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3年天津市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数据,天津23年高考报名人数为120万人。以下是相关解释和分析:

天津历史高考,张雪峰选科物化史

120万人,创历史新高;涉及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等不同类型的学校;其中普通高中生占比近六成。

高考报名人数增长的背景是全国高考竞争加剧;随着二孩政策、教育资源的不平衡等问题的出现,城市间、城乡间的教育差距日益扩大;大多数学生和家长都非常重视高考,希望通过这个途径实现自身的社会流动。

高考报名人数的增长既反映了全民教育水平的提高,也凸显了中国教育公平的问题;学生的家庭背景、所在地区等因素对教育机会的影响不容忽视;对于确保教育公平,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高考制度在中国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应试教育、盲目追求高分等;高考制度需要不断改进,同时也需要教育质量的提升作为支撑。

高考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次考试,更是对十几年教育生涯的总结;学生需有正确的心态去对待考试,不要过分焦虑或压力太大;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备考计划,保证考试的顺利进行。

拓展资料

天津市,简称“津”,别称津沽、津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亏州滚,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中国北方的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现代制造业基地,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国国际航空物流中心。截至2022年,天津市共辖16个区,,常住人口1363万人。

天津历史高考真题2023

天津2023年高考不是全国卷。

天津高考:

2023年天津高考全部科目均自主命题,一切都是遵照高考大纲命题的。高考自主命题即是各个省份可以不使用教育部编写的全国试卷,单独组织本省教师进行考试试卷的编写,即自主进行高考试卷的单独命题。高考试卷一般会密封存档,高考结束后不介许带出考场,考生们答题时一定要确保把答题卡填涂完整,千万不要答窜题,试卷和草稿纸可以随意写写画画。

天津高考改革考试科目设置。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份。

在现有高考英语听力两次考试的基础上,实行高考英语笔试两次考试,为学生提供两次机会,为其他科且实行两次考试积累经验。英语科目成绩取笔试和听力各两次考试中较高的分数,计入高考总分。高考现行方案:“3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即“3 X”)。

省级应用单位:大部分省区。

“3”指“语文、数学、外语”,“X”指由指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从文科综合(涵盖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涵盖物理、化学、生物)2个综合科目中选择一个考试科目。此方案是目前全国应用最广,最成熟的,最被人们接受的。总分750分(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00分)。

高考考试具体时间安排:

6月7日(上午)09:00-11:30 语文; 6月7日(下午)15:00-17:00 数学。

6月8日(上午)09:00-11:30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6月8日(下午)15:00-17:00 英语。

张雪峰选科物化史

一、 个人介绍

本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研究生,我一志愿录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专业。选择中科大的原因一是情怀,2018年3月,我参与中国科技大学访学项目前往同步辐射实验室及科学岛访学。我接触到了许多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了解到了一些他们的日常科研工作,这坚定了我继续深造,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科研工作者的决心。

于我而言,学识影响眼界,眼界决定格局,而格局影响人的一生。二是其专业实力,中科大的化学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根据ESI数据的统计分析,其化学学科、材料科学学科已进入国际前1‰,在教育部最新学科评估中,中科大化学专业获评A ,其科研实力与师资均具有巨大优势。

中科大的考研有一定的难度,专业课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我认为中科大也并不是难以企及,我的本科院校是江苏师范大学,是一所双非学校,属于双非逆袭985吧,但在我的本科学校我并不是个例,2017年、2018年、2019年均有我们学校的学长学姐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今年中科大有机化学专业复试线为310分,一般分数线比较固定,不会有太大波动,2021年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拟接收全日制招考125人,有机化学专业录取42人,中科大的有机一向录取人数比较多,且逐年递增。

考研不止是考察知识的掌握能力,更是对心态的考验。在备考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意料之外的影响,需要自己有足够强的意志力克服这些困难,这些经历也会成为人生中的一笔财富,在日后的研究生生活中支撑你走过更困难的路。二、 择校原因

目前学校现有3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学校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 、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 学与工程共11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学校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独立的二级学科国家 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安徽省一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列全国高 校第6;理学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覆盖率达到100%,工学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覆盖率达到40%。

通过学科基地的重点建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形成了龙头学科与支撑学科、传统学科与前沿学科、 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并存、互长的良性学科生态环境,为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 初试复习经验

1. 英语一:首先说明一下我的英语水平,个人觉得中等水平。考研英语复习我所花费的时间并不多,但我是比较早开始进行英语复习的。考研英语的第一个重点是单词,考研英语单词我用的红宝书,第一遍每天背两个单元,然后第二天背诵新的内容,并复习前一天的内容,前期背得会比较慢,我一般背单词需要花一个上午。暑假前,我用十天时间把考研红宝书的单词都背完了,之后我又每天两三百个地复习。对我来讲,里面并没有多少生词,所以背起来很快。但是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不要轻易模仿,如果你还没开始背单词,那就从你看到这篇文章这一天就开始背。我一天300词,你一天可以只背100词甚至50词,积少成多。背完一遍再来一遍,每天早晨起床洗漱完开始背,背完吃早饭。阅读中遇到的生词也要记下来,纳入要背的单词中。如果觉得光背单词就很艰难了,那么就先不要做题,专门把单词弄好,不管用什么方法,才能谈后面的学习任务。

那么单词背的差不多就可以了吗?显然不可能。我暑假里就是怀着这种心态去做题然后被考研真题各种毒打。要我说,考研英语就像是千层饼,你在第二层,你觉得人家在第一层,其实人家在地下十八层。(你可以试试做一下汉译版真题,第一次做能对三个就很厉害了)从这点来讲,我并不比大多数人有多少优势。

在8月份第二遍对较难的没记住的单词进行默写巩固。考研英语的第二个重点是阅读,7月份我阅读了唐迟的阅读的逻辑,然后对一些做阅读的技巧进行了归纳总结。考研英语的第三个重点是作文,我用的是王江涛的高分写作,但我没有背很多篇作文,只按照专题背诵,比如教育、环保,注意积累一些好的短语和句子。考研英语的第四个重点是真题,我从9月份开始做真题,先进行阅读的训练,用2001—2010年的真题卷做练习,第一天下午做四篇阅读,第二天下午做完型和新题型,循环进行。2011—2018年的真题我是除作文外整张进行练习,这时候要学会控制时间,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去完成,10月11月专业课复习也比较紧,我一般一周做一套卷子。2019、2020年真题作为最后的考前模拟,注意一定要写作文,完全按照考试模式。英语这东西吧,关键是琢磨出题人的思路。你觉得对不行,出题人觉得对才是真的对。到最后的一个月,如果真题认认真真做完了三遍还觉得没有多少提高,大家可以试一下自己给自己讲题。拿一份空白试卷一道题一道题地讲,完型、阅读、新题型、翻译,要讲出声来,讲讲为什么A对的同时BCD是错的?错在哪里?为什么E要排在C的前面?为什么这个空填B比填G更合适?这句话是什么结构?应该怎么翻译?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会做,还是仅仅背过了答案,之前做题只是在“默写”。这样在考试的时候,你才能知道每个题目考察了哪些方面,最终选出正确答案。

我是在十二月初开始准备作文的,如果基础不行的话最好十一月就开始准备。许多人准备作文就是背模板,背模板,背模板。模板有用吗?有的。但具体要看你怎么用。我先是读了读新东方真题解析写的范文,有一说一,确实有深度。通过阅读,我积累下了一些高端且合适的词汇,一些名人名言,学习了他们的行文思路,之后同样的文章我自己再写一遍,并交给英语老师帮我批改,通过批改,我又能学到新的词汇、句式和思路,真正做到 “take the essence and discard the dregs”,化他长为己用。2. 思想政治理论:政治的复习我是从9月份开始的,花费的时间也不多。第一遍复习9月份听徐涛的考研政治课,每听完一个板块就做肖秀荣1000题对应的练习,第二遍复习我用的徐涛的小黄书,配合着视频课,对知识进行巩固。后续专注肖八肖四,肖八认真做选择题,如果时间富裕徐涛的八套卷也可以做一下,他的卷子会有一些容易被忽略和混淆的知识点。做卷子要学会自己很多会议,著作都是需要总结记忆的。肖四就是背,必须把每道大题熟练背诵,今年的考研政治大题几乎都是肖四上出现过的。肖四的选择也做着,保持手感。最后说一下押题的问题,其实对于政治老师来说,押题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政治命题组在命题时也会参照几个有名的考研老师编写的资料。十二月份大家会背各式各样的主观题资料,但主观题真的拉不开差距。你把肖四背得滚瓜烂熟,在北京地区也就是个三十多分的水平。主观题拉不开差距的,不要觉得你背的资料没中别人背的中了就沮丧,就是把标准答案给你让你抄,你抄完了也是三十多分,更何况考研老师的答案也不是标准答案。所以十二月以前的复习重点还是在能拉开差距的客观题上,这个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学和不学真的是两个结果。3. 物理化学:专业课我开始的比较早,2020年2月我开始专业课的前期准备,看清华大学朱文涛教授的物理化学视频。因为疫情的原因,5月底回到学校,6月我正式开始物理化学第一轮复习。复习的重点是南大傅献彩的物理化学书,先看书然后完成课后题,必须每一道课后题都要做,我发现中科大近几年的卷子上都后有一道大题和南大书上的题非常相似,甚至有的只改了数据,但出现的题都是难度较高,题型比较偏的,不常规的题。完成课后题的同时搭配沈文霞的物理化学学习指导进行巩固,这本书上的题目会按考点进行讲解,一定认真弄懂。 物化的二轮复习我用的是科大考研的参考书一本通,这本书前半部分是例题,后半部分是历年的真题,并且有详细解答,考中科大物化专业课这本书我非常推荐。

4.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前期准备也是在疫情期间,3月份左右看B站上清华大学李艳梅老师的有机化学视频。有机化学的第一轮复习我是从5月开始,复习重点是邢大本,邢大本的难度是比较大的,但考985高校有机化学专业这本书必须要吃透,书后的练习认真完成。

科大的招生简章给出的参考书是伍越环等编著《有机化学》,但我个人觉得光看这本书不够,专注邢大本最靠谱。第二轮复习是9月,我用的书是冯骏才的有机化学例题与习题,这本书是一本习题集,题目难度略大,但是对能力提升还是很有用的。林军的有机化学例题与习题第三轮就是真题了,中科大自从2016年以后不在对外公布真题,所以真题的资源比较有限。有机真题我个人做的有点晚大概10月底才开始,最好能提前,不然后面时间紧张。认真做中科大和中科院共同命题时的卷子,机理题考察的内容十分相似。强调一个重点,一定认真学习波谱,氢谱碳谱质谱都要掌握,大题考波谱。科大有机的题量越来越大,时间一定控制好,学会取舍。

三、复试准备

今年中科大有机化学专业复试线为310分,进复试49人,录取42人。今年中科大线上复试,考察内容为一、英文文献阅读与翻译,文献不是很长,三四行左右。二、专业课题目,报考有机化学专业的题目都是有机相关。三、实验题。四、综合素质考察,涉及文章、毕业论文、科研知识、兴趣等。专业课题目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不用太过担心,我复试时也有一道机理题没有答出来,尽自己的能力完成就好。讲自己科研经历一定实事求是,被问到有自己不懂的完全可以告诉老师你不懂,千万不要不懂装懂。但如果是线下复试是有笔试的,需要完成一张综合化学试卷,复习的参考书是张祖德的综合化学,这本书是涉及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习题集,具体情况试卷难度等我也无法说明。对未来学弟学妹的建议当你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了,想想自己当初的选择,想想自己为什么努力到想想自己就此放弃到底是否值得?张雪峰老师说过,考研这件事,要么就不考,要么就一定要考到底!

对化学专业而言,中科大绝对是985高校中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不歧视双非,它所看重的是能力和成绩,双非院校的同学也完全可以放心大胆报考。分数线低,复试刷人少。中科大的卷子难度确实不小,但是它的分数线真的算是低的,我相信认认真真完成考研复习,考到分数线不是难事。中科大的复试刷人也比较少,而且复试时间早,绝对不会有因为一志愿学校错过调剂的情况。欢迎各位学弟学妹报考中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