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公布后3-5天之内,各地区就会陆续开始填报志愿,先是提前批填报志愿,然后是本科批,专科批。高考志愿填报顺序是什么 志愿填报顺序:先是提前批填报志愿,然后是本科批,专科批。 高考填志愿填报大概3天左右,不过各个批次的时间不同。高考志愿在不同的省份是有不同的填报时间的,所以考生要时刻关注本省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以免因为时间的原因,而耽误志愿的报考。 第一次登录填报志愿系统时,考生须核对自己的联系方式,以确保通知书准确邮递。登录填报志愿系统时,考生应仔细查看核对自己的体检、报名、相片、照顾特征信息等是否正确,如有问题请及时和区县招生考试机构联系。 高考志愿是冲名校还是冲专业 高考志愿是冲名校还是冲专业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有的人说学校重要,有的人说只专业重要,也是在名校和专业之间,人们往往会选择名校;或者是在一本的差专业,与二本的好专业之间,很多人也往往选择了一本的差专业,在填报专业具体的做法上,很多人就是采取冲一冲,想尽一切办法,冲到一个好一点的学校里去。 选学校,应该说是有很多理由的,比如这些学校的师资力量比较强,科研水平比较高,学习环境比较好,特别是在名校的话,就有机会见到普通学校的学生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大师,聆听他们的教导,而且名校的光环,可以照耀学生一生。 填报志愿的时候,应该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好专业,或者说,在现在还没有考试之前,就可以确定好自己所要学习的专业;而等到高考结束成绩出来之后,再根据成绩的高低,选择和高考成绩相适应的学校,这才应该是正确的做法。

随着新高考改革,北京、浙江、上海、天津、山东、海南、江西这7个地区已经步入改革行列当中。今年是上海、浙江实施新高考的第二年,也是第二批试点省份——北京、天津、山东、海南高考改革工作推动的关键时期。

这次改革涉及到选科的问题,以山东省为例,我们针对选科目录来选科做相应分析,对如何针对专业进行选科展开具体阐述,重点对以下三方面进行讲解分析:

一是新高考政策及选科要求;二是专业门类选科要求分析;三是基于专业方向选考策略。

一、新高考政策及选科要求

根据《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2020年夏季高考考试将不分文理科,实行“3 3“模式,即在语文、数学、外语3个必考统招科目之外,从另外6科中选3个参加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山东省招生的普通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高校各专业根据需要从中指定1科、2科、3科或“不提科目要求”。

高校指定1门科目的,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方可报考;高校指定2科或3科要求均需选考的,考生均需选考方可报考;高校指定2科或3科要求选考其中一门的,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高校指定“不提科目要求”的,考生选考任意3科均可报考该专业。

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是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对学生学习要求自主确定的。因培养要求不同,相同专业在不同高校可能会有不同选考要求。

不同选考方案覆盖专业的百分比不提科目要求是44.01%,1门科目必选是34.10%,3门选其一12.11%,2门选其一6.64%,2门必选2.96%,3门必选0.18%。

二、专业门类选科要求分析

哲学专业

从图中选考科目所占比例可以看到,哲学专业对每一个选考学科都达到85%以上,没有要求,都可以任选。

经济学专业

经济学是近两年很热门的专业,文理兼收,从图中选考科目所占比例可以看到,报考经济学的都是达到90%以上,对选科没有那么多的门槛,未来经济学竞争更加激烈。

法学专业

法学大类包括:法学类、监所管理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社会学类、民族宗教类、政治学类、公安学类等很多细分方向。从图中选考科目所中比例可以看到,法学对应选考科目要求中政治98.25%占最高,仅次历史79.18%,而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的比例相对较低,但法学类专业没有很多的限制,任何学科都可以选。

教育学专业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教育学对应选考科目要求中每个科目比例都达到90%以上,教育学并没有太多的限制,所以教育学选科很宽泛。

文学专业

文学类对选考科目同样没有太多的限制,比例都达到90%以上。对于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这几大学科都在80%以上,没有太多限制,未来选在这些学科的选择上都很宽泛。

历史学专业

历史学的学科,所有历史类的专业都可选,地理,而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能够报历史学专业是不太可能的。对于历史专业对应选考科目要求还是很高。

理学专业

理学是中国大学教育中重要的一支学科,是指研究自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大学理科毕业后通常即成为理学士。与文学、工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并列,组成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学科体系。

理学类专业对于物理、化学、生物有很多的要求,物理88.88%,化学58.09%,生物29.76%,思想政治5.76%,历史5.90%,地理15.25%。

工学专业

工学学科专业包含:仪器仪表、能源动力、电子信息、电气信息、交通运输、海洋工程、轻工、纺织、航空航天、力学、生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公安技术、植物生产、地矿、材料、机械、食品、武器、土建、水利、测绘、环境与安全、化工与制药等专业。

未来想学工学专业的话建议选物理科目,占比92.25%,而思想政治、历史、地理覆盖的占比相对较低。物理、化学、生物选择一到两门。

农学专业

农学专业是研究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科学学科,因涉及农业环境、作物和畜牧生产、农业工程和农业经济等多种科学而具有综合性,其中林业科学和水产科学有时也包括在广义的农业科学范畴之内。

化学98.91%最高,生物91.50%,物理75.38%,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为0%,因此选择农学专业最好的选择是化学,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不适合。

医学专业

医学专业是偏理科类的,其中化学科目是94.62%,物理65.07%,生物80.70%,而对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大约是10.0%左右。

管理学专业

管理学对应选考科目要求中物理97.11%,其他都是78%左右,没有选考科目的限制,选择很广。

艺术学专业

艺术学对应选考科目要求中每一科目都达到95%以上,对于艺术学专业不限制选考科目,这些科目任选某一科都可以。

这12大学科门类中,其中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对选考科目要求没那么高,偏文科或者文理兼收的学生,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我们学生尽量选择比较擅长的学科;

另外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我们在做学科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考虑,除了历史之外,其他都是偏理科的专业,首要选择的是物理这一科,这样覆盖面会更高些,生物、化学也是可以考虑。

三、基于专业方向选考策略

考生在选择选考科目时一般参考2个方面:

1、兴趣 成绩。兴趣和科目的成绩是选考科目时的重要参考,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考生如果对某一科目有强烈的兴趣,建议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如果某科目的成绩非常好,在高考时也是竞争也将具有优势。

2、各高校的选考科目要求。如果考生各科成绩差不多,并没有特别偏爱的科目,建议可以根据高校的选考科目要求选择科目。比如物理 历史 化学的组合,文理搭配,将涵盖大部分专业。

一般为高考成绩出来后3天内填写志愿。也就是高考结束后的约20天左右,本科和专科的填报时间不同,甚至不同的本科批次都有不同的志愿填报时间。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个批次录取结束后才开始进行下一个录取批次。所以考生一定要时刻关注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高考成绩出来后多久填志愿 高考填志愿填报大概3天左右,不过各个批次的时间不同。高考志愿在不同的省份是有不同的填报时间的,所以考生要时刻关注本省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以免因为时间的原因,而耽误志愿的报考。 高考志愿是分批次录取的,本科和专科的填报时间不同,甚至不同的本科批次都有不同的志愿填报时间。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个批次录取结束后才开始进行下一个录取批次。高考填报志愿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有的省份比较早,可能在高考成绩出来的十天左右就可以填报志愿了,但是也有的省份时间比较长,而且本科批和专科批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本科批的时间是比较靠前的,一般会差十天左右,但是大多数省份一般在高考结束的20天左右就可以填报志愿了。 觉得填报志愿的时间有点快,不够去选择好学校,可以提前估分,在成绩没有出来之前,估计一下分数线,然后在这个分数线的范围内,去找一些自己喜欢的学校,在分数出来之后,如果没有太大的差别,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了。 高考填报志愿的方法 一、高考志愿填报注意考生未来职业选择和方向 考生及家长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要结合自己的高考分数和兴趣爱好综合考量之后再进行选择,确定好报考专业的范围和培养目标,并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和规划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二、掌握一些高考志愿填报的系统知识 高考志愿对于考生来说的重要作用并不次于高考,高考志愿的填报决定了未来被哪一个专业录取,以及毕业以后的工作选择和方向。因此考生和家长需要多方了解高考志愿的系统,掌握其中的各方面信息和渠道,参考一些准确的信息,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合理决策并成功填报高考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