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一天晚上应该几点睡觉
考前跟平常一样,晚上10点到11点睡觉比较合适。
有的考生和家长会有这种情况,觉得第二天就要高考了,晚上应该早点入睡。结果由于睡得早,与平时的作息时间不一致,在床上辗转反侧,越想睡着越睡不着,结果反而一夜无眠。考前不要提前睡,提前往往睡不着,还会产生焦虑情绪。万一考生在晚上睡得不好,那就要以平常心对待,顺其自然,不去多想。
高考注意事项和技巧如下:
1、调整复习:考前一个月,复习的重点不要再放在难题攻关和突破上。考试易难程度一般是遵循7:2:1的比例来出卷的,也就是70%的基础题,20%的提高题和10%的难题。
因此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讲,把70%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那70%的题目上是最合理的,还要努力争取在考试时确保70%的那部分题的准确率,这是达到本科线的基本保证。如果在此基础上,再用20%的时间和精力去挑战那20%的题目,把10%的难题作为兴趣题来做,就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成效,更能增强自己应考的信心。
2、调整饮食:足够的营养不等于吃得多和吃得好,而是吃得合理。 考前一个月,不宜进食较油腻和糖类食物,比如猪肉、油炸类食物等,因为这类食物的消化过程较长,容易使人感到疲劳,产生昏睡感。
饮用饮料需适量,尤其是功能性饮料,因为饮料中不仅含有高糖,还含有各种添加剂,容易引起肌体各种不良的反应。 考生应保证补充高质量的蛋白质,建议食用新鲜的鱼、虾、鸡蛋、牛奶和一定量的瘦肉,这比服用保健品要有效得多。考生应该保证每天都食用足量的新鲜蔬菜和瓜果,因为它们不仅富含维生素,而且容易消化。
3、将生物钟调至与高考同步:在自由复习阶段,不少考生往往喜欢在深夜复习,然后白天休息。高考的时间是上午9至11点,下午3至5点,而不少人在这段时间生物钟处于低谷,有不少考生反映明明在家做模拟题时思维敏捷,答题准确率较高,可是在考场上却会因缺少兴奋点而昏昏欲睡,这就是所谓的“场上昏”。
可以。只要不是作弊行为 ,不影响他人,是可以睡觉的,但是监考老师也可以叫醒你。
考场内须保持安静,不准吸烟,不准喧哗,不准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打手势、做暗号,不准夹带、旁窥、抄袭或有意让他人抄袭,不准传抄答案或交换试卷、答题卡、草稿纸,不准将试卷、答题卡或草稿纸带出考场。
扩展资料
高考注意事项:1、诚实守信,自觉遵守考试纪律,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监考及考试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考场及其他考试工作场所秩序。
2、考前必须在规定时间熟悉考场。因进错考场、坐错座位而耽误正常考试者,责任自负。正式开考后仍未在规定座位考试的,按违纪处理。涉嫌代考者,查实后按作弊处理。
3、进入考场,只准携带2B铅笔、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无封套橡皮、小刀、空白垫纸板、透明笔袋等文具。考场内不得自行传递文具等物品。
4、严禁携带手机、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设备、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手表、涂改液、修正带、助听器、文具盒和其他非考试用品进入考场。
高考前考生要在家长帮助下开始调整生物钟。所谓生物钟就是一个人一天24小时的稳定生活状态。为了保证高考这两天上下午考试时,考生的生理状态、精神状态是最佳状态,那么在考试前20天左右就要开始调整生物钟,调整生物钟的标准是以 6月7日、8日两天考试为参照,一定要保证上午9:00-11:30、下午3:00-5:30是最佳精神状态。生物钟的调整关键是睡眠,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中午要安排40分钟一小时的午休。万万不能在6月7日、8日再在开夜车,其结果是导致考试时精神不集中,大脑处于疲劳状态。
2、睡眠
睡眠必须保证七-八小时,充分的睡眠是充沛的精力的基本保证。不要和衣而睡,睡前可喝杯牛奶,有利入睡。睡前要淋浴,用温水多冲一会,对进入深度睡眠有帮助。要按时睡,按时起床,入睡前多想高兴的事,快乐的事,这样可以做好梦。不要想睡不着怎么办?不要依赖药物进入睡眠。
3、钦食
饮食不能过饱,以八成为宜,这样不给胃、心脏带来过重负担,同时能保证脑供血充足。三餐必吃,坚持清淡,不吃,少吃生冷食物,以家庭自做熟食为主。上火的食物少吃,瘦肉,蛋类,水果要有一定的量,饮食一定要注意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
4、适当运动
避免激烈运动,散步是最好的运动,和爸爸、妈妈每天傍晚安排半个多小时散步,谈天说地,不说考试复习,这样身心都可以得到休息。对于高考省来说,我说的以上四点要全部做到是很困难的,毕竟快高考了,各方面的压力都是有的,但是起码的六个小时的睡眠还是要保证,只有好的精神状态才能更好地学习!高考前的几个月可以尽量把自己的时间安排的紧写,拼命复习,不过在保证自己身体的情况下,临近考试的半个月到一个月,要尽量减少自己的学习和身体上的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更有利于发挥,我也是这样过来的,我今年读大三,你要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保持良好的心态,苦尽甘来!马上高考了,适度保持紧张感,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自己,你一定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