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不断进行高考综合改革,目前已有14个省市启动。在新的高考之后,将不再有一条线,也不再有文科和理科的区别。 新高考怎么划定一本线 新高考后,无论全省有多少个本科批次,届时都将合并为一个本科批次。不再有“一本书”,也不再有文章或科学科目。 根据实施新高考的主要省市,绝大多数省份在新高考后只公布了一批线,即本科线。山东省有“特种招生线”和“一级线”,后者是本科生线,前者更高,基本相当于一条小学线;浙江省分为“一级线”、“二级线”和“三级线”,基本相当于“一级线”、“本科线”和“专业线”。 新高考一段线与一本线的不同 1、原来我们俗称的一本线是指高等学校招生第一批次本科院校录取线。这个线设立的依据是全国第一批次本科院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重点院校)在该省的招生计划总数乘以适当的比例,然后根据考生的排名来确定一本线; 2、一段线是根据考生高考总成绩(含政策性加分,下同),按照当年普通类本科招生计划数的1:1.2划定的。以浙江为例,第一段是指分数位列于前20%的考生,第二段是指分数位列于前60%的考生(和第一段累计),第三段是指分数位列于前90%的考生(和前两段累计)。所以无论重点院校(就是传统的一本院校)在浙江招生多少,都不会影响分段,影响分段的只能是考生总数。以前,如果上了一本线,参加第一次志愿填报,那么可以选择的学校和专业都是重点大学的专业,如果过了一本线,但是最后没有报进一本学校,那么还可以填普通本科学校的志愿;一段线以上的同学先填志愿,面对的则是所有学校的所有专业。也就是说即使分数上了一段线,在第一次填报的时候也可以填普通本科甚至专科学校的专业。

一、2011年是一个明显的分水岭。主要表现在:

1、一本线:2011年之前一本线感觉高不可攀,最高达到596,最低也有552,从来没有低于550。但2011年之后高考一本线就再也没有高于550分,甚至还下过500分,最低的时候只有484分,最高也只有547分。

2、二本线:2011年之前二本线对于很多同学来说,也是很高的门槛。最高的达到553,最低也有500分,从来没有下500。但是2011年之后二本线就在500以下徘徊,甚至还下过400分,最低的时候只有342分,最高也只有481分,那还是紧挨2011年的2022年。

3、三本线:三本线从2004年设立,到2017年取消,一共存在了13年。对于不少同学来说,三本也是有难度的,它是本科和专科的分界线,三本一般是独立学院,并且学费都很贵。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宁可出高学费读三本,也不会去读专科。毕竟本科和专科存在本质的区别。

2011年之前的三本线也都在440分以上,最高的甚至超过现在的一本线,达到525分,最低的也有444分,超过现在的二本线39分。但2011年之后,三本线也大幅下降,只有2014年为400分,其他都在400分以下。

二、10年前后分数线对比,高考的分数线大幅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

1、一本线:现在的一本线甚至还不如10年前的二本线。

2012-2022年的一本分数线平均为518分(备注:四舍五入取整数,下同),2002-2011年的一本分数线平均为574分,相差56分。

而2002-2011年一本线和二本线分数相差平均为47分。

从这个角度看,和10年前相比,现在的一本线还比不上当年的二本线。

2、二本线:甚至还不如三本,并且还远远不如。

2012-2022年的二本分数线平均为420分,2002-2011年的二本分数线平均为527分,相差107分。

而2004-2011年的三本分数线平均为488分。

从这个角度看,和10年前相比,现在的二本线还不如当年的三本线,平均分竟然相差达到67分。三、一本二本线分差的对比:分差拉大

2012-2022年的一本和二本分数线分差平均为97分,2002-2011年的一本和二本分数线分差平均为47分,10年前后变化为50分。

分差变大,说明一本线和二本线之间可容纳的学生变多了,50分,可以想象,有多少同学,当年只能读专科的分数,现在都可以上本科了。从这可以看出,本科的确扩招了很多学生。

近几年高考不论一本还是二本,分数线都大幅下降,一泻千里。也难怪,以前的专科学校逐渐地升为本科,以前的二本渐渐升为一本,人往高处走,大家都不愿落后。

此问题可以很明确的回答:高考分数比一本线高,并不能确保考生上一本大学,每年高考高分低录的现象比比皆是,核心关键取决于志愿填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在笔者看来,一本线上10分以内的考生,志愿填报的难度是最大的,学校和专业两方面往往满意全部满意。就一本线上10分以内的高考生,如何提高一本录取率,给出如下三点建议:

一、报考本省省会城市一本院校,专业服从调剂

绝大多数高考生还是想留在本省省会城市上大学,但同层次院校中,省会城市高校往往录取分数较高,所以过一本线分数没有优势的高考生,在择校时只能选择那些往年投档线排名靠后的几所一本院校,而且专业尽量要服从调剂。

如果专业不服从调剂,而选择的几个专业又是时下热门的话,那么冲上的几率非常小。所以从保省会城市一本院校录取的角度来说,专业上不能有太高的要求,这是很典型的“鱼和熊掌”问题。二、报考本省地级市一本院校

如果考生想求稳的话,那么报考本省地级市的一本院校,录取概率是最大的,而且在专业上可能还会有一定的保障。

举一个身边的例子,去年湖北高考文科的一本批次分数线是561分,邻居的的一个孩子成绩仅比批次线高一分,最终她的录取学校是位于湖北荆州的长江大学,专业也是自己比较心仪的汉语言文学。

并非所有的高考生都能接受去地级市上大学,有些宁可读省会城市的二本,也不选地级市的一本,这就是地域在高考志愿填报中的重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越来越大。三、报考中西部外省的一本院校

除了以上两种选择外,考生想上一本院校还可以考虑外省学校,不过目标建议放在中西部省份的一些一本院校,运气好的话,还可能捡漏一些位置较偏、相对冷门的211大学。比如说延边大学、石河子大学、青海大学、西藏大学等,在很多省份一本线考生就可以上。

综上三点建议,依据平行志愿“冲、稳、保”的做法,以可以填报9个平行志愿为例,建议可以拿1-2个志愿填报外省一本院校,3个志愿填报本身省会城市一本院校,3个志愿填报地级市一本院校,1-2个志愿填报本省有一本招生专业的二本院校。如此顺序,相信基本可以实现上一本院校的目标,同时还能达到高考分数的最大效益值。小伙伴们,如果你的高考分数在10分以内,你会选择保一本学校还是想读的专业呢?欢迎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