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流程有登录网站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选择批次填报志愿、保存志愿信息等。1、登录网站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的初始密码是身份证号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即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考生仔细阅读网上填报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了解操作流程和相关要求以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填写住址、电话等重要信息。2、选择批次填报志愿。

进去页面之后点击“填报志愿”,按自己的成绩选择不同的批次,进行填写。3、保存志愿信息。

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点击保存按钮,只有点击了保存按钮,填报的志愿信息才会储存到网报系统中;不点击的话,志愿信息就保存不了,等于没有填报志愿。每一个批次的志愿填好后,都要点击“保存”按钮,保存这个批次的志愿信息。高考填报志愿的注意事项:

1、充分了解自己。

考生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目标和职业规划,以便选择与自己兴趣和能力相匹配的专业和学校。

2、研究院校信息。

仔细研究各个院校的特点、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学科竞争力以及就业前景等信息,确保选择的院校和专业符合自己的期望和目标。3、确认录取规则。

了解不同院校的录取规则和投档情况,包括投档分数线、专业控制分数线、录取比例等,以便合理安排填报志愿顺序。

4、合理安排志愿顺序。

根据自己的成绩和情况合理安排志愿顺序,考虑一志愿、二志愿和三志愿的选择,注意避免填报过于冲突的专业或院校。

填报志愿的网址:考生在各省市的教育考试院网站填报志愿。可百度搜索所在地的教育考试院,首页就会有填报通道。考生的个人初始密码为高考报名系统登录密码。如遗忘个人初始密码,可在首页点击“忘记密码”通过绑定电话接收验证码的方式在网站上进行更改;

如未绑定电话的,考生须携带准考证、身份证(没有身份证的带户口本)或报名地招生办要求的证明材料到报名地招生办办理。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和技巧:

1、明确学习方向,正确处理好选学校与选专业关系

若考生成绩上了本科一批名牌大学,可考虑先选学校,若高考成绩只能上二批本科院校或高职高专批次院校,则应考虑先选专业。

2、拓宽信息渠道,全面准确地掌握填报院校和专业信息

在高考志愿填报前,考生要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这是填报志愿的基础,如招生院校某专业对高考单科成绩、身体条件、性别等是否有要求或限制,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是否实行“专业级差”等等。3、要研读当年招生政策,全面、准确掌握志愿填报规则

4、要慎重考虑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如果不服从,就有退档的风险。

1、明确报考专业考生要询问自己,有没有自己特别喜欢的爱好,有明确的大学专业报考方向。如果有,那么就从这个专业方向出发,去选择报考学校,如果没有,则可以考虑今后可能热门的专业,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

2、选择学校在明确专业后,就可以根据专业来排名选择,首先根据自己的分数,将往年来分数线较高的排除掉,然后首选985、211高校,再是一些有特色的学校。

这个选择顺序也不是绝对的,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比如一些专业,名校的可能还没有一些没有名校的好,所以在学校选择上,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3、对比综合考虑当自己的分数与学校的往年分数录取线相差较近时,可以再往前多查看几年,比较一下学校录取线分数的规律,以及高考难易程度,准确预测今年可能的录取线,再进行比例选择是否填报。

4、读懂招生章程读懂招生章程,可以让你的高考志愿填报工作更加准确,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遗憾。通过高校招生章程可以充分了解高校的全称、校址、层次、类型、证书种类等信息,可以避免误报一些分院、挂牌学校等。

5、了解高校的录取规则尤其是在提档政策上。很多学校都是以高于录取比例进行提档,所以提档后并不代表就是被录取,存在被退档的风险。如果你的分数与要填报学校的往年录取线较近,而该学校又是高比例提档的话,填报是一定要警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