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是一个第一志愿,五个第二志愿,也就是六个学校。
每个学校可以报5个或6个专业。
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即向往何种院校、喜欢什么专业等;
另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合理填报志愿对于考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扩展资料
服从退档
所谓“投档分数线”,指院校正式录取前的调档分数线。除少数刚刚“踩线”的院校外,一般说来,投档线都会高于批次线、而低于录取线。从理论上分析,进档却没有被录取,考生档案则必须被退回,再次投向下一批次的院校,即被称为“退档”。
“退档”对于考生而言,意味着无形中至少减少了一种选择,各个院校都尽量压缩自己投档比例,大多在1:1到1:1.05之间。
退档而降低到下一批次录取的担心,往往只发生在极少数“踩线”(指刚刚处在本批次的录取线上一点点、成绩有微弱优势)的考生身上,绝大多数考生都不会遭遇这种情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志愿填报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高考志愿
高考专科志愿怎么填报如下:首选行业类院校选专科=选专业,选专业=选就业。行业院校由于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人脉关系,而其相关专业技术性强、要求标准高,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少,所以考生选择此类院校中的王牌专业更容易就业,对口率也高。石油类专科学校、民航类专科学院、铁路类学院、水利水电类学院等。
看毕业生就业情况
读高职校就是以就业为目的,如果学校专业设置合理,毕业生就业率就会高。目前高职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确实不错,但学校公布的就业率不排除掺假可能。如果有办法,尽可能找这些学校在读或已毕业的学生了解,他们应该会透露更真的信息。
考察总体情况
看是否在教育部批准的学校之列,此内容可在各教育网站查询。看学校情况,实力与声誉、软硬件设施,如果你已经选定了心仪的高职校,尽可能实地探访一下,有些学校宣传时有夸张成分,眼见为实。专科生填报志愿应注意的事
第一,关注学校的地缘优势,纵观中国大学的分布和发展级别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嫌贫爱富惜大不惜小,当然这是一个通俗的比喻了,在中心城市,大城市、发达城市和地区,大学往往发展得很好,反之则较差。
第二,不可忽视学校的文化底蕴,我们说,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的熏陶。这些无形资产,形成了一个学校的非物质文化,是大学重要精神财富和宝贵资源。
院校对于考生的录取就是通过第一志愿到最后志愿的层层筛选完成的。从第一志愿到第六志愿依次进行,要注意的是志愿的填报具有不可逆性,所以尽可能的将有把握的学校填写在第一志愿。 专科志愿填报顺序和录取流程 高考志愿填报大专可以报6个,一般情况下,高职专科志愿都是可以填报6个平行的学校志愿,每个学校可以填报6个专业。 很多家长和学生由于第一次参加高考,对志愿的录取流程不是很了解,实际上在高校进行录取的过程中,一共分为三个批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本,二本和三本院校,它是根据教育部对学校的教学程度和学校层次来认定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学生的成绩好坏。在录取的过程,学校会通过考生的志愿填报情况进行录取,从第一志愿到第六志愿依次进行,要注意的是志愿的填报具有不可逆性,所以尽可能的将有把握的学校填写在第一志愿。 专科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对同一科类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即所有考生排一个队列,高分者优先投档。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的院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 专科大学志愿填报有哪些技巧 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都不知道是先选学校还是先选专业。但是对于填报专科志愿的考生来说,一定要重视专业的选择。因为专业是与考生未来就业有直接关系的,考生在学历上和本科相比就不占什么优势。一定要选择一个好的专业,这样以后就业才会容易一些。 专业的选择也不能只看前景,还要看考生对这个专科专业是否有兴趣。如果考生喜欢这个专业,而且这个专业也不错,这种情况是再好不过的。 说完了专业,我们再来说说学校。对于填报专科志愿的学生来说,选择学校也是要有一定的技巧的。我国的专科院校分为三种:一种是本科院校里有专科专业,第二种是公办专科院校,这类院校办学时间长,在职业教育和就业上也有一定的优势,最后一种是民办专科院校,这类院校毕业后国家也是承认学历的,但是学费很高,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考生可以考虑。 如果考生所在的省份实行的是平行志愿,第一个志愿学校可以报的好一点,分数可以比自己的成绩稍高些,被录取了更好,不录取也不吃亏,还有第二志愿可以录取。第二个志愿就要根据自己的高考分数来报考了,最后的两个学校用来垫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