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11高考复习计划为例供你参考:2011年高考复习时间安排表

高考复习计划表,高考统计表

一.第一轮基础复习(2010年8月-9月)

1、前期工作(8月10号前完成)

做好社会人员参加高考报名的咨询工作

了解每一门科目的考试要求,制定好每天的复习时间表,保证每天有4小时以上的复习时间。

收集齐高中的所有要用的课本

开始第一轮复习,基本知识的掌握(8月11号-9月30号)

2、在网上或书店找,2010年高考真题,熟悉题型,把握复习方向。

3、了解语文,英语考试要求,划定复习方向。 语文开始背课文,英语开始记高考大纲要求的单词(每天要坚持背)。

4、数学,物理在两个月时间内把高中课本全部看一遍,保证书本里的知识全部过关。

5、其他(历史,化学,地理,生物,政治等),对课本过一遍,每天坚持看。

6、9月30号之前必须咨询好毕业证等补办或高中毕业证明工作。

二.全面复习阶段(10月1号-11月30号)

1、购买系统的复习练习册。

语文、英语、数学、理科综合各买一本全面复习指导书(特别是数学及理科综合)。

语文练习生字词,成语,对短文、作文可每两周练习一篇。

英语练习听力,阅读(前提是要把高考大纲的单词背了),对英语作文可每周练习一篇。

数学,必须把练习册做一遍。不懂的,先划下来。注意进度的控制,每天要坚持看。

理科综合,复习也和数学一样,完成练习册。

每天坚持看综合科的书,看教材就可以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

三.复习中期(12月1号-2月30号)

1、时刻留意2010年高考报名动态。做好报名所有准备工作。

2、回教育局完成高考报名工作。

3、报名之后,专心复习。开始第三轮应试复习。

对前期复习工作使用以前高考试题,或模拟考试试题,进行一次总测试(二天时间考试,自己对下时间)

考试后恢复全面复习,对数学进行第二轮的复习工作。其他保持不变。继续每天看书。

4、二月末,对这几个月来的复习情况进行一次总模拟考试。

5、回家过年,注意不要放松。

四.复习深化阶段。(3月1号-4月30号)“冲刺重点阶段”

1、每天必须保证6小时学习时间(时间自己定,一定要吃苦)

2、四月份有条件可辞去工作,专心复习保证每天学习时间。这段时间太重要了。

对语文的生字词、成语、古诗文言文进行全面攻坚

对英文听力,单词,阅读全面检查复习

对数学进行第三轮复习(把以前的那本复习指导书再完成一遍)

对理科综合全面掌握,注意理科练习(必须对物理、生物、地理、历史等课本非常熟悉)

3、在这两月内进行两次模拟考试。

五.冲刺、稳定、补漏阶段(5月1号-5月31号)

1、每天保证8小时学习,一定要辞去工作,专心复习,把所有心思投入到应试考试之中。

2、保证语文的生字词、成语、古诗文言文全部过关

保证英语单词全部过关,听力水平稳定

保证理科综合全部掌握(重点科目,占分最大)

保证数学能完成应试考试。

3、期间进行最后一次模拟考试。

六.参加高考阶段(6月1号—6月9日)

1、安排好参加高考期间的衣食住行。

2、一转月就回去。

3、带起身份证、准考证等参加高考。

七.填志愿录取工作(6月末——)

如果你能坚持按复习方法学习的话:

分数出来后,到教育局去填志愿

重点大学录取

你的人生从此改变!

高考计划本

高考招生计划书是高中招生学校为了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申报招生计划而编写的书面文件。

高考招生计划书主要包括本招生学校的基本情况、各类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各类招生计划、教师配备、实习教学等各方面的状况及措施。在每年的10月初,各招生高中都要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送下一年度的高考招生计划书,经过审批之后落实到各招生高中。这份文件非常重要,不仅影响着每一位考生的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结果,也直接关系到各招生学校的建设与发展。高考招生计划书主要包括校的办学层次、学科门类、专业设置等基本情况,明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包括各专业的招生计划数、招生类别等,包括专业课、公共必修课和基础课程等,包括教学实习、外出实习、实践教学等教学活动的安排和内容,包括教学和管理人员的数量、资历和素质等情况,包括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升学率、就业分配和创业情况等。高考招生计划书的重要性1、标准化管理:招生计划书是高考招生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的体现,各招生高中需要在招生计划书中准确地填写各类考生的招生信息,达到相应的高考招生政策要求的标准化管理。

2、招生工作的指导性文件:高考招生计划书是指导各招生高中开展招生工作的重要依据。各招生高中要根据招生计划书中的各项要求,进行高考招生报名、考试和录取等工作,确保高考招生工作的正常推进和规范开展。

3、提高高考录取的公平性、透明度和科学性:高考招生计划书是高考录取工作的重要参考。在高考录取过程中,各招生高中需要遵照招生计划书中的各类招生信息,严格执行录取政策,保证高考录取的公平性、透明度和科学性。

4、教育部门管理和审批的依据:高考招生计划书是教育部门管理和审批的重要依据。各招生高中需要在招生计划书中准确、详实地呈现本校的招生情况,方便教育部门进行审核和审批。

高考统计表

全国各省高考人数统计表如下:

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193万人,不论是净增长人数还是总人数均创下历史新高。2022年高考。全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总报名人数是1193万人。

比2021年高考1078万人,净增长约115万人。与此2022年各省高考报名人数排名河南省以125万名考生位列榜首。山东省位列第二,广东第三,四川第四,均超过了70万人,河北却有所下降为65万人,排第五名。2023全国各地高考人数汇总表(参考2022年):

1、安徽省:2022年安徽高考报名人数在60万人左右,同比增长将近10%。

2、河北省:据统计,河北省2022年报名人数共75万余人,,超出了11万多。

3、山西省:据官方最新消息,,。。

4、上海市:据统计,2022年上海市将会有5万多名考生参加秋季高考,11万名考生参加中考。

5、天津市:,比去年增加了约2千人,%。6、湖南省:,,报考人数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7、广东省:。

8、四川省:四川省今年的高考报名人数超过77万人,对比去年()。

9、西藏自治区:2022年西藏自治区共有8977名考生参加全国普通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