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考日语的考生在网上报名将独立安排课室进行考试。高考报名是个人独自填报。(存在学校老师代报考的可能,请咨询您的班主任学校的报考情况)流程是先填写一份报名表格(草表),然后再有网上报名。注意,一切资料以网上资料为准且不可修改,务必请认真填报。

在外语科目的下拉菜单中是可选择的(一般来说英语的代号是1俄语是2日语是3,其他的不做介绍了),而原本的外语栏默认英语,请学生选择需要用来代替英语的日语,然后确定即可。高考时,报考日语的考生将独立安排课室进行考试。

高考外语分为:英语(90%以上学生选择),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六种,考生任选其一参加高考。不管选择哪一种语种,报考是和正常高考报名一样的时间,同时小语种考试也没有什么地区限制,并不是说城市比较小就不能考。高考日语是从上世纪70年代就持续至今的,是一项稳定长久的国家考试制度。高考日语的报考条件及注意事项:

凡是可以正常报名参加高考的中国大陆地区考生均可报考。在填写高考报名表时,将外语考试的语种选择为”日语“即可。

(全国普通高考日语报名样式表),一旦考试语种选择为”日语“这意味着接下来的高考中,外语科目不考英语科目,而是考日语,其他语文、数学等考试科目不改变,与其他考生一致。中国地区高考均可考日语,与所在地区及学校是否开展日语科目无任何关系。

填报完毕之后务必跟学校班主任讲明你的情况,高考大纲上规定可以考日语的,按照上面的程序做不存在任何问题。(如果您的学校是统一由学校老师帮您报考,就要提前告诉您的班主任,您想要报考日语,不考英语,让学校老师在帮您报考的时候注意正确填报信息。)

在报考完成后,学生可关注日语科目的口语考试时间。但是高考日语口试不是必考项,只作为了解掌握(朗读40分 口头表达60分=100分)。考生成绩当年有效,记入考生普通高考档案,提供给招生院校作为外语专业和要求进行外语口试专业录取的参考。

说到高考外语,大家约定俗成的都认为只有英语,但是高考外语除了英语之外还有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六个语种。

最近两年我身边很多学生用日语来代替英语参加高考,他们基本都能通过日语的成绩提升来达到总成绩的提升,去到自己心仪的大学,所以我想更加全面的来说明一下高考日语的优势以及后期的问题。

- 我可以参加高考日语吗 -完全可以。

用非英语高考已经不是什么特殊的事情了,其中日语的选择数量最多,近年来考日语的人越来越多,几乎以每年60%的增速在增长。全国统考科目中的外语分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6个语种,由考生任选其中一个语种参加考试。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能否选日语高考和学校是否开设日语课程毫无关系。

也就是说,无论你的学校是否开设日语班,是否配置日语老师,都可以选择日语进行高考,原则上也不需要校方同意,更不需要提出申请,只需要在高考报名时选择日语即可!

- 艺术生、体育生也可以考!-

和普通文化生一样,参加高考统考的艺体生们,往往英语底子较差,考大学在文化课上不占优势,而选择日语代替英语参加高考可以达到迅速提分的目的,圆大学梦。

- 听说报考日语,流程很麻烦?-

并没有!非常简单,和报考英语的学生流程一模一样!

日语高考是完全不需要任何特殊的报名或审批的。只需要在报名表上的“外语语种考试科目”中,选择“日语”就行了,简直比你网购还简单有没有哈哈

- 日语高考真的更简单吗?-

日语试卷简单

日语高考卷全国通用,题型相对英语卷简单许多,只有选择和写作。(敲黑板!只有选择题跟写作,是的 你没看错 只有选择题跟写作)

*英语题型与日语题型对比

而且官方回复函明确显示了:高考命题时小语种试卷的难度要比英语容易5至10个百分点。

日语入门快

日语入门快是公认的,因为咱们中国人自带这个认字的属性,加之日本流行文化和动漫的对青少年的影响,日语无疑是除了英语之外中国人最熟悉的语言了。下面这张单词表,就是高考六大语言的翻译,大家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日语自带的BUFF加成,耳濡目染的文化比死记硬背、重金聘名师有用多了。

- 听说大学不承认日语高考生?-

并没有!日语高考生和英语高考生平等!

No!NO!No!这里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中国所有高校的绝大多数专业都是对日语考试没有限制的,和英语考生平等录取!

除了以下几种专业,都可以放心地报考日语:

1、高考与军事、国防和公共安全等部分特殊院校;2、外国语言文学专业(英语教育、外贸英语等英语专业)。

PS:即使在大学里,日语四级也等同于英语四级,都属于“外国语四级”,不影响大学毕业。

- 选择日语高考不好找工作?-答案是:并不会。

高考选择日语考试并不代表你一辈子只能学习日语。最终的目的还是提高高考总分,让孩子能够考上二本甚至一本985、211,让孩子选择大学、专业的范围更广。

所以几乎是不会影响后面选择工作的,甚至可以帮助孩子有更广的升学、就业渠道——

比如说参加研究生考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选择日语具有绝对优势;

各大高校、机关在社会上广招日语专业的高层人士,聘用为教师、机关工作人员等等;

还可以在大学期间参加翻译考试、商务日语能力考试(BJT),有机会进入日企工作;

还可以出国留学深造....

高中就想要学习日语的学生和家长千万不要担心,艺多不压身,况且学习一门语言对未来的帮助是无法想象的。

- 高考当天别人考英语,我考日语怎么考?-

完全不用担心,教育中心会帮你搞定。

省市教育考试中心会指定小语种考点。考外语科目时,日语考生会被安排在单独的考场,有单独的设备和监考老师,且有考试人数少、干扰少、听力播放效果好的优势。前几年的新闻总是会有#一个人的考场#这样的词条,但是近几年大众接受度越来越高,看到往届学生提高的成绩,报考的人数越来越多。根本不用担心考日语会有什么不公平于其他英语考生的问题。

- 希望取得好成绩,要备考多长时间?-

保证7-8个月以上的学习时间,1-2年左右比较理想。

以魔力日语实际教学经验来看,在正常完成高中校内学习任务和补课的前提下,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的一定课余时间来学习日语,应至少保证7-8个月以上的学习时间,1-2年左右比较理想。课程应以高考日语为专门的学习方向效果最佳。达到这些要求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可取得100-120分的成绩。

结合去年的成绩来看:

文化生通过7个月左右的学习,平均分达到了110分,最高分132分,相对于学日语前英语成绩平均提高了约70分。

如果时间放的更加长远,取得的成绩一定会更加优异。我到底适合学日语吗?-客观条件都满足了,主观上,你到底适合学日语吗?

这个一定要考虑清楚,毕竟不是从小学习的科目,也对你的意志有一定的要求。

这里总结了以下几种学生比较适合日语高考,可以对比自己做出参考——

1、英语很差或实在没兴趣,有时候50分都考不到,怎么努力都考不好,或者英语一门拖了总分后腿,那作为高考提分作用的日语才能发挥显著的效果;无论是选择文科还是理科,英语都属于兵家必争之地,英语差那么几分,很有可能就和自己心仪的学校擦肩而过。特别是有的学生,其他科目非常优秀,而英语偏科非常严重。即便想努力提升英语成绩却难有起色,进步空间太小。这类学生不妨另辟蹊径,考虑用日语代替英语。

2、对日语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中小学生从小喜欢看日本动漫,对日语兴趣浓厚。用日语代替英语参加高考,将兴趣和学习结合起来,对这部分学生来说再合适不过了。本身对日语有兴趣,或者接触过日语的学生,他们很容易对学习抱有热情。有的学生学了多年英语,觉得枯燥从而学不进去,如果转换思维去学日语,说不定会有明显的进步。

3、艺体类考生,平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专业课程,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文化课的学习。选择日语代替英语参加高考,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熟悉语法,能够达到迅速提分的目的,圆他们的大学梦。

希望能够真正地帮助到各位家长和同学,也希望大家能够慎重考虑的不要过度的剖析形势,一定要相信学习日语的趋势一直是向上、向前的。

希望所有同学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收获好成绩!英语差生、日漫迷、艺术生、语言天赋者,高考日语助你弯道超车考名校!

希望能够帮到那些正在迷茫中的高中生。如果你有任何的问题,欢迎私信我。相信我可以为你解答。

高考日语怎么考如下:

教育部文件规定:除军事、国防和公共安全等部分特殊院校(专业)外,高校不得规定男女生录取比例,不得对报考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考生作统考外语语种限制。高考外语可使用语种: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6种语言。

绝大部分大学与专业,日语考生都是可以报考的,都不会对其作出规则上的限制。高考报名时将“外国语”科目选择为日语,选择日语替代英语参加考试就可以用日语参加高考。考试时间、分数等与英语考试一致。

中国地区高考均可选择日语参加考试,与所在地区与学校有没有开展日语科目没有关系,不代表没有这门语言课的学校就不可以报考。也就是说,可以自己找老师或者辅导机构进行学习,正常报名高考。高考日语总分150分,题型分为单选题和作文题,单选题考查听力、日语知识运用和阅读理解。相较于英语,优势就在于题型单一,大多为比较容易的选择题;听力难度也低于平时课堂上的练习题目;出题趋势容易把握;考生较少,竞争对手少。并且日语和汉语语言习惯、语法有一定相关性,中国人学习较为优势。相较于英语高考,日语高考需要背的的词汇量也较少。确定想选择用日语高考,最好是越早接触越好,就要尽早开始练习做题。

除部分语言国防类之外,95%的高校和95%的专业对高考外语语种没有限制。几乎所有专业小语种考生都可以选择。

如果你选择日语参加高考,在填报志愿时,要查清该大学专业对语言的限制条件,否则有可能被调剂专业或调档,影响很大。保险起见,最好打电话去该校的招生办进行再次确认。也就是说,高考要选择考其他语种,最好想清楚与自己大学想去的专业是否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