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志愿三四天时间。高考志愿填报时间:高考志愿填报的时间从开始到结束大约持续三四天左右。提前批最早填志愿,一般是在六月底报考,本科批一般在七月上旬填报志愿,专科批最晚,基本要在七月中旬开始填报志愿。由于疫情原因,预计今年的填报志愿时间将延期一个月。
高考志愿:
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在充分考虑国家需要及个人兴趣爱好的基础上,结合本人高考成绩。
尽可能填报档次合适的院校(专业),既提高录取的命中率,又为今后走向社会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考生、家长及学校应重视填报志愿这一环节。在报志愿时,首先要明志,只有明确自己的志向,才能合理地选择自己人生的这一导航标。报志愿技巧:
1、客观评估自身分析待选院校投档线水平。
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是院校、专业选择,这可能关系到未来就业方向。高等学校招生录取主要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在考生入围、高考分数相同的情况下,考生客观评估自己的实力与特点,摆好自己的位置,是填报志愿的依据。
量身填报志愿非常重要,分析待选择院校的投档线水平,估计自己条件够得上的学校才予以列选。
2、排查志愿细节“冲稳保”合理组合方案
适用于平行志愿投档的策略是“冲稳保”,即各个大学要按照“可以尝试冲刺的院校、录取比较稳妥的院校、一定保底的院校”的顺序和层次来组合志愿表。考生可以将初步拟定的志愿方案与老师、区招办、院校招办等熟悉志愿填报的人士进行沟通。
征询意见,并对他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进行综合分析。
高考完志愿填报时间较短,一般在3-5天左右。
高考完一般是高考成绩出来之后的几天填报志愿。提前批次、本科一批、二批一般要在7月上旬填报完成。专科志愿一般在8月中上旬填报。一、高考简介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2、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由国家主管部门授权的单位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由教育部统一调度,各省级招生考试委员会负责执行和管理。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3、参加考试的对象一般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计划和扩招,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二、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1、合理组合院校志愿。不宜全部填报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报低分段院校。考生可以根据自己高考成绩、个人兴趣爱好、身体条件等因素,在有可能被录取的院校范围中,合理、有序组合院校志愿。平行志愿填报按照“中—冲、稳—稳、保—保”原则。
2、要将最想上的院校填报在平行志愿的前列。由于平行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顺序的,当考生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中,有2所以上符合投档条件时,计算机系统会将考生电子档案投档到排序在前的院校。考生要将最想上的院校填在平行志愿的前列。3、要积极慎重选择“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平行志愿投档录取中,如考生因专业不服从调剂被退档,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的录取。如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会增加被院校录取的机率,但也有可能会被调剂到不满意的专业。考生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专业是否服从调剂。
高考志愿填报有4天时间。
报志愿时间:
历年高考报志愿一般在6月25日至28日左右,一般在各省公布分数后的3到5天开始填报。各省填报志愿时间不同,一般是四五天时间。报考志愿阶段:
高考报志愿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提前批、本科批和专科批,其中提前批最早进行,一般是在六月底报考,本科批一般在七月上旬完成报考,专科批最晚,基本要在七月中下旬完成报考。
第二次报考必须重视,因为是本科一批、二批、地方性专项计划本科批,这里的本科批批次报考要分数比较过本科线才有希望报考,选择高校时要根据院校历年录取分数及排名来综合对比进行报考,这个报考留得时间比较长,在7月2日-7月5日进行报考。高考填报流程:1、登录指定网页
网上填报志愿要在省招办指定的网上进行,登录指定网页,打开浏览器,输入网报网址。指定网页一股会印制在准考证上面,或者打省招办办公定电话咨询。
2、选择批次填报志愿
先在网页上点击填报志愿按钮,先选择要填报的批次,然后根据提前草拟的志愿表填报院校代码和所选专业代码到志愿栏,千万不要错栏错位。仔细严格按照流程来操作。
3、保存志愿信息
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点击保存按钮,只有点击保存按钮,填报的志愿信息才会储存到网报系统中;不点击志愿信息就保存不了,等于没有填报志愿。填好每一个批次的志愿后,都要点击保存按钮,保存这个批次的志愿信息。保存好以后,再从新开始填报其他批次志愿。
以上数据均出自高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