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8月16。

高考各批次的录取结果公布一般也是按照填报高考志愿时的顺序进行的,高考提前批次的录取结果是最先公布的,一般在7月初就会陆续公布结果。

提前批次的高考录取工作完成后就是要进行本科批次的高考录取工作了,一般在7月中下旬左右本科一批和二批的录取结果会陆续公布下来。高考录取

是指高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相关招生政策,本着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通过计算机网络,远程对考生电子档案进行审阅,通过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选择当年报考本。校的高考考生进入院校进行学习的过程。

录取状态的查询方式。

高考查询录取状态方法:

1、打开手机微信APP,进入页面后,点击页面上方的搜索按钮。

2、根据所在的省份搜索招生考试信息港,这里搜索本省招生考试信息港。

3、进入页面后,点击页面下方的数据查询按钮,输入并查询高考信息,进入页面。

4、点击录取状态查询,输入考生号,姓名以及身份证号,最后点击绑定按钮即可查询。高考录取状态:

1、自由可投(在架可投)有些省份又叫做“在架可投”,指考生的档案没有被投出去或者被学校退档的一种状态。

2、正在投档代表省招办正在将考生档案投给相关院校,而“已经投档”则代表学生的档案已经被投进某高校,这也意味着考生越过了被高校录取的第一道“门槛”。

3、院校在阅表示高校已经接收到了考生的电子档案,并正在审阅。录取状态显示“院校在阅”并不意味着考生将被录取了,因为通常省招生投给高校的档案数都是超过学校招生指标的,所以一般都会有少部分学生被学校阅档后却不录取。

4、预退档如果录取状态是“预退档”,那就说明考生将因为种种原因而被退档,往往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考生如果被退档,高校都会注明退档理由。

5、预录取表示考生将被某所高校录。

高考录取结果公布一般在8月底至9月初。流程是:高考成绩公布、志愿填报、投档录取、录取确认。

1、高考成绩公布:每年的6月份,高考成绩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公布。考生可以通过各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高校招生网站或拨打咨询电话等方式查询自己的成绩。

2、志愿填报: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志愿。不同省份和高校的志愿填报时间也不同,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初。

3、投档录取:高校根据考生的成绩和志愿进行投档录取。录取结果会在不同时间段内陆续公布,具体时间因地区和院校而异。一些高校会提前公布录取结果,例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

4、录取确认:考生被录取后需要进行录取确认,一般在8月底至9月初。录取确认完成后,考生就可以正式成为该校的本科生了。高考录取注意事项:

1、关注招生政策:不同高校的招生政策有所不同,考生需要仔细阅读招生简章,了解录取标准、专业设置等信息。

2、合理填报志愿: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成绩情况,合理填报志愿,不要盲目追求高分学校或热门专业。

3、注意录取时间:考生需要及时关注录取时间,按时完成录取确认手续,否则可能会失去录取机会。

4、注意录取通知书:录取通知书是考生被高校正式录取的重要证明,考生需要妥善保管好通知书,避免遗失或泄露。

5、注意报到时间和地点:考生需要按时到指定地点报到,并携带相关证件和材料进行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