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报名传媒艺术班,并且参加艺术考试,对于文化课成绩不拔尖,对于艺术有追求的学生来说,的确是一件好事。而如果文科化成绩比较好,那也可以不用通过艺考,转而参加高校组织的高水平艺术团考核获得报考优惠政策。
二、艺考的专业特点。
并不是所有的艺术类别都可以仅凭在高中进行训练就能取得成就,比如说小提琴这种需要童子功,从小练习N多年才能有很高造诣的类别,相对来说传媒类的,比如播音主持,如果基础比较好,也就是说本身字正腔圆、发声方式标准、嗓音有感染力,那从高二开始训练也都不晚,所以一定要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自己的类别,否则只能事倍功半,徒耗时间。
三、艺考的报考特点。
有一些科目的艺考需要参加省内组织的联考,并且取得成绩,有的需要参加高校举办的校考,并且取得资格,层次比较高的艺术院校和层次较高的综合类高校艺术专业都需要参加校考。
艺考对于文化分的要求标准要低于普通文理,所以相对来说,对于文化课水平不拔尖的学生,完全有可能用比较低的文化课分数,冲击层次更高的高校。
艺考能选择的专业面比较窄,通过艺考能够选取的专业大多属于艺术类和传媒类,在整个的大学专业体系里面,属于非常小的一部分。所以选择的时候更要慎之又慎。
四、对于文化课比较好的考生,如果有艺术特长,可以参加高校的高水平艺术团(属于自主招生范畴),如果通过测试可以获得最少20分,最多降低到一本线的报考优惠政策,性价比非常高。而且在选择专业的范围上,要远远广于艺考生。
五、考生若要参加艺考,需要提前报名取得艺术考试资格,这个时间点万万不能错过,此外在报考时,大多数省份的提前批包含艺术类,在这种情况下,在只能填一个院校志愿的前提下,提前批只能选择一种填报模式,要么艺考,要么军校,要么免费师范生。
六、艺考的填报模式与平行志愿不同,同批次几个院校并不平行,有可能造成第一志愿录不上就满盘皆输的结果,所以在第一志愿的选择上一定要稳妥,避免冒进带来不能承受的后果。
传媒班涵盖了编导类(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节目制作、摄影、电视摄像、戏剧(戏曲)影视文学、导演(影视导演、戏曲导演)、文化产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院线管理、数字技术等)、播音主持类(双语播音 播音主持 地方方言类播音主持(如粤语、闽南语)等)表演类等。其中编导类对艺术功底要求较低,需要一定的文学水平,语言表达不差就可以了,所以适合大多说人,播音和表演对自身条件要求就高一点了。出来的职业也是和专业相关的,当然也有不少改行的。高考的考的每个学校不一样,但基本上是有写作(影评、故事或者散文)、面试(集体小品、回答考官提问、即兴评述等)
完全来得及。更准确点儿说,毕业以后学都来得及。个人觉得新闻这个学科其实没有必要选做专业来学,很多大学时其他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也都可以做新闻。甚至一些其他专业的比如体育、经济、外语等专业的毕业生比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在新闻领域的求职优势更大。
因为现代社会的新闻或者传媒行业,其实已经是个非常跨领域、对从业者自身的综合或者跨学科素质要求比较高的职业了,很多时候你在大学四年新闻学院里学的所谓新闻理论在一个会说外语的求职者面前竞争力很低。所以我的建议是可以大学时学一些外语或者经济类的专业,平时注意积累一下在媒体实习的经验,这样大学毕业后再去从事传媒行业会更有竞争力。
因为传媒不需要从小就开始学,传媒主要分为播音主持、广播电视编导、影视表演、摄影艺术、空乘,这些专业的学习周期很短,考试试题比较简单,大学对于艺术生的分数也比较低,会比正常的低100-150分左右,这就大大的降低了文化课的难度!
传媒艺考主要分为播音主持和广播电视编导这两大类,这种艺考相较于其他艺考而言投入较小,你不必花大价钱去准备乐器、美术用具等专业器材和消耗用品;而且学习周期比较短,不需要你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上高中之后,甚至是高二开始学习这方面的专业知识都是来得及的,所以大可不必担心基础的问题。
传媒艺考的时候,只要12月份的艺术统考过关后,还有6个月的时间去冲刺文化课,这样上大学的几率就更高。1、这个问题问的……不要说高二 这个年代 52再学都来得及!学得早 并不代表一定能比别人做的好 当然早起的鸟儿有优势
2、高二这个阶段 我不建议全身心投入学习以外的事情 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多看看优质的影视 把好的文案 运镜 表达情感的方式记录下来
3、利用空余时间自学拍摄 剪辑 我想家长老师都不会反对 先把工具学会 事半功倍!
一定是空余时间 不要本末倒置 耽误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