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化生各科分别多少分在高考中,物理、化学、生物是三门自然科学的必考科目。这三门科目成绩不仅会影响到学生自己的命运,也与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相关。那么在高考中,这三门科目的成绩分别需要多少分呢?一、物理科目需要多少分?物理是考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的科目,对数学知识的要求也非常高。根据历年来高考的情况,物理科目的总分通常是120分,其中选择题占40分,非选择题占80分。为了保证一个较好的物理成绩,学生需要在选择题中至少得到32分,非选择题中至少得到64分,总分为96分。在非选择题中各个部分的分数分配也是需要注意的。最常见的分配是:力学、热学各30分,光学、电学各10分。二、化学科目需要多少分?化学考察的是学生对化学概念和化学实验的理解,也需要运用到数学和物理的知识。历年来高考的情况显示,化学科目的总分一般是120分,其中选择题占40分,非选择题占80分。对于学生而言,为了保证一个较好的化学成绩,需要在选择题中得到32分,非选择题中得到64分,总分为96分。同样,对于非选择题而言,不同部分的分配也是需要注意的。常见的分配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各30分,分析化学20分。三、生物科目需要多少分?生物是考察学生对生命和生物科学的理解的科目,知识点多而且仿佛很抽象。历年来高考的情况显示,生物科目总分一般是120分,其中选择题占40分,非选择题占80分。计算生物科目的得分也需要像其他科目一样,保证在选择题中得到32分,非选择题中得到64分,总分为96分。需要注意不同部分的分配。例如:分子与细胞生物学、遗传与进化各30分,生态和环境保护20分。学生在高考中所面临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门科目中,需要分别得到96分以上的成绩才能保障一个较好的成绩。在考试过程中,应该注意题目的分配和各部分的分值。只要认真学习,严谨复习,相信大家完全可以在各科中取得好成绩。

高考理综应试技巧 一、统揽全局,合理安排 拿到试卷后,切勿急于答题,首先要看清试题说明的要求,例如开头说明的一些常量取值,元素的原子质量等。还要看清共有多少道题,多少大题,多少小题,反面有无试题,一方面可以防止由于紧张而漏做试题,另一方面心中有数,便于计划具体的答题时间。要注意是否有缺页现象,如有应立即报告监考老师。 各科的时间安排,应按分数比值作相应的分配,每二分值占时一分钟。物理、化学各55分钟左右,生物40分钟左右比较合理。当然如果某一个学科题目较难或者某一学科的分数的比值稍微多一点时间也就应该多一点。同时自己的优势学科可适当减少时间,劣势学科可适当增加时间。 二、缜密审题,扣题做答 “磨刀不误砍柴工”,拿到一个题目,一定要花必要的时间(约10%左右)看清题目、弄清题意。首先要全面、正确地理解题意,弄清题目要求和解答范围,比如结果保留几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g取9.8m/s2还是10m/s2等,然后根据要求,抓住重点,认真作答,这样才不会答非所问。审题不认真也会造成大量失分,如将2002年理综第30题中要求的O、B之间的绳烧断,看成烧断A、B之间的绳,一分不得,造成终生的遗憾。 在审题时,要特别重视题目中的关键词,如物理试题中的静止、匀速、匀加速、初速为零,、自由落下、一定、可能、正确的等词,还要特别注意逆向题中的关键词,如不正确的、错误的、不可能的等等。 三、深刻理解,描绘情景 理综试题,文字描述的可能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它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中可能有题中所给的已知量,也可能隐藏在题中未给的量或通过作图来描绘情景。 对于头脑不清的问题,可通过作助解图,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分清运动过程,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以利于找出解题的有效途径,帮助我们正确地建立有关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可以说正确的作图分析,是解题成功的一半。

四、先易后难,从容解答 高考理综考试与单科考试有很大的不同,理、化、生在同一张试卷上。Ⅰ卷一般按生物、化学、物理的顺序,Ⅱ卷按物理、化学、生物的顺序排列,每科中一般是先易后难,有时碰到难题,一时难以解答,可以先暂跳过难题,先做后面的容易题。如果避易就难,啃住难题不放,只会费时甚至会影响对容易题的做答,还可能造成紧张的心理状态,打乱思路和步骤。过去有的考生就是吃了这个亏,到收卷时,前面的化学难题没有啃通,后面的物理易题也未做好,这是应当记取的一个教训。 遇到一个题目,若思考了3—5分钟仍然理不清解题的思路,应视为难题可暂时放弃,即使这个题目的分值再高,也要忍痛割爱,而把精力放到解容易题和中档题上,以便节约时间,等有时间再回头来攻克难题。要知道在高考中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对你成败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五、易不轻视,难不畏惧 在试场中可能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看到试题比较简单或者比较适合自己的胃口而特兴奋,此时千万不要得意忘形,失去了警惕性而粗心大意,要知道在你感到比较简单的也可能大多数考生均有此感,那就意味着谁细心谁就能得高分。有时看起来特别容易、熟悉的题要是改变了关键词或条件,也易出错。如2002年上海高考卷中,α、β、γ射线放它们在电场中,而课本上是磁场,如不仔细看题,很可能就出错。 另一种情况是看到试题比自己想象的难度大,则应注意不能丧失信心,要明白试题对所有的考生都一样,你觉得难,别人也绝对不会感到轻松,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能沉着地思考,谁就能得高分。要静下心来,采用基本方法,按部就班地审题、作图、深入分析,有些看似困难的题就能迎刃而解。特别是信息题,信息量大,文字长,要善于抓住提炼有用信息,这些题目大都属于“高起点,低落点”,所用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般比较简单。 考场上切记:“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难我难,我不畏难。” 六、一步到位,稳扎稳打 理科综合,150分钟完成300分的题,时间比较紧张,复查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解题时要力争一次到位,要稳扎稳打,不要寄希望于第二遍的复查上。同时要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在没有特别把握的情况下,最好还是不要随便改动第一次的答案。

2023年3 1 2新高考省份高考时间为6月7—9号,3 3新高考省份高考时间为6月7—10号。

3 1 2模式的具体考试时间:

1、6月7日:上午9:00—11:30考语文科目;下午15:00—17:00考数学科目。

2、6月8日:上午9:00—10:15考历史/物理科目;下午15:00—17:00考外语科目。

3、6月9日:上午8:30—9:45考化学科目,11:00—12:15考地理科目;下午14:30—15:45考思想政治科目,17:00—18:15考生物学科目。3 3模式的具体考试时间:

1、6月7日:上午9:00—11:30考语文科目;下午15:00—17:00考数学科目。

2、6月8日:下午15:00—16:40考外语(笔试)科目。

3、6月9日:上午8:00—9:30考物理科目;中午11:00—12:30考思想政治科目;下午15:30—17:00考化学科目。

4、6月10日:上午8:00—9:30考历史科目;中午11:00—12:30考生物科目;下午15:30—17:00考地理科目。

以上数据出自大学生必备网。新高考模式简介

基本情况:

新高考模式是指取消文理分科,采取不同的考试模式,即:语数外必考,物化生、政史地6选3考试。新高考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3 3”模式、“3 1 2”模式和“7选3”模式。

三种模式具体情况:

1、“3 3”模式:指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科,以及从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

2、“3 1 2”模式:指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科,以及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所选择的1门科目,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的2门科目。

3、“7选3”模式:指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文)、数学(理)、外语4科,以及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等7科中选择3科。

新高考模式的目的:

新高考模式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国家选才考试公平公正。新高考模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面,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优势,以及拟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的要求,进行合理的选科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