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避免恶意炒作。
设立高考屏蔽生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恶意炒作,因为现在很多的媒体为了博取厄观众的眼球,为一些高分考生添加一些夸张词汇。
让全社会都注意到这位考生,考生的正常生活被打扰到,而且考生的隐私都会被暴露,所以在出现了高考屏蔽生的现象。
2、避免引起高校竞争。
对于那些高考成绩非常好的人来说,当他们的成绩出来之后,就会引起各大高校的关注,很多的高校都想将这位考生纳入自己的学校,所以争先恐后地去争抢这位考高分考生。
3、促进录取公平。
出现高考屏蔽生的现象,也是为了促进其他考生的公平录取,因为一些高分考生的出现,对于普通学生的录取是非常不公平的,给他们的录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教育部三令五申,各地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明确教育行政部门也不得对学校中高考情况进行排名。
2、近些年来很多商家利用省高考状元、市高考状元甚至县级高考状元的噱头来炒作。这样无疑会给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所以教育部为了杜绝这种乱象的发生,会在高考查分系统采取技术手段进行屏蔽。目的也是为了让那些不良商家对高考状元无处可寻,从而对那些高考状元追捧的人现象起到降温作用。上面提及的严禁初高中学校对学生进行中高考成绩排名、宣传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是教育部十项严禁中的一项,完整的教育部十项严禁如下:
1、严禁无计划、超计划组织招生;
2、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
3、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
4、严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混合招生、混合编班;
5、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
6、严禁任何学校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
7、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
8、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任何名义的重点班、快慢班;
9、严禁初高中学校对学生进行中高考成绩排名、宣传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
10、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不得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部十项严禁
关于高考成绩为什么会被屏蔽如下
1、保护高分者的合法权益,高考冒名顶替的事件频繁发生,将高分者的高考成绩屏蔽,可以防止关系户冒名顶替。
2、有些商家看重高考时的分数,一部分商家找高考状元或者全省高分者打广告,将考生的高考成绩屏蔽,避免发生此类事件
3、有些省份的高考状元被炒得特别厉害,屏蔽你的高考分数,你就不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也就没办法炒作。
4、每一个重点大学都想得到分数高的同学,高考成绩屏蔽可以有效防止各类高校争夺生源。
扩展知识:
高考注意点
文具准备双份,三支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两支2B铅笔。橡皮擦用于涂改机读答题卡,每次使用后,在干净的桌面上擦拭干净,以免影响下次涂改的效果。理科考试准备三角板、直尺、圆规等绘图工具。进场物品:考场禁止携带手机、手表、涂改液、修正带、矿泉水、金属首饰、书籍资料、电子设备、自己准备的草稿纸以及其他禁止带入考场的物品。
进场时间:考生应于开考前30分钟到达考点。开考15分钟内,考生可以进入考点参加考试,开考15分钟后,迟到考生就不准进入。
进场检测:考生要凭准考证和二代居民身份证进入考场。主动接受监考员进行身份认证和使用金属探测仪进行贴身检查。并核实指纹验证。
拿到答题卡:拿到答题卡后考生要检查答题卡科目、类型是否正确,核实张数,有无漏印字迹不清、缺损等。拿到试卷:核对试卷科目、类型是否正确,有无漏印、错印、字迹不清、缺页、缺损等。然后在试卷指定位置填写姓名、考生号、座位号。
提醒考生:在拿到试卷和答题卡后,发现问题立即举手报告,申请更换。因为凡开考后要求更换的,耽误的时间将不予补偿。
答题:一定要在开考信号发出后,方可答题。选择题一律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题一律用0.5毫米黑色字迹中性笔作答。不在指定区域作答的内容一律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