人骗钱、纸醉金迷的地步。
沉迷娱乐化信息、害怕挑战、不停抱怨、迷茫没目标,才是他们的常态。
进入大学后,会出现很多初高中校园没有的诱惑,是社会的缩影。
学习由自己计划、时间由自己安排、零花钱由自己支配,一切都需要强大的自制力。从小学到高中,老师和家长都会在背后推着你走。
不需要思考,你几乎只有一个目标:考个好成绩。
到了大学,是选择通宵打游戏,还是选择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又或是去图书馆抢座自习、还是参加社团活动……
所有选择权都在自己。贰 高考不是结束,是开始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人在12岁-18岁时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
也就是说,要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的职业规划、人生规划是怎样的……
回想一下,我们大多数人的12-18岁,都在做什么?
学习、考试,学习、考试……高压高强度下,很多人丧失了学习兴趣。
因此大多数人从小就认为,学习是一件负面情绪的事,是一项任务。
自然而然地,大家也就有了高考结束=解放,大学=自由天堂的观念。
就连老师也用:“考上大学就轻松了!”来激励高三学子。然而事实是,高考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大学给了我们大量自由支配的时间,就是为了将高中缺席的“人生课”补回来。
去完成本该在12-18岁时完成的同一感建立、自我人生规划。
当我们无法正确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时候,就很容易滑入堕落的深渊。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人进入大学以后就“堕落”了。叁 培养孩子的生涯规划观念
好在国家、社会和学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
中学生埋头学习的时代已经过去,成绩已不再是衡量好学生的唯一标准。
综合素质,才是评价一名学生的尺度。
综合素质不仅包括智力发展,更多是三观的树立。
国家有关综合素质培养的方案中,要求老师和家长引导孩子从学习和实践中获得对人生的思考,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综合素质评价是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的教育内容,关系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
综合素质教育的推行让我们看到,教育不仅仅是要传授知识,更是教授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
国家新高考改革的方案中,还将在中学增设学生生涯规划课。
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形成自己对人生、职业的观念。随着教育水平提高,更多人能考上大学。
但考上大学并不能与成功人生划等号。
明确自己的目标,规划自己的人生,才能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肆 如何进行学生生涯规划
首先我们要明确,中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是认清自我,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
从而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目标,锻炼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 01 认识自我,发掘内心渴望 /
学生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与优势。
问自己:喜欢做什么?
你有什么爱好?做什么事情最能让你感到愉悦?
如果不清楚自己的兴趣,可以通过霍兰德职业测试来了解自己。问自己:适合做什么?
有时候,兴趣与能力不一定匹配。我们可以一步步、由大到小划分自己的优势。
更擅长文科还是理科?文科中更擅长语文还是历史?语文中更擅长诗词还是作文……
问自己:最想获得什么?
也就是所谓的价值观。利用时间去思考自己向往的未来生活,树立目标理想。
可以以某个名人作为正面偶像,也可以把去某个城市发展作为奋斗目标……/ 02 了解职业,培养技能 /
在中学阶段,就可以适当地了解一些社会上的职业。
360行,行行出状元。可以利用互联网、或者身边的前辈,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职业。
这个职业工作内容是什么?社会处境如何?需要什么必备技能?如果你想做摄影师,现在就可以开始了解相机的基本知识;
如果你想做文案编辑,现在就可以广泛阅读,打好文字功底;
如果你想做设计师,现在就可以学习使用PS、AI等软件……/ 03 做好计划,变为行动 /
做好基本的了解工作以后,就应该作出计划,将想法转变为行动。
从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综合素质上做准备,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计划中可以包含:
职业理想、学业目标、学习计划、实践计划、课外阅读计划、职业技能计划、体育锻炼计划……
将大目标细分为一个个小目标,按步骤完成,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只懂得考试的孩子,或许确实能在高考上取得成功。
但笑到最后、立于不败之地的,一定是懂得规划人生、综合素质优异的孩子。结语这个世界上是真的有那么多人担得起“天才”二字的。可怕的是,他们大多数还家境优渥、学习认真、为人谦和,还长得好看。官二代富二代里面真的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样都是纨绔子弟。他们从小就是精英。
之前,网上流传一篇文章,题目好像叫“我辛苦奋斗了这么多年,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当别人为了一个校内保研指标争得不可开交时,他们已经拿到MIT或者耶鲁的offer了,当别人辛辛苦苦找工作时,他们已经学成归来继承家业了,所以有句话叫,轮胎的缝隙太大,反而压不死蚂蚁。
你能够做到的,就是在有限的大学时光里尽量去打磨自己。既然起跑线不如别人近,那么就要加速奔跑,大学时光太珍贵了。别放弃。
高考体检是作为档案的一部分,供予高校作为录取参考的,没有参加高考体检会影响到考生录取。
凡参加高考的考生必须参加体检。通过体检,一方面,考生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另一方面,体检结果将作为考生档案的一部分,供高校录取时参考。考生要经过眼科、外科、内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放射、检验等科室系统的体格检查。
高考体检程序及主要检查内容
体检的主要程序包括:各县市区招生办制订体检日程安排---各报名点组织考生参加体检---体检医生按体检项目和工作操作规程对考生进行体检---主检医师做出总检结论---体检医院负责将体检表汇总后交考生所在报名点---各报名点对考生体检表进行复查,检查是否有漏填、漏检或体检结论不明确的,若发现问题可由报名点通过县市区招生办与体检医院(体检站)联系复查。
主要检查项目(不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体检主要检查七个方面项目,它们是:眼科,包括视力、色觉、眼病;内科,包括血压、发育情况、心脏及血管、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腹部脏器等;外科,包括身高、体重、皮肤、面部、颈部、脊柱、四肢、关节等;耳鼻喉科,包括听力、嗅觉、耳鼻咽喉等;口腔科,包括唇腭、口吃等;胸部透视;肝功能检查,不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