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录取批次普通类院校投档录取时间为7月16日-24日。拓展资料:
1、线差法
线差法就是比较考生线差与院校线差来填报志愿的方法。考生线差是高考成绩与省控线的差值,院校线差就是录取平均分与省控线之间的差值。考生的线差超过院校的线差均值,则录取的几率就比较大。
2、位次法
位次法是指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绩分科类排名或位次来选择填报志愿院校,如果考生的排名等于或大于所选院校或专业前几年录取考生的排名,拟报院校才有录取机会。平行志愿模式下,高校招生录取是从高到低按照排名来进行的。
3、线差为主,位次为辅
线差法适合各个层次的考生,不管是重点批次,还是普通批次。排名法在层次靠前的考生中更适用,并不适合所有层次的考生,越往后面这种方法的失效程度越高。所以应该以使用录取平均分线差均值筛选学校为主,以位次法为辅。
要考虑自己的志趣、特长和国家的需要。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无疑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选择国家建设急需的专业,能使青年人将来较可能做出重大贡献志趣和需要是相辅相成的,把志趣和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个人的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要考虑所填志愿实现的可能性以招生院校在当地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统计为参考,分析各专业的档次和“冷”与“热”情况,结合自己的实力,正确填报专业志愿。不能单纯看其绝对分,要更多地看其相对位置及其变化。
原则上第一专业的选择应该是有希望录取的理想专业。第二专业的选择一定要稳妥,应该是能被录取的专业。第三专业应该选择可以“兜底”的专业。
2023年广东高考本科批次录取时间为7月16日至7月31日。
省招办将于7月16日开始特殊类型招生院校的投档工作和本科批次普通类及艺体类统考的预投档工作,本科批次正式投档预计于7月19日进行。预计7月20日起陆续公布结果,7月25日开始补录。
拓展内容:1、关于考后放松
1)高考完好好的睡一觉:
高考前夕,大多数同学可能会因为紧张和担心而失眠。考完试这晚,好好的补一觉吧。
2)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听过千种万种关于远方的说法,不如亲自背上行囊,和父母或者小伙伴一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你能遇见不同的人和事,这些经历在你走入大学校园之后很可能会给你不一样的触动,甚至成为你奋斗的目标。3)豆瓣TOP高分电影:
看腻了书本,看电影吧。约上好朋友去电影院,奶茶可乐配上一桶爆米花,好好放松一下。豆瓣排名前100电影的资源在网上都可以找到。经典电影对人性、社会、爱情、伦理的反思,对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塑造并不比书籍弱。
4)强烈不建议通宵泡吧打游戏:
很多同学高考结束可能会过度放纵自己,上大学拥有一个良好的作息时间尤为重要,长期通宵打游戏成瘾以后会很难改过来。
2、提前学习技能
1)驾照:
暑假时间充足,年龄够18(身份证出生日期需在6月份之前)就去报个靠谱的驾校,上大学以后没有时间比高考完的暑假更适合考驾照了。
2)英语:学习英语任何时间都不会早,所以提前为大学考四六级做准备吧。3)视频剪辑:
视频网络时代,大学期间好多课程任课老师会要求提交视频作业,所以提前学习视频剪辑,以后绝对有用。
2023年广东高考录取流程及时间表如下:
广东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已经顺利结束,招生录取工作将于7月9日至8月13日进行。提前批为7月9日至18日,本科批为7月16日至31日,专科批为8月1日至8月13日。
广东省的高考录取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高考成绩发布
高考结束后,广东省教育考试院会在指定时间内公布考生的高考成绩。考生可以通过在线查询或前往指定地点查询自己的成绩。2、填报志愿
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兴趣填报高校志愿。广东省通常会设立填报志愿的时间段,考生可以通过网络系统或线下方式进行志愿填报。
3、统一志愿投档
广东省会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和填报的志愿进行统一志愿投档,即根据考生的综合成绩和志愿优先级排序,按照高校录取计划进行分配。
4、录取结果公布
广东省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公布高校的录取结果。考生可以通过网络系统或在指定地点查询自己是否被录取,并了解具体录取的学校和专业。
5、确认录取和报到
考生被录取后,需要按照规定时间前往被录取的高校进行确认录取手续办理和报到注册。在报到时,需要携带相关的入学材料进行办理手续。
广东省的高考录取流程可能会根据具体年份和政策有所变化,因此考生和家长需及时关注教育主管部门的官方公告和通知,并按照要求完成相关流程。广东高考录取流程中,填报志愿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熟悉招生政策
考生应仔细了解高校的招生政策,包括专业要求、录取分数线等信息。这样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2、综合评估个人情况
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应综合评估自己的兴趣、优势和发展规划。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前景、学科特长等因素,选择最符合个人发展需要的学校和专业。
3、多维度对比选择
建议考生多角度对比选择学校和专业,可以参考学校的排名、师资力量、实践教学条件等因素。也可以与老师、家长和同学进行交流,听取他们的建议和经验。
4、填报志愿顺序谨慎选择
考生需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情况,谨慎选择填报志愿的顺序。通常建议将理想的学校和专业放在较前面,同时也要预留一些备选志愿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