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试卷的答题时间分配,一般选择题和填空题每道题的答题时间平均为3分钟左右;做大题时,基础题型每道题的答题时间平均为10分钟左右,难题可以适当多些时间。选择题和填空题。用40分钟左右完成选择填空的内容,做选择题和填空题时,每道题的答题时间平均为3分钟左右,前面容易的题争取1分钟内出答案。
大题解答题。做大题时,基础题型每道题的答题时间平均为10分钟左右。基础不同的学生对试题难易的感受不一样,基础扎实的学生如果在前面答题比较顺利,时间充裕,可以冲击最后几道大题。
对文科生来说,三角函数、数列、概率、立体几何尽量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每道题在10分钟内完成,圆锥曲线、函数与导数难度可能较大,每道题分配20分钟完成。
对理科生来说,三角函数、数列、概率、立体几何每道题分配10分钟时间完成,圆锥曲线、函数与导数每道题分配20分钟完成。高考如何规范答题:
文具要规范。平时的学习中,对于文具的选择并没有强制的硬性规定,但是高考就不一样了,每个省市都会有自己的规定,比如不能携带透明胶带、涂改液、电子计算器,只能用黑色的钢笔或签字笔,而不能用蓝色的。
填涂要规范。写文字或数字时要用钢笔或签字笔,涂点时要用2B铅笔。填涂方块时,要按照答题卡上的示例来涂,不能随心所欲、乱涂乱画,所有不规范的涂点都是计算机无法识别的,也就无法计分。
顺序要规范。在答题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其中有一些题无法在第一 时间内就得 出答案,为了节约时间,往往会把这题跳过去,先答后面的题。
这就要求考生在涂答题卡时一定要看清楚题号,不要下意识地就按照答题卡的顺序顺次往下填涂,这样一来等于后面的所有题目全部都打乱了顺序,都填错的位置,正确率也就不可能高了。
而且这样还纯属于乌龙事件,等到最后发现了,又得全部涂改- -遍,大大地浪费了时间。
书写要规范。有的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拘小节,许多专业的符号、字母都是用自创的简单写法来替代。结果习惯成自然,在正式的考试过程中也用了不规范的写法,从而影响了成绩。
考生们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就有强烈的规范意识,把每一-次的作业、模拟考都当成是高考,这样才不会在最后的背水-战中因为这些小细节而失分。
高考数学选填要用45分钟。填选时间:
填选时间要看自己做题习惯,曾经一位北大学姐说过数学填空选择用45分钟最合适。因为平常基础比较好一点,所以从高考前两个月开始,基本每次考试选填都是十五分钟(选填的最后一题都先不做),高考也是然后从17题到20题,平均每道题就是十二三分钟,具体可以看题目难易程度分配,反正总共45到55分钟。
然后就开始做选修,选修也是十分钟左右,具体也是看题目难易程度,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最后21,22题最少要留25分钟,然后检查一遍之前做上的(5-10分钟),检查完之后,剩下的时间做12,16。2022年新高考数学难度分析:
绝对难度不一定高,但是攻击性很强,体现在平均分上不会很好看选填以及前几个大题都比正常年份偏难,后面三个大题反而偏简单,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做不到这些题的,对他们来讲这份卷子就很难。选填和前几道大题的共同点就是都很奇特(甚至后面三个大题也有点),给的感觉就是“22道题,每道题都想创新,结果出了一份这么创的试卷”。
对于大部分高中生来讲,每道题都很奇妙是很有毁灭性的,并没有哪一道题真的很难,但是就是会在某一道题(而且很有可能不止一道)上卡住,把自己节奏全部打乱。这份卷子可能代表着数学刷题就能高分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另外这份卷子没有送分题了,对考生在考场上的自信心也是很大打击,所以更难发挥出水平。其实最开始说哀嚎已经是说得很轻了,真实情况是考完试校园里死一样的寂静。
我很抱歉的说这样的你高考的时候根本无法完成试卷。
这样吧,你买一套今年的高考卷,按时间自测一下不就知道了。我们那时候,每个星期都要测个三四次,或者更多。
一般如果是一道生题,从完成到看懂答案,简单的十分钟。如果碰上很难的可能要40分钟。中档题大概15分钟左右。超过20分钟的题一般都是最后的压轴大题。拉档次的,一般人做不了。
我建议你做一道题的时间,思考不超过10分钟。如果做不出来就过。考试的时候可没有那么多时间。你每天的做题量少点了。即使是按照你的速度算,你每天不过学不到9个小时吧。知道高三的学生学多长时间么。平均是12个小时。何况你是自学。如果想有好成绩,就努力吧。
自学,应该更努力啊!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