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指南考前一到两个月发放。

高考后一般二十天左右报志愿。其中提前批最早进行志愿填报,一般是在六月底报考,本科批一般在七月上旬完成报考,专科批最晚,基本要在七月中下旬完成报考。

目前各省高考都是分数和分数线出来再填志愿。投档线是由考生决定的,不是由考试院确定,更不是由学校确定的。一般在志愿填报完了,院校进行录取之后,才会有院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

高考志愿是分批次录取的,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个批次录取结束后才开始进行下一个录取批次。所以考生一定要时刻关注高考志愿填报时间。高考志愿填报方法

1、根据专业选报。若考生对专业有明确要求,可首先选择几个比较心仪的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考生在初选专业时,首先可以考虑的是自己有兴趣、特长、优势的专业,然后看当下热点,以及就业率高的专业。

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关于专业的介绍)。

要对专业的学习难易程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学科实力、考研情况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综合考虑选择拟报考的专业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2、根据学校选报。若考生比较看重学校、地域等因素,可首先选定几个目标院校,然后在院校内选择心仪的专业。考生在初选院校时,应详细了解拟报考院校的基本情况,在全面了解学校的基础上,选定自己感兴趣又符合报考条件的专业。

可以通过浏览高校的网站、参加高校举办的校园开放日、参加招生咨询会、在线咨询、电话咨询以及阅读《招生章程》等各种形式全面了解高校,包括:综合实力、学科优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升学就业、国际合作、学费标准、入校后转专业政策等诸多方面的信息。

3、兼顾学校和专业。考生首先应对自身实际情况(总分、位次、单科成绩、身体条件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晓自己在全体考生中的大致位置,在全面了解心仪高校和专业的基础上,在院校和专业间找个平衡点,综合定位学校和专业。既考虑高校品牌,又考虑专业的合适性。

当然不一样了,很多版本。同一所大学在不同省份的招生计划不一样,录取分数也不一样,一般是每个省的一样。但是里面的历年录取分数线是一样的。一般都会在考前一到两个月发放到考生手中。预计会在4-5月份。高考志愿填报指南集中了往年各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考生填报志愿的主要参考。各高校的高考招生计划也会同时发放。 高考志愿填报考技巧 1、填报时学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分数以及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切忌跟风随大流,一味的报考所谓的热门专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只有这样才能够选择出心仪的院校和专业。 2、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城市以及分数专业等因素进行多个志愿的填写,这样对于每个志愿填报都能够更加有意义。 3、报考的时候,学生更应该听从老师的建议,老师对学校更加了解,学生可以从专业人士的建议中,筛选判断哪所学校更适合自己,报考志愿是高考重要的一步。 4、在报考前充分了解目标院校的师资力量,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等,切忌头脑发热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贸然填写志愿 5、充分研读报考专业的报考要求,以免发生条件不符被调剂的情况发生。 高考志愿填报的基本注意事项 联系方式要写清 补填志愿、调剂录取时,由于他填写的联系电话号码少了一位数,根本联系不上他本人,通知其所在学校,也因其外出旅游寻觅无果,错失了补填志愿、调剂录取的良机。填报表的一些细节不可忽视,一个小小的电话号码也可在关键时候引发不可想象的后果。

高考报考指南(有的省份也叫高考招生专业目录)一般会在5月份发放到高考考生手中。

高考报考指南是2011年1月1日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文祺。 本书详细介绍了全国500余所普通本科高等院校的招生计划、录取规则、奖助学金及收费标准等内容,是报考普通高校不可缺少的参考用书。首先来说,高考报考指南还是很有用的。高三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学校都会安排学生购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指南分为本科和专科两种形式。如果你觉得自己能考上二本以上院校,那就选择本科指南,如果你认为自己只能上专科,那就买专科指南。如果你对于上本科没有太大的把握但是有希望,又不想复课,那就两本都买了吧。

以本科高考报考为例,在书中的内容大致就这几种:院校名称、院校资历、院校地址、往年录取分数、学费收费标准等。

这是一本对高三毕业生报考大学非常重要的参考书。如果对于指南中的院校信息还不是很清楚的话,完全可以再根据学校名称登录其官网进行查询。或者直接打指南上面的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