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部考试中心网站一般会在高考前一年的12月中旬或者高考当年的一月份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2、考试说明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全国卷命题)依据高考考试大纲制定的更为具体的考试内容说明。考试说明一般是由各学科命题组的老师编写的,可以看做是对考试大纲的详细解释。3、每年高考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一般在当年1月初出版,都是考生复习备考的重要指针。

你好,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新高考无考纲确实是教育部的政策。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官方文件通知:“自2020年起,不再制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考生如需了解试卷结构与考试内容,可沿用2019版《考试大纲》”。

对于考生来说,主要意味着两个点:1.考范围扩大

取消考纲,就意味着只要是课本上涉及到的知识点,都有可能考,学生备考范围扩大是毫无疑问的,同时也会带来复习范围不明确,如何进行针对性备考的问题。2.记硬背得高分将成为历史

从近年的高考试题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尤其是史地政课程,对学生个人见解、思维方式、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实际运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也就是说,将来的教育将从“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转为“学什么,考什么”。不过对于这种变化考生也不用焦虑。 建议高中生从两方面入手吧。

一是变被动为主动。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平时的课堂上,而不是等到考试前才“临阵磨枪”。一定重视学习规划,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将更为重要。

二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除了学习必要的学科知识,学习思维、知识运用能力等各方面的提升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越好的名校越不要“书呆子”。

没有。

禁止为了考试而“教学”

近几年来,高考改革的新变化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

这是中国教育,在解决一些“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弊端,探索更全面素质教育中,所做的尝试。正要如此2022高考是不是用新教材,高考选拔,才会更加越公平合理,选拔模式也将会变得更加多元化。

许多中小学生家长都知道,今年9月开学,全国中小学的语文、政治、历史等教材,将全面步入“部编版”时代。而6月教育部发表的《意见》一文中:2022年前,普通高中也将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里面也指出,未来高考的命题模式,要以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实施新课程教材的省份,高考将不再制定考试大纲!

这里放出的信号,就是为了杜绝一些普通高中,“唯分数论”、“高一高二按知识顺序讲解,高三进行针对性大纲地刷题”,这之类的应试教学手法,要杜绝把孩子们培养成为考试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