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批次查询的时间也不同,填完志愿7天左右可以查询录取结果。

志愿填报是高考录取之前的一个项目,是考生进入大学的一个必经项目,关系到广大学子的命运。高考志愿表中,在院校、专业的下面设置一个“专业服从调剂与否”栏目,究竟填报“服从”还是“不服从”,要求考生必须在学校与专业之间进行一次博弈。

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之间的关系对于高考成绩较好的考生,选择理想的院校和满意的专业,是无可非议的。由于一般考生高考成绩的竞争力总是有限的,若对院校提出较高的要求,就必须以牺牲专业的层次为代价;若对专业提出较高要求,就必须以牺牲院校的层次为代价。

二者究竟以哪个为重,由考生依据实力自己定夺,但必须要在能被录取的大前提下作出上述调整。特别是在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发生冲突并威胁到录取与否时,一定要放弃对专业的要求,此时无论是什么专业,能被录取就是上策。

高考志愿填报后,一般15天左右能查询状态。

拓展资料

1.高考志愿填报后的流程:

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学校会进行志愿调剂和录取工作。学校会根据考生的成绩和填报志愿情况进行初步筛选和比对。根据各个学校和专业的招生计划,进行投档和录取工作。学校会将录取结果上报给各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并由考试院公布。2.查询状态时间点:

学生一般需要在高考志愿填报后的几天或几周后才能查询到录取状态。具体的查询时间与每年的录取进度和学校的工作安排有关。通常,学校会在投档和录取工作完成后,将录取结果及时上报给省级考试院。考试院则会根据学校上报的数据进行统一公布。

3.查询方式和途径: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查询高考志愿填报后的录取状态。可以通过学校官方网站、考试院官方网站、电话咨询等方式进行查询。各省的考试院通常会在公布录取结果时,提供相应的查询入口和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地的省份,选择合适的途径查询。4.注意事项:

在查询高考志愿填报后的状态时,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注意查询的时间点,不要过早或过晚查询,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焦虑或遗漏查询机会。要准备好个人的相关信息,如准考证号、身份证号等,以便进行查询时使用。要保持耐心和积极心态,录取结果可能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出炉,不要过度担心。

高考志愿填报后,一般15天左右能查询状态。查询时间会因各方面的因素而有所差异,学生可以通过学校官方网站、考试院官方网站、电话咨询等方式进行查询,并注意查询时间、准备相关信息以及保持耐心和积极心态。

征集志愿的录取结果会在填报征集志愿后的一到两天公布。1、位次优先

一个考生对应一个位次,这个位次是唯一确定的,也就是说,考生的分数在排序的时候起到关键的作用。分数高的考生排在前面,就会比分数低的考生先检索。同一分数在排名时,不同省份有不同的规定,文理科一般也规定不一样。

2、遵循志愿

在检索每个考生的院校志愿时,严格遵循考生所填志愿的顺序。

如果考生的志愿被投进某一个学校了,比如被B志愿录取,则不再看他的CDE志愿,而开始检索下一位考生。如果考生的志愿被投进某一个学校了,比如被B志愿录取,则不再看他的CDE志愿,而开始检索下一位考生。

3、一轮投档

对于考生个人来讲,在某一批次录取时,考生只能投档到一所志愿院校。一旦检索到考生所填报的某个志愿院校还有余额,就不再检索考生其后的志愿,实行一轮投档。高考志愿录取规则:

高考志愿录取规则是平行志愿,指考生所选A、B、C、D等志愿,他们之间是平行关系。将达到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依次检索。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而传统的顺序志愿则是根据“志愿优先,按分排序”。平行志愿投档时,根据有关高校提出的调档比例,按照投档原则进行投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