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的说 高考老师判卷更精密 更加的有标准 比如平时答卷时书写不规范 或者不是正确的书写要求 老师会给你分 但是高考就不会了 例:生物填空中由于笔误而写错的字,老师能理解 会给你分 高考就不会了 这么说高考是“严”的 但是那不是严 要是作文 他就不会比老师的标准高多少哦 至于答点是不是给分 就要看你答的是不是给分的重点了 老师判卷是有“点”的 但情况是你的结果不对 如果结果对 基本全分。结果不对 他才会找每个细节 答对几个点就多少分 是比较公平的 因此 判的还不是很严的 如果你的平常成绩稳定 发挥正常 就不要担心判卷的情况了
目前高考阅卷工作多采用网上阅卷形式,其基本流程为:1、试卷的扫描切割网上阅卷系统主要分为三部分,即扫描试卷与客观题判分、网上阅主观题、试卷合成总分。试卷在扫描的其客观题分数通过计算机读答题卡已经自动计算出来,而每位考生主观试题的答案则按题号被切割成一个个图片,分别传输到各个计算机,随机分派给各阅卷教师,阅卷教师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评卷,每位教师只能看到自己所应该评阅的试题,学生的姓名、考号等信息完全被屏蔽,也无法看到其他教师对该试题的判分痕迹。2、评分细则的制订和初评①在试评之前,阅卷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学习“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推测出考生在答卷中可能出现的合理答案,制订出评分细则;②组织阅卷教师进行试评,一是熟悉操作流程,二是发现其它合理的、可以替代的答案,统一评分标准,力求做到公平、公正。3、正评与质检、复查(即“三评加仲裁”)在网上阅卷方式下,同一个考生的每一道主观题都会随机派发给两个老师进行评阅,每位考生的答卷至少要由这两位老师在不同的电脑屏幕上各自独立地评阅一次。当这两位阅卷老师对同一份试卷的两个评分之间的差值不超出规定的误差范围时,电脑会自动取两个分数的平均值作为该试卷本题的得分;当两位老师给分之差超出误差范围时,电脑就会将该题自动调给第三位老师评阅;如果第三位老师的给 分与前两者之一的给分之差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这时计算机会求得这两个相近分数的平均值,做为该题的得分;若第三位老师的给分与前两个给分之间的差值也超出了误差范围,电脑就会自动“告知”该学科评卷委员会负责人,由其裁定该份试卷的最终得分。在阅卷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无图像、不清晰、做标记、字体不一、答案雷同和答错位置等情况,需要将试卷标注为“特殊处理”,然后会有专门人员进行处理判分。
高考试卷判卷流程如下:
1、试题分割
高考阅卷都是在阅卷系统里完成的,所以先要将试卷扫描,然后对试题进行分割,再上传到系统中。然后通过阅卷系统分发给阅卷老师,每一位阅卷老师只负责若干道题,而不是所有的题目。
2、试评
试题分割完成以后,阅卷老师会进行“试评”,因为有些题目,特别是一些主观题,标准答案也可能需要调整。考生只要言之有理,并且覆盖了标准答案,也算是对的。试评的目的也是确保阅卷的公平公正。3、流水式阅卷高考正式阅卷采用的是“流水线”作业方式,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效率。为了增加公平性,一道题同时是由两名及以上的老师“背靠背”独立打分,如果分差没有超过规定的“阈值”,则取中位数,如果超过“阈值”,则由第三位老师打分。这一系列判断,均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4、复核
现在高考阅卷,各个流程都能够做到100%复核,如试评、正评、合分等环节,都有专门的老师进行复核。每个老师只负责一部分题目,第一位老师阅填空题,阅完以后传递给第二位老师阅17题、18题,再传递给第三位老师阅第19题、20题……。
高考阅卷正式开始之前,阅卷老师会对每一道题进行评阅,根据评阅情况以及学生的答题情况,对标准答案进行修正。高考阅卷有哪些失分点1、字迹潦草
高考阅卷是在计算机中阅读扫描后的答题卡,没有平时纸质阅卷那么清晰易认,加上高考阅卷时间短、任务重,因此字迹不清楚的试卷是不受阅卷教师欢迎的。
2、题号填涂与作答不符
部分同学出现答题内容与题号不一致的情况,这样做,有可能导致0分。
3、超出规定区域答题
部分高考考生还没想好便匆忙答题,以至于格式没安排好,超出了该题预留的答题位置。在阅卷中,超出规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4、答案分块
有的高考考生答案布局不合理,内容分成了几块。“分块”现象容易导致阅卷教师漏阅得分点,造成赋分过少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