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前生理准备 考试前一天晚上早点睡,考试当天不起早。饮食以清爽、可口、易消化吸收为原则。
二、考前物质准备 考试前一天要整理好学习生活用具。准考证;钢笔、铅笔、圆规、直尺、量角器、三角板、橡皮等;再次是必要的如手绢、清凉油等生活用品。
三、考前心理准备 成绩优秀的考生应记住:“没有常胜将军”、“不以一次成败论英雄”;成绩不太好的考生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
四、中考当天早晨,应有良好的心理暗示 如“我很放松,今天一定能正常发挥”、“今天我很冷静,会考好的”等。
五、注意早餐 早晨一定要吃丰盛的早饭,但不能过于油腻。
六、浏览笔记、公式、定理和知识结构 主要是浏览一下重要的概念、公式和定理,或记一些必须强记的数据。
七、自信地前往考点,要暗示自己有信心 暗示语如:全部科目我已做好复习;今天考试,我一定能正常发挥;对此我充满自信……
八、进考室前10分钟 在考室外最好是一人平静地度过,可就近找个地方坐一会儿,或看一下笔记,再次浏览知识结构。设法避开聊天。
九、入场前提醒自己作到“四心” 一是保持“静心”,二是增强“信心”,三是做题“专心”,四是考试“细心”。
十、见老师,问声好 以消除对监考老师的敬畏感,获得一种和谐的亲近感。
十一、不要一心想“捞满分” 特别是对平时成绩中等上下的同学来说,一心想“捞满分”是大忌。应该捞的分一定要捞,该放弃的敢于放弃。如果有时间再攻暂时放弃的题。
十二、试卷到手,首先填好个人资料 要按照考试要求,认真、准确、规范地填好准考证号码、姓名等相关内容。认真倾听监考老师宣读有关规则和注意事项,以免事后惹麻烦。
十三、答题前要纵览全卷 领到试卷后,先用几分钟浏览一两遍,做到胸有全局,起到稳定情绪、增强信心的作用。
十四、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答题前,一定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快速、准确地从头至尾认真读题,一句一句地读。对不容易理解的或关键性的字句,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要做到:1.认真揣摩题意,明确题目要求;2.对容易的题要仔细考虑是否有迷惑因素。防止麻痹轻敌;3.对难题、生题要注意冷静分析题目本身所提供的条件和要求之间的关系,防止心情紧张造成思维障碍。审题时,一是不看错题目,客观准确地把握题意;二是分析要清楚,要善于将问题进行解剖,将那些比较复杂的综合题分解成若干部分,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之间的关系;三是
高考前需要提前准备很多事情,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方面:1.学习计划: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表和目标。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科目都有足够的复习时间。2.复习资料:准备好各科目的复习资料,包括教材、习题集、模拟试卷等。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3.学习方法:掌握一些高效的学习方法,如归纳总结、做题技巧、记忆方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4.健康饮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和垃圾食品。合理的饮食可以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5.锻炼身体: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打球等。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6.睡眠充足: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建议每晚7-8小时。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大脑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7.考前冲刺:在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模拟考试。这可以帮助你熟悉考试形式和节奏,增强自信心。8.心理调适:保持积极的心态,遇到困难时不要灰心丧气。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或者参加一些放松的活动来缓解压力。高考前的准备工作需要全面而细致,包括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准备。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高考提前入场时间
语文和综合科目考前30分钟,即8:30分开始进场;数学和外语科目考前25分钟,即14:35分开始进场。考生进考点的时间,由各考区确定,考生要根据考区和中学的安排,按时到考点。
各科目开考后15分钟,考生将不能再进入考点参加当科目考试。即语文和综合科目9:15分以后,数学和英语科目15:15分以后,迟到考生禁止进入考点,如遇有雷雨等天气,请考生提早出发,以免迟到。2020年高考时间:7月7日:上午9:00-11:30语文;下午3:00-5:00数学。
7月8日:上午9:00-11:30文综/理综 ;下午3:00-5:00外语。
由于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科目有听力测试,根据教育部和我市有关规定,小语种科目考试开始前15分钟以后,考生就不能再进入考场,因此参加以上小语种考试的考生,必须在当天的14:45以前进入考场,千万不要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