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投档意思:表示省招办已将档案投给了院校,但院校还未下载投档信息。高校录取一般有七步 ,其中已经投档是录取工作中的第二步。1、自由可投:表示该考生的档案没有投出去或投出去后又被学校退档,如是被学校退档,考生可以看到最后一次院校退档的理由。2、已经投档:表示省招办已将档案投给了院校,但院校还未下载投档信息。3、院校在阅:表示院校已下载了投档信息,正在审阅考生的电子档案。“院校在阅”并不表示考生已经被录取,省招办投给院校的档案一般多于招生计划数,院校通过阅档后还要退出不予录取的考生档案。4、预退档:表示该考生因种种原因院校不予录取,院校向省招办提出退档,对每一个预退档的考生,院校都会注明退档的理由。5、预录取:表示院校准备录取该考生,已通过网络将拟录取名单提交给省招办,等待省招办网上录检审核。6、录取待审:表示院校拟录取名单已通过省招办网上录检审核,但录取名册还未经省招办审核签字盖章。7、录取:表示录取名册已经过省招办办理了审核签字手续,加盖了录取专用章。
表示省招办已将档案投给了院校,但院校还未下载投档信息。
已投档其实是指考生的电子档案已经被招生办投档至志愿表内的某一所院招生院校了,虽然被投档了,但是和被录取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各个院校在录取考生的时候是由—定的投档比例的。
在考生的录取状态显示的是已投档的时候,只能是证明考生的成绩已经达到了该院校的投档线,院校会审阅考生的档案,但是考生是否是在录取的范围内就不一定了。院校在阅
表示院校已下载了投档信息,正在审阅考生的电子档案。
"院校在阅"并不表示考生已经被录取,省招办投给院校的档案一般多于招生计划数,院校通过阅档后还要退出不予录取的考生档案。预退档
表示该考生因种种原因院校不予录取,院校向省招办提出退档,对每一个预退档的考生,院校都会注明退档的理由。预录取
表示院校准备录取该考生,已通过网络将拟录取名单提交给省招办,等待省招办网上录检审核。录取待审
表示院校拟录取名单已通过省招办网上录检审核,但录取名册还未经省招办审核签字盖章。
本状态一般持时间将较长,通常为3~12天。这是因为省招办审核、签字、盖章都是通过人工完成,而一个批次少则一两万人,多则十几万人,而省招办的人员有限,不可能快速完成如此多档案的审核、签字、盖章。
一般到达了录取待审就可以说基本等同于录取了,除非档案内有特殊情况:高分低录,违规录取,考生档案有限制等,但是这样的情况非常少见,例如:2009年湖北省仅出现15例录取待审又被退档。录取
表示录取名册已经过省招办办理了审核签字手续,加盖了录取专用章。
已经投档的意思是表示“档案被成功投出,但不一定能被录取”。
1、考生自助查询。
当考生查询到自己的档案状态显示为“已投档”的时候,就表明考生的电子档案已经被投档的某一招生院校了。这种状况和被录取还有一定的区别,由于高校还要依照选取的规矩来对考生进行审阅,这样才能确定是录取还是退档。2、高校审阅。
显示已经投档,证明考生的成绩达到了所报高校的调档线,已经在审阅考生的档案了,一般情况下来说,显示“已投档”被录取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对于多次查询都显示“已投档”的结果,考生可以直接去对应的学校官网去查询录取信息。
3、实际投档比例。
很多时候考生在查到录取信息显示“已投档”的时候,都会认为一定会被录取。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虽然已投档被录取的概率很大,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录取。因为很多高校的调档比例都是超过100%的,投档的人数会适当多于实际录取人数,注定一些考生是会被退档的。状态查询的相关含义:
1、档案投档。
自由可投表示该考生的档案没有投出去或投出去后又被学校退档,如是被学校退档,考生可以看到最后一次院校退档的理由。已经投档:表示省招办已将档案投给了院校,但院校还未下载投档信息。
2、院校选择。
院校在阅表示院校已下载了投档信息,正在审阅考生的电子档案。院校通过阅档后还要退出不予录取的考生档案。预退档:表示该考生因种种原因院校不予录取,院校向省招办提出退档,对每一个预退档的考生,院校都会注明退档的理由。
3、录取流程。
预录取表示院校准备录取该考生,已通过网络将拟录取名单提交给省招办,等待省招办网上录检审核。录取待审:表示院校拟录取名单已通过省招办网上录检审核,但录取名册还未经省招办审核签字盖章。录取:表示录取名册已经过省招办办理完成全部手续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