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生编号主要有三种:考籍号、考生号和准考证号。
1、考籍号由12位数字组成,从左至右第1-2位为年度编号的后2位;第3-6位为市、县(市、区)代码;第7-8位为中学代码后两位;第9-12位为考生序号。
2、考生号由14位数字组成,从左至右第1-2位为年度编号的后2位;第3-4位为省代码(江苏省代码为32);第5-8位为市、县(市、区)代码;第9-10位为报考选修科目组代码(45-物理、化学,47-物理、地理,48-物理、政治,49-物理、生物,65-历史、化学,67-历史、地理,68-历史、政治,69-历史、生物,00-不参加选修科目考试,即体育类、艺术类考生不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第11-14位为考生序号。
3、准考证号由13位数字组成,从左至右第1-2位为年度编号的后2位;第3-6位为市、县(市、区)代码;第7-8位为选修科目组代码;第9-11位为考场编号;第12-13位为考生座位号码。考场编号以县(市、区)为单位,按选修科目组连续编排,不得间断。
4、考籍号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报名和高考报名时建立考生电子档案、体检时所使用的编号。考生号为考生在本年度的报考编号,是在考生报名后,在考籍号基础上产生的。考生在参加艺术或体育专业加试和特殊类型招生、获取成绩、填报志愿、录取等有关环节,均使用考生号。准考证号以县(市、区)为单位通过计算机随机编排产生,为考生参加高考时标志考试座位的编号(仅供参加高考时使用)。考生在试卷以及答题卡规定位置上均须填写准考证号。
高考志愿填报考生号是准考证上的考生号。考生号和准考证号是不一样的。在号码位数上,准考证号12位,而考生号则是14位;准考证号代表的是学校 考场 座位号,考生号代表考生的档案编号,通常与学籍挂钩。
考生号为考生在本年度的报考编号,是在考生报名后,在考籍号基础上产生的。考生在参加艺术或体育专业加试和特殊类型招生、获取成绩、填报志愿、录取等有关环节,均使用考生号。考生号组成
1、第1、2位为年度代码:如2010年填写“10”。
2、第3、4位为省市代码:陕西省代码为“61”。
3、第5、6、7、8位为县、市、区代码。
4、第9位为考试类别代码:普通高考代码为“1”。
5、第10位为科类代码:文史类—1、外语类—2、艺术类(文)—3、理工类—5、艺术类(理)—7、体育类(理)—8。
6、第11、12、13、14位为考生顺序号。
一、高考考生号是什么 高考考生号是指考试准考证号,考生号的数字包含了考试年份、考生所在考区、高考类型(普通高考、对口高职)、科类(文理艺体等)、顺序等信息,用于高考及高考后的填报志愿和入学等。 二、高考考生号怎么查 1、去考生所在学校的教务处,那里有你的档案记录,请老师一查便知。 2、去高中所在地的教育局,因为全市的档案,教育局都有,与工作人员说明准考证丢失情况,他们会帮助你的。 3、若你在高中的时候就参加了高中的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话,那查询就更方便了,直接查找你高中所在地计算机考试网页(成绩能保留3年),输入姓名,可能会出现你名字一样的人,但是那是全省的相同名字的都在,你应该能找到自己的那一栏,那里也有你的高考准考证号。 4、网上查询百度搜索:学信网进入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或者进入教育考试局高考高招网上查询系统。 三、高考考生号和高考报名号一样吗 高考报名号是指高考报名序号,即各县区招办以报名点为单位统计的流水号,是为了便于统计各报名点采集的相关报名信息而编的号。一般用于高考前的艺考、特征和基本信息采集、和体检。五月底,考生号出来后就停用了。考生号是指考试准考证号,考生号的数字包含了考试年份、考生所在考区、高考类型(普通高考、对口高职)、科类(文理艺体等)、顺序等信息,用于高考及高考后的填报志愿和入学等。考生除了在省内有10位准考证号外,还有全国统一的14位考生号,有时在某些高校网站查询录取信息时,要求输入14位考号,其构成是:1、第·1、2位为年度代码:如2010年填写“10”;2、第3、4位为省市代码:陕西省代码为“61”;3、第5、6、7、8位为县、市、区代码:4、第9位为考试类别代码:普通高考代码为“1”。5、第·10位为科类代码:文史类—1、外语类—2、艺术类(文)—3、理工类—5、艺术类(理)—7、体育类(理)—8。6、第·11、12、13、14位为考生顺序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