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延续了近几年的命题风格,同时也在题目设置上进行了一些调整。所以很多考生出了考场之后的反应就是数学题太难了,下面我跟大家说说2017年高考数学难吗?听听专家怎么说,欢迎阅读。 2017年高考数学难吗 2017年的高考数学(以全国Ⅱ卷为例)试题延续了近几年的命题风格,同时也在题目设置上进行了一些调整。既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符合教育部颁发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加以适度创新,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体现出命题人关注考生学习高中数学所具备的素养和潜力,倡导用数学的思维进行数学学习,感受数学的思维过程。 今年高考数学试题注重考查了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题目难度与往年基本持平,简单题目的设计并没有太多的陷阱,但是需要注意计算问题,复杂题目数量较少,整套高考数学试卷更关注平时的基础和熟练程度,符合高考改革的方向。 通过今年的高考数学题,我们再次看到,高考数学试题绝对难度其实并不大,但是对于平时基础的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却很高,对于计算能力的考察也是重点,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熟练程度。高考数学一定是侧重能力的考查,我们更应该关注是数学的本质,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注意理解,不要把数学变成一种机械的形式主义,一味死板的操作,注意数学的逻辑性、目的性,善于观察题目、分析题目、反思题目。 2017年高考数学难吗:数学卷较上年难度降低 高考研究中心教学总监马健伦老师表示,从难度上来说,文科数学2017高考全国卷整体难度较2016年简单,就全国卷难度而言难度属于中等。 文理数选择题难度比模拟题要简单,填空题16题相对较难,文数考查了函数图像、函数基本性质、线性规划、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等基础考点,相对拉分的题目是填空题球的表面积计算,文数解答题的也是全国卷的老套路,就是文数的概率大题考查了相关系数,这是平时练习很少出现的内容,近年也比较少考查的内容,学生相对会吃亏,其他解答题没有出现很大的变化,考查的内容也很常规。 理科数学文理数选择题难度比模拟题要简单,填空题15、16题相对较难,理数考查了二项式,线性规划、三视图、函数基本性质、双曲线的离心率、抛物线的定义等基础内容,相对拉分的题目则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如填空的最后一题,考查了圆中三角形折叠问题,解答题的也是全国卷的老套路,就是概率题考查了正态分布,近年比较少考查的内容,学生相对会吃亏,其他解答题没有出现很大的变化,考查的内容也很常规。

高考数学2017难易(高考17年数学)

17年高考数学全国卷1难度

2017年难。2017年一本分数线比2019年一本分数线低一点,但二本线17年比19年高了几十分。

一般情况下来说,考生人数越多,考试的难度就会越大。另外一些教育大省,学霸比较多,整体的高考难度也会比较大。从历年高考难度来分析,可以看出高考试题一般是一年简单,一年难。

在全国高考中,统一的全国卷,以涵盖了全国25个省市而自然广受关注。全国卷有三套,其中的1卷作为全国卷之首而占有特殊的地位。

由于使用1卷的地区包括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等九个省份,都是教育大省、教育强省,1卷的整体难度通常居于三套全国卷之首,1卷的变化。全国一卷

2020的全国1卷数学难度依然较大,又上了热搜榜,而且榜单很靠前。从试卷本身情况来看,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整个试卷的试题难度的分布,呈现明显的阶梯型走势,而且这个“坡度”比较陡峭,也就是,前面部分比较简单,后面部分难度较大。具体来说,就是前面的小题(选择、填空题)难度明显不大,其中还有送分题,即便是中等程度的考生,也比较容易拿到高分。

但后面的大题则难度明显较大,对于中等程度的考生而言,要在大题部分拿高分,是很难的,但对于尖子生,则可以如鱼得水。后面的大题部分,恰恰就是整张试卷真正拉开差距的地方——这也算是1卷的传统了。

高考17年数学

2017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延续了近几年的命题风格,同时也在题目设置上进行了一些调整。

2017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延续了近几年的命题风格,同时也在题目设置上进行了一些调整。既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符合教育部颁发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加以适度创新,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

体现出命题人关注考生学习数学所具备的素养和潜力,倡导用数学的思维进行数学学习,感受数学的思维过程。2017年高考数学试题评析: 加强理性思维考查,突出创新应用。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如下

1、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三角变换及其应用,这一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但不是难点,主要出一些基础题或中档题。2、概率和统计,这部分和生活联系比较大,属应用题。

3、考查圆锥曲线的定义和性质,轨迹方程问题、含参问题、定点定值问题、取值范围问题,通过点的坐标运算解决问题。

4、考查集合运算、函数的有关概念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函数的极限、连续、导数。

5、证明平行或垂直,求角和距离。主要考察对定理的熟悉程度、运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