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幸参加过某省高考的阅卷工作,就来说一下我心目中的阅卷工作吧。
客观题,比如选择题主要是通过机器扫码完成的,基本不需要人工批阅。
而主观题,比如填空题和问答题的对错机器无法判断,基本上是由人工在电脑上批阅的。参加阅卷工作的人大多数是学科专业的研究生,还有部分是从省内各个高中抽调过来的代课老师。
高考6月8号结束,而从9号起,我们的阅卷工作就开始了。
三天的培训,第一天按照题号将大家分成不同的组,由专门的老师制定各自题目的阅卷标准,比如得分点,哪种情况需要扣分什么的,期间不断在修改标准,直到最后一天下午定下来之后,给大家仔细讲解一遍,确保所有人了解所有的给分标准。然后就是正式的阅卷工作,我们每天工作7个多小时,中午可以休息两小时,其余时间都是不间断在批卷,一天下来人均批阅试卷数量大概在1800份左右。
而且试卷分数不是由一个人说了算,一份试卷随机分给两个人,在两人分数在给定的误差范围内,试卷分数才是有效的,若是两人分数范围过大,就会进入三评,所以说,每份试卷最少需要被阅两次。可以想象,全省高考人数那么多,试卷批阅次数至少翻倍,工作量还是很大,更何况个人之间工作效率也不同。
在我两次阅卷工作中,一道解答题全部批阅完成需要一周时间,再加上培训的三天,这已经是十三天了,再说后期还需要总分的整理工作,高考阅卷需要十几天是可以理解的。
高考阅卷一般10天左右。高考通过网上阅卷保证公平。选择题通过机器读卡直接判分,主观题是把每个考生的答题纸扫描并切块后,通过局域网随机发到专门改这一块的阅卷组某两位阅卷工作人员电脑上,阅卷工作人员一般是从本省高中抽调老师及阅卷点附近高校的研究生,每份试卷至少发组该阅卷组的两位老师批改,如果两位老师给的分数差在合理的范围内,则取平均值,如果分数差较大,则会由该阅卷组组长仲裁,甚至还有可能提交组阅卷专家组审定。所以高考试卷中每个题目至少两位老师审阅。
所以目前高考阅卷能很大的保证阅卷的公平性。
高考阅卷时间需要7~10天。
高考阅卷整个过程会持续7~10天的时间(通常来说是8天,很少超过9天的)。
考生高考结束后,高考试卷会由武装部安全送至阅卷地点,高考试卷经过机器扫描后就可以进入阅卷程序,与此阅卷老师根据分工开始高考阅卷工作。
评卷中常见的问题卷大致分为六类,分别是笔细、墨淡或者书写较轻,图像不清;异常用笔答题,如铅笔、圆珠笔等;规定区域外答题,答题错位;答卷不完整,疑为一人多卡;答卷上有记号、污损等;答卷雷同,一经发现以上问题都会被扣分或者进行其它相关阅卷操作。高考阅卷规则
一、评卷是找对的式子给分,而不是找错的式子扣分老师平时改卷大多是习惯找学生错的地方扣分,学生的成绩就是总分减去被扣除的分数。而高考阅卷是找对的给分,所以在遇到难题实在没办法时,不妨把会的写上去,比如把解题的公式列上去,千万不能空白,空白一分都得不到。
二、评分误差范围内作适当浮动 为了尽可能确保所评阅试卷与其他教师成功配对,评卷教师往往在能确认给分的基础上,会根据允许的误差作适当的浮动。
如果考生能把式子写得规范易认,题思路交待得清楚明了,那自然容易得到评卷教师的认可;反之如果考生写的需要阅卷老师仔细研究推敲一番才能确认正确与否,自然不容易被认可。
三、答题意思模糊不清的,往往扣部分分数高考评卷时要求考生准确、清楚明了回答问题,否则会被扣除部分分数。不过考生考试时遇到确实没能力搞清楚或者没时间算明白的,不妨糊涂一把,写个笼统的这样往往可以得到一定的分数,这就需要考生灵活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