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高考考点查询每年高考中都会有考生弄错考场的情况出现,以下将介绍高考考点查询的方法。高考考点的查询方法分为两种,一是准考证查询,二是网上查询。1准考证查询。学生可以通过高考准考证查看自己的考场考点,高考前几天,学校会将考生的准考证发放至学生手中,准考证上详细注明了考生的考点和考场信息。2网上查询。为了方便大家提前掌握考点信息,很多地级市也开通了高考考点网上查询系统。比如郑州市,郑州市高考考点名称及地址查询系统于高考前半个月开放,考生可凭考生号、身份证号以及考生姓名登录系统(系统在当地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查询本人所在考点名称及考场详细地址。再如根据合肥市考试院统一安排,合肥市高考考生登录合肥招生考试网(网址:http://www.hfzk.net.cn/)查询本人考点信息,具体查询时间以报名点学校通知为准。 也可选择在所在省份的高考招生服务平台进行查询。如河南省,也可以选择网页登录“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网址:https://pzwb.heao.gov.cn),或在“河南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平台后台回复“考场”即可获取平台网址。输入相应信息即可登录平台。但就算不查询也没有关系,考前一天会安排考生熟悉考场和自己考试教室的位置,大家可在考场开放期间提前找到考点位置。二、2021高考注意事项到场时间提前。虽然2022年高考没有推迟,但也处于疫情防范的关键时候。根据各省市发布的《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防疫提示》,可知在2022年高考上每一场考试都至少需要提前45分钟,有的省市甚至需要提前1个小时。具体情况大家可以视考点学校的要求而定。 凭借《承诺书》进场。考生须自行下载《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考生考试安全承诺书》(简称《承诺书》),并按照《承诺书》要求如实、完整填写相关信息。考生须做好备考期间个人日常防护和健康监测。考生原则上不得离开考试地点。2022年高考考生和涉考人员仍要进行考前14天或7天的健康监测。如上海就是7天、河南就是14天。
学生可以通过高考准考证查看自己的考场考点。高考前一周左右,学校会将考生的准考证发放至学生手中,准考证上详细注明了考生的考点和考场信息。
小小一张准考证,却是考场上的通关密令。准考证上包含多项重要信息,正面除印有考生照片外,还标注了准考证号、考生号、姓名、性别、考点名称、考点地址、考场号、报考科类、报考科目、外语语种及报名单位等11项信息。
准考证反面内容也不容忽视。证件反面除印有高考两天的考试时间表外,还有考生要留意的事项。除注明考生可携带哪些物品入场外,还明确考试入场时间及入场后的注意事项等重要信息。为了方便大家提前掌握考点信息,很多地级市也开通了高考考点网上查询系统。高考考场踩点注意事项
1、踩点考场具体流程跟高考当天一模一样
高考时,考生多半都有家长陪同。踩点考场这一天,不仅考生一定要亲自参加,当天陪考的家长也一定要跟随。
2、路线
高峰时车流量怎么样,道路是否通畅这些因素都是确定路线的前提条件。坐公交、轻轨,还是打车、自驾,一定要综合考虑,看哪种出行方式更可行。
3、时间
验考场时要计算时间,但不能依照它来安排高考当天的出行。“踩点考场的时间,一般都安排在下午。而高考当天,往往赶上早高峰。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打出提前量。”做到考前半小时到达考点。家远的、沿途经过商圈的,切记要把握好出行时间。
4、流程
安检过程中,尽量让自己一路绿灯,所有需要事先考虑好的都考虑好,同时要记住安检流程,这样高考当天就不会感到紧张和陌生。
5、预检时间
考生一定要掐算一下,从进入考点大门,经过安检,一直到坐到考试座位上的时间。“从入场到入座的时间要心里有数,如果预检没有问题,第二天就不要随意更换,一切严格按照预检时来就可以。”
6、座位
通过安检,考生进入自己的考点座位。知道了第几排、第几号,还要检查桌面平不平整,桌椅是否晃动、高度是否合适。临窗位置的考生,还要看窗子有无窗帘,看看窗帘是否挡光,玻璃有无破损等。
可以通过准考证提供的信息进行高考考场查询。
准考证的用途为:
1、考生可持此证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参加规定考试。
2、准考证一般印有考生姓名,照片,考生号,考试时间,考试地点等。如:高考准考证,会考准考证,公务员准考证等。
3、准考证同时也作为考试报名费的收据。
所以通过高考准考证提供的考场信息,可提前向老师,校方,地方教育局咨询考场位置。提前找到考场,做好路线规划,以便于及时到达考场。
如果高考找不到考场导致紧张,可以通过这两种方法缓解紧张:
一是坐在椅子上,腿平放,手放在膝盖上或者是桌面上,然后使劲握拳,像把所有的力气都用在两只手上。然后两只手再慢慢放松。这是肌肉紧张放松法。
第二种方法是腹式呼吸法。坐在凳子上,两条腿平放,两只手放在小腹上,深深地吸气,然后体会气体从鼻腔经过咽部、腹部到达小腹的过程,憋气坚持一下,然后再慢慢地把气吐出来。连续做两到三次,就会觉得有放松的感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准考证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健康网-考试紧张 两种方法可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