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 时间介绍如下:

语文作文时间要确保55分钟,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审题立意,并列好提纲,然后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形成文字。

高考语文最佳答题时间分配

一、考前20分钟到达考场太迟了,来不及安心定神,进入考试角色的心理准备时间太短,有可能导致整个考试在慌乱中度过,造成不必要的失误。二、开考后前5分钟

1、发语文卷前,首先暗示自己:这只是一次平常测验!我自信,所以我成功!

2、接到语文试卷,要不慌不忙地在规定处按要求写上姓名、填涂考号、贴好条形码,然后检查试卷、答题卡是否有缺漏、破损情况。

3、接下来快速浏览语文全卷,大体弄清试卷的版块结构、各种题型,此时切忌一边看题一边急着抢时间考虑答案,因为你不能指望哪道题可以一眼看出答案。对于作文,无论是什么题型,无论是否熟悉,都不必深想,相信自己一定有话可说,一定可以写好。大体浏览一遍,心情就会慢慢放松,等到答卷铃响,就可集中精力答卷。

三、开考后前30分钟1、开考后首先集中精力完成语文客观选择题前两题(3-5分钟),语言表达题需要5分钟。做选择题力避两种倾向:一是一味抢时间、求速度,这样势必导致审题不严,思考不周密,从而出现不应有的失误;二是速度过慢,太过谨慎小心,甚至反复徘徊不敢选。文言文需要15-20分钟时间,选择题一定注意排除法,加大语境意识。翻译题要注重直译,逐字逐句落实。

2、语文选择题审题要细,一定要看清选是还是选非,可以在题目的正确与不正确等这样一些字眼上加上着重号。

四、开考后30-90分钟

1、语文第三题诗歌鉴赏,注意根据老师的指导读懂诗歌大意。然后读题、做题。时间大约6分钟。第四大题,名句填空最多4分钟。把这两题控制在10分钟之内。

2、第五、六主观题应力争在50分钟内完成,即开考后一个半小时内要完成作文以外的所有试题。

3、每年高考语文都实行网上阅卷,同学们在答主观题时一定要有强烈的规范意识:

一是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答题卡上不允许书写潦草,乱涂乱画;

二是对号入座,按题号在规定的矩形框内作答。绝对不能张冠李戴甚至私自改动题号,这样会导致扫描无效,判分为零。

五、最后1个小时

1、语文作文时间要确保55分钟,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审题立意,并列好提纲,然后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形成文字。

2、作文要力避扣分点:缺题扣2分,字数每少50字扣1分,错别字或卷面脏乱扣分,不完篇扣分等。

2023高考作文时间如下:

2023年语文高考时间:6月7日9:00-11:30语文考试。

知识拓展:高考注意事项

1.注意考场纪律

在考场上,要遵守考场纪律,不得作弊、抄袭、交头接耳等行为,保持安静,不要影响他人。考生要遵守考场规定,如不得携带手机、电子设备等物品进入考场,否则将被取消考试资格。

2.注意考试技巧

在考试中,要注意考试技巧,如审题、答题顺序、时间分配等,避免因技巧不足而影响成绩。考生可以在平时的模拟考试中,逐渐掌握一些考试技巧,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3.注意考试用品

在考试前,要准备好考试用品,如文具、计算器等,避免因用品不足而影响考试。考生可以提前准备好考试用品,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避免遗忘或丢失。

4.注意考试时间

在考试中,要注意考试时间,合理分配时间,避免因时间不足而影响答题。考生可以在考试前,了解每个科目的考试时间和分值,制定好答题计划,避免时间不够用的情况。

5.注意交卷时间

在考试结束前,要注意交卷时间,避免因时间不足而影响交卷。考生可以在考试前,了解考试结束时间和交卷时间,提前掌握好时间,避免因时间不足而影响交卷。6.注意考试后的放松

在考试结束后,要注意放松心情,避免因过度紧张而影响身体健康。考生可以进行一些放松活动,如听音乐、看电影等,缓解考试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7.注意成绩查询

在成绩公布后,要及时查询成绩,如有异议要及时申诉,避免因疏忽而影响自己的权益。考生可以在成绩公布前,了解好成绩查询的时间和方式,及时查询成绩,避免错过查询时间。如果发现成绩有误,要及时向相关部门申诉,维护自己的权益。

综观和高考阅卷有关的信息、报道,我们已不能再回避问题,含糊其辞了:近20年来,不少省市高考作文改卷都很快,确实存在“秒杀”现象。1998年,我上高一,学校邀请汪国真和一位省高考阅卷负责人给同学们作报告。我只记得汪国真讲了文学创作应该有新意,流传千古的作品大多是通俗易懂的,等等。高考阅卷负责人讲了很多阅卷规则,其中提到作文判分很快,他说除去老师翻试卷(当时未实行电脑阅卷)、签名字、誊写分数的时间,老师看一篇作文的平均时间大概在9~19秒。一目十行是毫不夸张的说法。2010年,我第一次参与河南高考试卷阅卷工作。当时已经实行了电脑阅卷,作文被扫描成图片,老师可以随意放大、缩小图片(字体)。休息时间,一位教授在走廊里得意地说:“我的一个研究生,9秒钟判一篇作文,打分准得很,又快又好。”我也曾花好几分钟看一篇作文再判分,也有看了十几秒就判分的。平均下来,当年我改一篇作文大概用时40秒。当年,河南一位老师评作文出现重大失误被点名批评并被辞退:一名考生作文前两段是自己写的,后面都是抄的现代文阅读,他却打了40多分。幸运的是,后来,不允许研究生改作文了,只允许他们改填空、简答、多选题。当我再去改高考作文的时候,我确实放慢了阅卷速度,不再当“刽子手”,但平均下来,大概仍在45~50秒。据媒体报道,2014年,浙江某地阅卷老师向记者反映,一位老师阅卷7天,56个小时要完成1.2万份的阅卷量。平均每个小时要阅卷大约214份,平均每分钟阅卷3.5份,平均每份用时17秒。有的老师用了5天就完成工作量,也就是每份试卷用时12秒。这是理想数字,除去休息、上厕所等时间,平均用时9秒。有的老师用不了9秒,甚至4~5秒便给出了分数。“秒杀”有哪些危害呢?除了影响语文教学和学生人格培养外,最主要的就是学生的分数和命运了。2014年河北省多数考生作文得分集中在36~45分之间,占到73.06%。2014年河南高考作文平均得分44.73分。平均下来,各地大部分考生作文分数大约集中在40~49分。这种分数分布规律是否和作文被“秒杀”有关呢?欧阳国胜老师10年前就指出:“12年的学校语文教育,9年的作文训练,到头来好几百万人就在那10分之内撞大运,花上近1小时写出800多字去比拼质量比拼分数,在实质上的10分内进行瞬间的运气比较。”遗憾的是,如今的情况仍和10年前有些类似。一篇800~1000字的作文,无论看多少“秒”后判分都不合理,而是应该看多少“分钟”后判分才合理。我没有做过大量的精确测验,每个人的经验也不一样,作文内容又千差万别。但根据个人经验,800字的作文,平心静气地看一遍,至少得两分钟左右吧。据报道,上海实行高考作文限时阅卷制,一篇作文需要2~3分钟评判。对于已经被“秒杀”过的高考作文,再道歉已经无济于事。但是我们是否可以从今年开始,不再“草菅人命”呢?我盼望着:各省能尽快推行高考作文限时判分制,这是根治“秒杀”的关键措施。我呼吁:高考阅卷组小组长,请不要再催促、指责那些改得慢的老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