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健康快乐的成长,如果他自己能够出人头地就更这一切就随缘吧,不用去强求。
与其指望孩子,不如指望自己
三十多岁生娃的父母,经历和见识更丰富,人格也更成熟,她们更明白把自我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的不切实际,与其指望孩子,不如自己多多努力。孩子的起跑线从来都是父母,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留心观察不难发现,那些成绩优异,在同龄人出类拔萃的“牛娃”,大多背后都有着同样优秀的家长。而且抛开智商、性格、长相等受遗传影响的因素,父母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网络,这些对孩子的影响都不容忽视,有形或无形中会为孩子在教育、就业、职场中提供优势,使孩子领先于同龄人。对35 生娃的父母而言,他们更明白家庭背景对孩子未来的影响,与其担心孩子因为不努力而阶层滑落,不如自己更努力打拼,传递给孩子更好的家庭社会资本。明白健康快乐才是人生真谛
在医学上,35岁以上的初产产妇被认为是“高龄产妇”,患上并发症的概率会大大增加,整个孕期都要格外小心。记得之前有宝妈分享,年轻时忙于工作,错过了最佳生育期,等到35岁再生娃时,却是困难重重,努力尝试了各种办法,才成功怀上宝宝。尽管怀上了孩子,但情况却很不乐观,医生要求卧床打保胎针、吃保胎药,过程中苦不堪言,屁股被保胎针打成筛子,吃中成药苦得怀疑人生,还要时刻担心肚子里的孩子,每次做产检都提心吊胆。等到成功把宝宝生出来,这位宝妈才终于把心放回肚子里,宝宝的出生,让她对于人生有了新的理解,她开始反思应该让孩子过怎样的人生,赚很多钱、升到很高的职位、受万人敬仰,这些世俗意义的成功真有那么重要吗?家长会更希望孩子将来过得健康快乐,成长顺其自然,如果孩子能没病没灾、衣食无忧,每一天都过得安安稳稳,这样的人生就已经足够了。我们都一把年纪了,还不如享享福,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也没必要太过强求。
说起这个话题呢,让我想到了在大学那段岁月里,辅导员对我关怀备至的画面,以及在我迷茫时期,辅导员对我的谆谆教导和鼓励。1.无微不至的关怀
犹记得上大学那会儿,军训演练时,不知什么原因,致使我腿不小心拉伤了。由于事发紧急,班上的同学迅速告诉了辅导员。辅导员闻讯赶来,叫了几个同学,把我搀扶到了校医室。医生告诉导员是因为运动过量导致的腿部拉伤,让我在宿舍休养一段时间。于是辅导员就让同学把我搀扶到了宿舍,还很紧张的问我,腿怎么样啦?有没有好一点啊之类的。她担心我没法吃饭,就给几个同学交代要轮流给我带饭。每天还会打电话询问我的状况,看我恢复得如何,那时刚离家上学,辅导员对我的关心,让我觉得很温暖,现在每每回想起来,内心都有股暖流涌入心头,令我难以忘怀。2.对我学习能力的肯定
另一件事是刚上大学,对于大学的学习节奏和生活我不是很适应。一个学期过去了,总有茫茫然的感觉,甚至开始对我的学习能力产生了一丝怀疑,好像一下子没了方向。于是,我就找导员聊了聊,也告诉了导员我的困惑。辅导员安慰我了一番,让我给自己一点时间适应校园生活,也不要有过多的压力。说到这里时,她还拿出了各科目的专业课分数排名,说我学习态度积极,学习能力强,在班上的学习情况还是很好的,让我继续保持下去,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和她交流。在和辅导员沟通了之后,我回去细想了想,瞬间就豁然开朗了。后来在辅导员的鼓励下,我的目标逐渐变得清晰明朗了,我的学习和生活也慢慢步入了正轨。3.关心我的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
大学那段时光里,辅导员带给我了很多温暖,在和辅导员接触和相处几次之后,感觉辅导员真的是温柔又贴心,总会时不时的关心了解我在大学的状态和学习变化。即便到了后来要毕业了,辅导员还是那样很关心我。记得当时临近毕业了,班里组织了一次聚餐活动,有很多学生都到场了,大家纷纷和辅导员交流,言语间里透露着诸多不舍。在那样热闹的场合中,我并没有表达出太多的话语,但或许是在那样的情境中,我有点难以言表。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辅导员竟然注意到我了,还很关心地过问我的职业选择和未来规划。突然被辅导员cue到,一时之间,我竟然有点茫然无措。只记得当时大脑一片空白,就随口答道:暂时还没有想好。辅导员听了我的话,就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到她很看好我,让我好好努力。内敛的我听了导员对我的评价,羞涩地点了点头。尽管大学时光已离我远去,但每每想起辅导员带给我的那些美好点滴,满满的都是感动。
我觉得上海高考延期对考生来说并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就好比一枚硬币有正面和反面,一些事情的改变也是有利有弊,而这种利和弊有时候并不是人为可以分辨出哪个多哪个少。往年,上海高考的时间都在6月份,一般是6月7日到6月9日。但是2022年高考的时间往后整整推迟了一个月,定在了7月7日至9日,这也是国内第二次因为yi情原因延迟高考。不过和之前不同的是,这次宣布延迟高考的目前仅仅只有上海。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情绪波动最大的当然是上海考生了。有的考生觉得自己又多出了一个月的时间去学习、备考,这是一件好事;但也有的考生认为7月份的天气炎热,很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考试发挥。看法不一,“有笑的有哭的”。单纯从外在层面去分析,上海高考延期,的确给了当地考生更多的时间去准备考试,能够让他们多一点时间复习。作为过来人,我们都知道充分备考,不仅能对知识层面进一步丰富,还意味着考生能够更有信心面对考试。
不过凡事有利有弊,长时间的备考也会让考生身心疲惫,对备考出现倦怠的情绪。有的人甚至还会出现焦虑的心情,希望能够赶紧考试,让自己“解脱”。我还记得自己当年备考的那种心态,有种跃跃欲试,更有种“遭不住”、想要赶快“解放”的心理。7月份的确天气会更加炎热,不利于考生们的发挥。天气燥热不仅仅体现在温度的上升,让人感觉热得难受,还会让我们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我一高中同班同学说过,他那年高考的时候,前后两个座位的人就因为桌椅摆放位置的问题吵了起来。虽然两人最终没有打起来,但是还是对自身以及考场的其他考生产生了一定影响。
以上也都是基于大的层面去说,可能具体到个人会存在显著的差异。不过我始终认为万变不离其宗,如果你这三年来一直都在努力学习,十分刻苦,那么只要你在高考中端正好心态,一定是可以取得优异成绩的。要相信“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反之亦然。作为一名过来人,我也说说自己高考的经历,希望可以给小伙伴们带去些许的帮助。
我曾经是一名安徽考生,2014年参加的高考。那年高考的数学很难,一场考试下来,我的上衣短袖整个湿透了,因为紧张和一些题目不会做。不过题目虽然难,我还是考了110多分,这主要得益于我把会做的题目都做对了,不会做的题目也把基本公式和部分答题步骤写了上去。
高考中,能够稳定得分的科目我认为就是英语(虽然现在有些人觉得学英语没必要,但是这和考试真的不冲突),而如果想要考高分,那么文综/理综必须不能差。
“师傅领进门,修身在个人”,时间的改变大概率并不会影响考生的命运,我们得坚信“天道酬勤”,你的努力付出都会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得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