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辅助排序分其实只对踏线考生才管用,比如投档线是360分,辅助排序分是261分。如果考生考了361分,那应该顺利进档,如果考了360分,就正好踏线要看辅助排序分。如果说一位考生的分数超过了学校的投档分,那辅助排序分对他就毫无意义,肯定是进档了。高考分数线超过了投档分数线,并不一定会被录取,因为投档分数线只是代表着考生有资格去报考这一层次的大学,并不代表着考生就一定能够达到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每所大学都有各自的录取分数线,同为一本类大学,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肯定要高于普通一本大学。

第一志愿是顺利录取的关键1、从投档规则来看,第一志愿优先于第二志愿投档。也就是说,最先投第一志愿,在第一志愿中已经完成了招生计划的学校,一般就不再录取第二志愿的考生了;只有当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才会录取第二志愿考生。

2、从每年招生录取的实际情况来看,第一志愿的录取率较高。如各地近几年各批次录取的第一志愿考生人数一般占全部录取总人数的60%以上,第一批本科院校第一志愿的录取率更高,达到了80%以上,有许多名校更是达到了10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投档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辅助排序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结束以后,本科提前批预计15天左右可以查录取结果,本科一批预计25天左右可以查录取结果,本科二批预计一个月以后可以查录取结果。

查询自己是否被录取的方法有很多,第一种方法就是记住你报考的学校,然后去学校官网查看最新动态,看看录取名单里有没有你的名字或者给该学校打电话咨询。

第二种是看你档案是自由可投还是被退档了,抑或是被录取了,这是最直接的方式,录取是最好的状态。

第三种方法是给本省招生办打电话询问。2022年全国高考各批次录取时间

北京本科提前批录取:7月6日至14日特殊类型招生录取:7月15日本科普通批录取:7月16日至21日高职单招:7月23日至7月26日专科提前批:7月23日至7月27日专科普通批:7月28日至7月30日天津普通类提前本科批次(含A、B阶段):7月初至中旬进行投档录取,7月中旬公布录取结果。普通类本科批次A阶段:7月中旬至下旬进行投档录取,7月下旬公布录取结果。普通类本科批次B阶段:普通类本科批次A阶段及艺术类、体育类本科批次征询录取结束后即进行普通类本科批次B阶段投档录取,7月底公布录取结果。

江苏普通类提前批次:7月8日至14日录取体育类、艺术类本科提前批次录取(其中艺术类分为3小批):7月8日至17日录取普通类本科批次:7月18日至25日录取体育类、艺术类专科批:7月29日至7月31日专科批:8月1日至8月8日

江西提前批本科录取:7月8-12日(艺术类16日结束)国家专项本科录取:7月13-15日第一批本科(含高校专项,综合评价录取,高水平艺术团、运动队,地方专项、苏区专项等)录取:7月16-23日第二批本科(文理类,体育类,三校生文理类)录取:7月24日-8月1日;艺术类本科平行志愿录取:7月19-23日;艺术类本科单志愿、三校生本科录取:7月25-30日提前批高职(专科)录取:8月2-4日高职(专科)录取:8月5-10日

贵州7月8日—22日:体育艺术类本科院校7月8日—12日:文史、理工类提前批本科院校7月13日—16日:文史、理工类国家专项计划7月17日-19日:文史、理工类地方专项计划、特殊类型招生本科院校(含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计划招生)7月20日—25日:文史、理工类第一批本科院校(含少数民族预科)7月26日—8月3日:文史、理工类第二批本科院校(含少数民族预科)8月2日—6日:体育艺术类高职(专科)院校8月7日—9日:提前高职(专科)院校8月10日—12日:文史、理工类特殊类型招生高职(专科)院校8月13日—20日:文史、理工类高职(专科)院校

2014高考:平行志愿退档有风险服从专业调剂为上策

平行志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志愿填报风险,减轻了考生和家长的心理压力。不少考生和家长对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了解不透彻,误以为平行志愿就没有风险了。其实不然,平行志愿仍存在风险,其中最大的风险就是“退档后只能参加下一轮录取”。

这个风险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就要从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说起。平行志愿采用“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投档规则。投档时,同一批次线上所有考生先按高考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再由计算机对考生所填报的平行志愿学校逐一进行检索,并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学校。某考生所报志愿为A、B、C、D等四所院校,录取时,批次线上考生先按分数大排队,然后由计算机逐一检索考生志愿,如果考生填报的A志愿校符合投档条件,则投档到A院校,完成投档;如果不符合A院校的投档条件,则检索B志愿校,若符合投档条件,将投向B院校,依此类推。

考生档案投进院校后是否意味着就一定会被录取呢?不一定,这要看考生填报的志愿是否科学合理。如:当考生档案投到A院校后,如果填报都是分数较高的热门专业,但本人成绩达不到所选报专业的要求,或由于单科成绩低、身体条件受限等不符合院校的录取要求,且不服从专业调剂,则这名考生将被院校退档。

考生被A院校退档后,能否再投到B院校呢?不能。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是“实行一次性投档”。考生一旦因各种原因被高校退档,即使他的投档分超出后续高校的调档线,也不能被投档,只能参加下一轮投档录取(下一志愿组、本批次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换句话说,同一批次平行志愿里虽然可填报多所高校志愿,但考生档案只投一次,实际只是一个志愿起作用。

造成退档的原因很多,除了总分偏低等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服从专业调剂。这是招办老师们的共识。去年,在海南省一批次平行志愿投档中,有427名考生被退档。其中大部分是因为“所报专业已满,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被退档的,仅有少数因体检“专业受限”或体检“不合格”而被退档。

什么是服从专业调剂呢?“服从专业调剂”是指考生同意被该志愿校在本省市该批次招生的任何专业录取,但不会被调剂该校未在本省市投放计划的专业。由于考生填报专业志愿不均衡,专业录取生源冷热不均,有的专业出现计划空额,有的专业考生爆满。高校为完成国家招生计划,需要将志愿专业落选考生调拨到招生不满的专业。填报志愿时,在每所院校中,除了可以填报若干专业外,还设置了“是否服从院校内专业调剂”栏,由考生自愿选择。如果考生填了服从专业调剂,当其所填专业志愿全部无法录取时,高校会将其调剂到尚有计划余额的其他专业。如果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那么当所填报的专业志愿全部无法录取时,直接做退档处理。可见服从专业调剂的重要性。许多高校在招生章程中承诺“只要服从专业调剂,提档后不退档”。服从专业调剂可以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降低退档风险,考生要理性考虑。

万一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中,能否退档再参加下一轮录取?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考生只能参加一次录取且不得换录,这是录取规则所决定的。考生一旦被录取就不能再参加下一轮的录取。考生在选择服从专业调剂时,要慎重考虑是否能接受该校所有专业。考生也要清楚,如果不服从调剂,不仅仅是能不能被该高校录取的问题,更是能不能留在本轮录取的问题。况且,即使考生被调剂到不那么喜欢的专业,入学后还可以通过转专业、辅修专业、跨专业考研等途径来达到专业理想。

我们建议考生和家长充分了解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和风险,合理填报高校和专业志愿,最好服从专业调剂,降低录取风险,把握录取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