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往年的高考时间,今年高考已经结束了。由于今年疫情关系,导致高考推迟一个月,不过也快到了。

平时我们有很多细小的事情,不会去思考它合理与否,但到了高考却突然就要思考了。只是因为高考对于我们一生而言实在太重要了。

高考那两天,睡不睡午觉呢?第一天晚上复习时,是做题好还是看书好?晚上要不要小跑锻炼一下,再洗个澡、泡个脚呢?心里有点小紧张,可以不可看小说、听音乐呢?等等。一、个人经历

记得当年高考,我们学校没有考点,考点在市一中。用大巴拉到市里,包了2个宾馆,吃住都在那里。那是我第一次住宾馆,回想起来感觉是我一生中吃住最好的了。

当天下午看考场,然后回来休息。我们是4个人一个房间,两张床。电视都停了,不让看。

晚上,学校带队老师一个个房间挨着敲门喊话:今天早点休息,10点都要安静下来,不能听见声音。

4个人依次到卫生间冲澡,然后穿着短裤衩躺在床上,床柔软又舒适。开着空洞呼呼吹,4个人都有点兴奋,想讲点什么,却又没什么话好讲。乱扯了一通,结果不知不觉就睡过去了。

第二天早上,老师敲门把我们叫醒,不住提醒别忘了身份证,准考证,文具等等。

上午考语文,自我感觉良好。除了永远没读准过的字音,其他题做得不错。

午饭是在宾馆内分组就餐,10人一桌,各组名单早就订好了。吃过饭12点过,老师要我们回房休息。可是高三几乎一整年没到过市里,就感觉市里很新鲜啊,大白天哪想睡?于是,4个人就沿街慢慢溜跶。但又不敢逛太远,心里还是牵挂着下午的考试。

下午要求2点钟出发。现在离出发时间还有约1个小时,睡的话感觉不够。不睡又无聊,看书是看不进去的。结果4个人一合计,顺路买了一副扑克,回到房间打扑克。不过终究心有挂念,打得没什么兴致,不到半小时就结束了。在床上干躺着,乱七八糟的想法夹杂而来,迷迷糊糊不知多久,带队老师在喊起床了。最后洗把脸出门考试。

当天下午的数学考得很烦。

本人数学一向是非常好的。一口气选择题和填空题都做完了,感觉都是正确的。最后5个大题也都会。做出来的结果却明显感觉不对。检查了好几遍也查不出来哪里出问题了。当年年轻气盛,一狠心提前半小时交卷走了。

后来高考成绩下来是108分(总分120)。选择题和填空题满分,但5个大题最后的结果都算错了,都是计算出错,方法步骤都是对的。不然就满分了。

看来,这是冥冥之中对那天中午打牌的惩罚。

第二天中午自然规规矩矩,不敢玩扑克了。平时没睡午觉的习惯,就认认真真背英语单词。果然,英语高考考出了历史最高水平54分(总分100)。二、高考期间中午干睡不睡午觉?

个人认为这要看个人平时习惯。如果平时睡午觉,高考还是睡午觉。如果平时不睡午觉,高考也不要睡。

因为人的身体内存在着自我节律。节律是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在长期适应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形成以后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如果突然打乱生活节律,人就会变得很不适应,在生理机能上就会出现抵抗现有状态、保护原有节律的症状。如精神不能集中,头昏乏力等。

高考时应该保持平常的生活节律,有利于水平的正常发挥。

千万要注意,如果睡觉别睡过头。多订几个闹钟。每年都有睡过时间不能进考场的。

我去年就是高三的学生,今年考上大学了,非常了解困得想砸桌的感觉啊!!!那个时候因为我们学校下晚自习就已经十点二十,一般到家洗洗闹闹的十一点开始看书,可是十二点多一点就是一个坎,可困了,就像睡,不过学习实在太紧了,白天发的一大堆卷子明天都等着讲,只好硬着头皮清醒一下,这个时候我一般会再洗洗脸,或者开开窗户吹吹风,或者在屋里转悠转悠,但是不会吃零食,嘻嘻,怕胖嘛!!!在困得时候一定要克服住自己,忍住不要去睡,长久以后,你的生物钟记住了那个兴奋时刻,就不会在那个时间催促你去睡觉。第二天也不会那么困。尤其是过年以后开学,明显感觉到时间的紧张,巴不得一秒钟还掰两半,这个时候就要回利用时间了,白天课件如果可以的话就小睡一下,挺管用的,还有中午一定要午睡,不管有没有这个习惯,都试一下,就算睡不着,也闭上眼睛,回忆一下今天讲到的知识点,让自己休息一下。还有一个特别管用的方法,我那个时候都是下二晚喝一杯速溶咖啡,也就是九点左右(喝用冷水冲的,不用非得找咖啡杯,白天用的矿泉水瓶,就可以)。晚上一般可以到十二点多才困,我建议最好早上不要早起,晚上晚睡后,就让大脑充分休息一下,而且早上早起上午的前两节课一般会困,当然如果你早上比较适合看书的话也可以,其实上课的时候时间很宝贵的,老师讲的内容也非常值得去用心记,如果你是在很看不顺这个老师,不想听,就自己温书,复习知识点,但是一定要看这科的知识点,不要只看感兴趣的,否则容易会偏科。我就熬了一年高三刚开始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时间安排,但是每个人适合的方法都不一样,希望你有你自己的一番顿悟!!!!祝你六月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加油吧!!嘻嘻

高考中午的休息时间的时间三个半小时的时间,考生在吃完午饭之后,可以适当的进行午休。

离考场比较近的学生,可以在一点半左右开始睡午觉,大约半个多小时之后睡醒,离考场比较远的学生,可以在一点左右睡午觉,最后留一点时间进行自我调节,前往考场。研究表明,人脑每天有四个活动期即:早晨起床后的两个小时、上午9—11点、下午3—5点、晚上19—21点。这几个时间段里,人精力集中,注意力强,记忆效果好,思维敏捷,不易疲劳,应是学习的高效时段。因此同学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几个时间段,把重要的学习内容和难度较大的学习材料放在这个时间来完成。

至于晚上加班加点,牺牲睡眠时间导致白天迷迷糊糊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晚上21点过后大脑进入疲倦期,可以拿出一个小时,即21点-22点这一个小时不要再去强制的做题了,不妨去复习以前的课程或是到目前为止学过的内容。晚上十点之前结束学习能够刺激你在白天和黄昏学的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