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绝大部分省份都是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将实行新的高考政策。也就是说,现在的初一在读学生,将成为新高考制度的第一批践行者。所谓三年早知道就是高考改革要提前三年通知到考生。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接到学校的通知,就不可能赶上改革了。2、去年,浙江省和上海市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国家也出台了高考改革的四个配套文件,对关键环节作出详细规定。日前,上海高校2017年高考选考科目范围公布。2017年起,上海高考将采取“3+3”模式。
福建高考早知道
福建省高考在2021年起,考试科目设为“3 1 2”组合方式,不分文理,满分为750分。
2019年4月23日,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福建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新闻发布会,现场介绍了《福建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相关情况,福建省教育厅还出台了《福建省高考综合改革政策解读手册》对政策进行了全面的解读。据介绍“3 1 2”的模式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中的“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其中的“1”指的是:物理、历史,选其一,由福建省自己命题。
其中的“2”指的是:化学、生物、地理、思想政治,四选二,由福建省自己命题。
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各150分,三科总450分。
物理、历史满分各100分,一科100分。化学、生物、地理、思想政治满分各100分,两科100分。
新高考总分是750分。“3 1 2”的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三个方面的区别:
一是目标导向不同。“3 1 2”的模式既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是选择科目组合不同。“3 1 2”的模式,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增大了考生的选择面。而传统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的组合供考生选择,其中文科考生只能选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1种固定组合,理科考生只能选物理、化学、生物1种固定组合。
三是考试内容不同。“3 1 2”的模式中,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考试时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试试卷完全一致。而传统文理分科的数学考试科目,试卷的内容和难度则是有区分的。
高考早知道四川
高考分数公布前,估分有无必要?哪类考生还是早知道高考结果为好?
高考分数公布前,估分究竟有无必要?这种考生应提前规划人生通过高考考试的洗礼,参加高考的同学们大部分能明白自己考得怎样。但成绩没出来前,考生都没有估分,那样考生最终能考上什么样的大学依然是个疑团。经过高考考试,不管考生有没有展现自己真正水准,高考成绩公布的那一刻,大部分取决于其之后未来的发展:要去名牌大学念书,还是去专科混日子。那样,在高考成绩公布中间,考生必须耗费时间精力去估分吗?高考考试估分需不需要?提早填报志愿,规划人生,这种考生要先了解
高考结束以后,大家常常看到家长了解自己的儿子考得怎样,还有的家长还劝考生估一下分。之前都是在查分前高考填报志愿,因此估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现行的高考考试填报志愿都在高考成绩出来以后,然后根据高考成绩和考生的本省排行前去填报志愿,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估分其实并没有哪些必要了。但具体情况是这样吗?也许不一定!
有高中生家长在评论中,就谈及高考考试估分这件事情。在高考结束之时,他没问孩子考得怎样,惦记着先让儿童释放压力几日,前去顾及高考事儿。但高考结束一周以后,家长问及高考事儿,又希望宝贝好好地估分,看一下可以读什么样的大学。但是孩子对于此事很抵触,也不愿意估分,更不肯提升考到的事儿。就推说,就等着高考分数出来再讲。这却要家长心急如焚,要记住他同事们的小孩,一高考结束就当晚估分,基本可以明白自己可以读什么样的大学。近期这一段时间,他们一家都是在收集高考填报志愿的相关资料。这名家长的焦躁心理状态,十分令人了解。在高考之后,绝大部分的学生们都不愿意估分,一是不愿面对估分这件事情,考得好与不好,都想要借着高考结束好好放松一下;二是感觉等高考成绩下来之后,才能填报志愿,估分完全没必要。
可是,那只是考生片面的念头,提早估分,考生能够提前知道本身考试的状况,有益于考生选择自己,不管之后高三复读或是填报志愿,都能够准备充分!高考结束估分还是需要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