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年高考数学平均分大部分省市低于50分,云南省当年数学平均分只有36分。
这是21世纪最难考的一次高考,在这次的高考中很多学霸的数学成绩有60分是不错的了,这次的考试难度是所有高考中最难考的一次考试,因为专家出的题目实在是非常的难。
当时很多学子考完后出来都是抱头痛哭的样子,打击了很多学子考上大学的信心。这也是为什么2004年高考的人数突然增加了三分之一的原因。
这次的数学成绩是历史上平均分最低的一次,很多数学学霸都是只有60分左右,更不要说其他的学生了。
03年高考数学难的原因
发生了南部县“高考试卷被盗案”。南部县某中学高三学生杨博携带作案工具,潜入该县教育局办公大楼,切断报警装置电源,强行进入保密室内,撬开铁皮柜。
从《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卷》文科的数学、语文、英语、综合和理科的数学、综合档案袋中各抽出试卷一份后,逃离现场。
案发后,南部县迅速采取有力措施,公安机关在6月20日成功侦破此案。8月25日,南部县人民法院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依法判处杨博有期徒刑7年。
2009年高考数学
数学 难度比去年小,拿高分不容易
填空简单,最后大题“绕”人
“填空题,我十分钟就做完了。”人民中学考点外,梅园中学一个男生兴奋地说。他告诉记者,整张试卷总体感觉不是太难,他的后面大题第一问都做出来了,不过最后两大题的第二问都不会。“比如倒数第二大题关于‘满意度’的函数问题,光是题目就有200字左右,看完就有点晕,都绕进去了,所以就放弃了。但是‘保’基本分难度不大。”南外的理科考生张同学认为试卷前面部分难度适中,但最后40分的附加题有些难度,出现了时间不够用的情况。考题整体难度比去年小,填空题较简单,但最后两题有些“翘尾巴”。考生普遍认为基本分拿到不难,但要拿高分着实不易。名师点评加大数学应用题考查力度点评人:淮安中学特级教师 杨文举09年高考数学试题从整体看,体现“总体稳定,深化能力”的特点,在保持08年特点的又力争创新与变化;试卷不仅能注意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更注重了对能力的考查。从考生的反映来看,试题总体难度“没有想象的难”,尤其是最后一道大题,也能入手。试题有较好的梯度,注重认识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查,稳中求新。一、试卷结构稳定,题型顺序有变。今年的数学试题无论是正卷还是附加卷,都与08年的试题在题量上、题型上仍保持一致,但今年将应用题放在第19题,而把数列题放在第17题,这是事先老师们没有想到的。将数列题前移并降低难度,我认为很合理,避免了学生花很多时间学习数列而难得分的现象。二、试题强调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意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出发,注重各部分知识的综合性、相互联系及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各部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不靠一题把关,而是多题体现能力要求。第15题考查平面向量与三角知识的结合,题目设置了三问,注重考查运算能力,应该说对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第16题考查正三棱柱中的线面平行与垂直问题,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较为常规;第17题考查数列,其中第2问体现代数认证的能力要求;第18题解析几何则考查了探索能力;与往年不同,今年最后一题考查含参数及绝对值函数,考查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学生还是能够入手的,当然有学生反映“入手易深究难”。三、突出“双基”考查,强化数学思想。从内容来看,填空题中对于新增内容考查也较为全面,如复数,概率,统计,算法语言,推理方法等都有考查;解答题突出对主干知识的重点考查,六道大题仍然考的是函数、数列、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及数学应用题等重点知识。在数学思想方法上则考查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转化思想等,试题考查了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有效地检测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四、加大数学应用题考查力度。今年高考数学题的一个很大的变化是将数学应用题放到了第五道大题(第19题)的位置,考查的应用题变量均以字母形式出现,提高了应用题的难度,这也是广大考生不太适应的,说明今年的高考试卷在知识与能力考查的体现了对课改新理念的创新与发展,实际上是考查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即既考查从数学的角度观察、思考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考查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能比较好地反映考生对信息的接收、加工和输出能力,达到有效考查综合素质的目的。五、正卷相对较易,附加卷试题偏难。相对于08年,今年的正卷160分相对较易一点,而今年附加卷没有考查空间向量,其中第22题第(3)问和第23题,学生得分比较困难。改变了过去一题或两题把关的习惯点评人:江苏省泰州中学 宋健2009年高考数学试题,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改革和创新,贴近教学实际,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与要求。坚持能力立意,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和理性思维。试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突出对基本知识的考查。全卷结构、题型包括难度都基本稳定,只是将数列题前移到第17题。试卷依据考试说明,突出对教材基本内容的考查。整卷试题的坡度较好地实现了由易到难,低起点、入口宽、逐步深入的格局。填空题比较平和,不需太繁的计算,考生应该感觉顺手。许多试题源于课本,略高于课本,如第1、2、3、4、5、7、11、15题等,都由课本例题、习题进行恰当变更、迁移、综合、创新整合而成,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最后6个解答题由易到难,涉及的知识内容基础、常规,入手容易,但深入有一定困难。附加题部分,选做题对知识点的考查单一,结论要求明确,学生入手较易。两道必做题对数学语言的转化以及数学思想方法有一定的要求,相对较难。,有很好的区分度。第17,18题第二小问,第19题、第20题的第三问有一定的难度,改变了过去一题或两题把关的习惯,更能有效区分不同能力层次的考生群体,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3.深化能力立意,知识与能力并重。全卷在考查知识的注重考查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许多试题实际上并不难,知识点熟悉,但需要考生自主综合知识,才能解决问题,如第17题第二问,其实是恒成立问题。许多试题若能先想清楚找到合适的解题思路和方向后再动手,则解答会较容易,否则会陷入繁琐的运算之中,比如第13题,第14题。,有效考查数学思想方法。试卷以朴素的数学知识为载体,综合考查最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体现了高考命题重实质、重内涵的指导思想,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对中学数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不少试题注意在具体的情景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突出考查学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如第20题以二次函数为载体,重点考查分类谈论、数形结合思想。5. 加强应用意识,体现"学数学、用数学"的基本思想。应用问题考查在模式识别后落脚到数学方法的运用上。第19题以生活中的满意度为背景,问题的表述较长,需要考生耐心读懂题目。但模式识别方便,考查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的能力。,创新意识增强。部分题目在考查基础知识点上有所创新,题目设计灵活。如数学卷第17题第(2)问,第18题第(2)问,都是对一个问题进行纵向探究,考查学生创新意识
2010年高考数学
太难了,最后三题没法做,选择题填空题难度不变
难题考哭不少学生
考生印象
“考死人了,这么难的题目,怎么做啊。”在南宁一中考点,一名考生一出考场就哭了。这名考生向领队老师哭诉说:“太难了,很多题目根本没有办法算出来,有的题目看不懂,原来觉得南宁市‘二模’已经很难了,没有想到这个还要难。”
“个个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像霜打的茄子。”一名高三班主任心疼地告诉记者,她自己没看到试题,但数学科目一散考,看到考生出场的表情,就知道考生的考试状况了。害怕考生失去士气,她只能一个劲地安慰学生“我难大家难,考完一科忘一科”。
一名考生告诉记者,他们班上有个同学,两次在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都拿奖,但是这次高考做出来的题目,加起来都不到130分。当天晚上,学校害怕他们沮丧的心情影响后面两科考试,还在广播里不断安慰大家。
一名监考老师说,当天他在监考数学时,发现很多考生后边的大题几乎是一片空白。个别学生可能因为试题太难,到最后直接放弃睡觉了。有的考生刚出考场,就忍不住哭起来了。
试卷评析
点评者:南宁八中中学高级教师黄文昭
与去年数学试题相比,今年高考数学试题在题型和题量上基本保持不变。今年的数学试题能力立意型试题较多,运算量较大,难度较去年确实有所增加,这主要体现在试题的思维量和运算量的增加。
在选择题上,今年试题比往年更难。在12道选择题中,前边7题属于基础题,比较容易得分,但从第8题开始,难度增大。如果考生答不出来,又不懂得放弃的话,容易在难题上绊住脚,进而影响后边答题的心态和时间。
在解答题中,第17题仍为三角函数问题,但与往年相比有一定的新意,着重考查了正弦定理及三角公式的恒等变形,在思路上与往年试题有所不同。第20题导数问题,属于起点低、广入口、高结尾的问题。学生感觉题目容易,但是深入较难,不易得高分。第21题解析几何题,由于运算量答,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第22题数列问题,考查简单的递推关系求通项和不等式证明。第一问较易,大多数学生应该能够顺利完成。第二问难度较大,灵活性较强。
理科数学试卷中的第20、21、22题三道大题,虽然都是多问,但第一问都不好做,尤其是第21题解析几何题,虽然前几年也考过类似题型,但计算量没今年大,部分计算能力不强的同学,也会因此失分。
就整个试卷来看,重点考察函数与导数、数列与不等式、概率统计、直线与圆锥曲线综合的相关内容,试题要求学生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非常到位,这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