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为了保密一般情况都是考试前一天布置考场,考生看完考场后就封闭,直到第二天考试前半小时才开门。高考考生最好提前一个小时到达考场。在普通高考中将继续使用考生身份验证系统,考生要自觉、按秩序接受身份验证和安全检查,开考前38分钟将开始安检,但考生需要提前50分钟到考场。

高考注意事项:

1、考生入场时,要自觉、按秩序接受身份验证和安全检查,轮到自己进行身份验证时,要积极配合工作人员的安排,在身份验证设备上刷本人的二代身份证,并将指头平按轻放于验证设备的相应位置,信息读取成功后要及时拿开身份证。

2、考生要主动将自己的《准考证》和二代身份证交监考员核对,然后自觉接受安全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如安检设备报警,要自觉向监考员解释、出示相关金属物品。

3、对拒不配合检查的考生,监考员有权阻止其进入考场,责任由考生自负;考生不得将禁带物品带入考场,如有已经带了的,须放在“非考试物品暂放处”。

4、经安检合格后,即进入考场对号入座,将《准考证》和二代身份证放在考桌上角的座位号旁。

2023年高考考场布置时间:一般都是在高考前一周到两周。

1、地域原则,将考生考场安排在报名所在的县或区。各地按照就近就地原则,科学安排标准化考点,最大限度减少考生流动范围。就读学校是高考标准化考点的,原则上安排本校考生就地考试。就读学校不是高考标准化考点的,就近安排考点,由就读学校组织考生有序应考。

2、四同原则,同一考场内考生均为同一民族试卷(普通汉语卷、藏语卷、蒙语卷);同一外语语种(英语、日语、德语、法语4种);同一科类(普通文史、艺术文、体育文、普通理工、艺术理、体育理6类)。3、随机和及时原则,同一考区的考生考场号、座位号由电脑随机、及时产生,一日产生立即拷贝封存,教育厅直属机关纪委、考试院监察室备份原始数据,杜绝人工干预。

整个编排过程一般会在省教育厅直属机关纪委、省教育考试院纪委等部门工作人员的监督下进行,计算机操作程序以县区为单位,以每个考场30名考生为基本编排单元,按照考生报考的科类、外语语种等信息,自动生成考生所在的考点、考场以及座位号。高考报名需要的资料:

1、高考报名需要考生本人身份证、全家户口簿原件,户口簿主页、父母及本人页复印件。

2、高考报名需要预报名表一式两份,应届生由就读学校填写思想品德考核意见,并加盖学校公章,负责人签字。往届生由居住地办事处填写思想品德考核意见,并加盖公章。

3、应届生由高考报名需要就读学校出具学籍证明,加盖就读学校所属教育局学籍专用章,区外学校就读考生需提供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报告。

4、往届生高考报名需要需提供高中毕业证。

5、资格审查表由社区、办事处、公安办证中心盖章,负责人签字。

一天

各地为了保密一般情况都是考试前一天布置考场,考生看完考场后就封闭,直到第二天考试前半小时才开门。高考考生最好提前一个小时到达考场。在普通高考中将继续使用考生身份验证系统,考生要自觉、按秩序接受身份验证和安全检查,开考前38分钟将开始安检,但考生需要提前50分钟到考场。高考入场注意事项:

(1)考生进入考场,只准携带考试必须的文具用品,如钢笔、铅笔、圆珠笔、圆规、直尺、量角器、橡皮和规定型号的计算器等,不准携带任何书籍、笔记本、报纸、草稿纸、修正液、手机、BP机等通讯工具。(2)考生在每科考前15分钟进入考场(外语学科须提前30分钟进入考场),凭准考证对号入座,并将准考证、身份证放在课桌左上角,以备查对。考试铃响后才能开始答题。(3)考生迟到15分钟不得入场,考试60分钟后,才准交卷出场。

(4)考生对试题有疑问时,不得向监考人员询问;如遇试卷分发错误和字迹模糊等问题(不能要求监考老师解释题意),可举手询问,监考人员当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