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一般包括: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户籍地址 受教育程度 以及在校期间表现 !如果档案没了可以办理的:你要从你的小学,中学,高中去开证明,证明你从这些学校毕业,开证明的时候别忘了带毕业证.然后从学校所在地的教育局加盖公章.证明上要有学校和教育局两个公章.然后去户口所在地居委会及派出所各开一个证明.如果你大学毕业,还要有大学毕业证书复印件,这些都拿着,再拿着你的两张照片,就失业证和身份证,到户口所在地的劳动保障部门或者劳动局办理就可以了.
高考档案是什么如下:高考纸质档案是参加高考的考生在考试前所要填充的关于个人信息的资料,也可能包括一些协议。档案是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直接形成”说明档案继承了文件的原始性,“历史记录”说明档案在继承文件原始性的也继承了文件的记录性,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
正因为档案继承了文件的原始记录性,具有历史再现性,所以档案才具有凭证价值的重要属性,并以此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和文物。高考档案包括:
1、高考档案分电子档案和纸介质档案。
2、高考纸介质档案主要包括高考报名登记表、体检表、志愿表、高中阶段有关档案材料和优惠资格审查表及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等。
3、高考电子档案内容主要包括考生基本信息、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或评语、应届高中毕业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材料、体检信息、志愿信息、高考成绩信息和考生参加高校招生考试的诚信记录试过程中违规等内容。
相关信息:案是由文件有条件地转化而来的,这里的“文件”是指广义文件,即一切由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形成的各种材料。档案和文件是同一事物在不同价值阶段的不同形态,两者具有同源性和阶段性的共性,也具有实效、功用、离合等个性差异。
从文件到档案是一个批判继承的辩证运动过程。从信息的内容和形式来说,两者完全相同的,但从时效、价值和系统性上来说,档案是对文件的不断扬弃。
时效性批判,档案是已经办理完毕的文件;价值评判,档案是办理完毕的文件中具有保存价值的部分;系统性批判,档案是把分散状态的文件按一定逻辑规律整理而成的信息单元。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归宿;文件是档案的基础,档案是文件的精华;文件是档案的素材,档案是文件的组合。
提起考生档案,很多人在被大学录取后就会到当地县区招办领取那个牛皮纸档案袋,但其实档案袋只是考生档案的一部分,考生档案是由两部分组成,包括考生档案、电子档案。
考生档案
一部分是电子版,可以通过电脑读取出来,里面记录了你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信息。
一般其内容主要包括报名信息、体检信息、志愿信息、成绩信息和考生参加高考的诚信纪录等5个部分,高校录取以考生电子档案为主要依据。
另一部分是档案袋的形式,里面主要有实践纪录,党团信息等。这些档案在高考后要随你一起转到大学。电子档案
高考档案电子版,由高考考生所在学校负责建立(含有学生姓名,出生年月,学籍号,身份证号码,民族、家长姓名,联系电话,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或评语,有高中新课程毕业生的实验省份要提供应届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体检信息、考生号,准考证号),并由各学校负责妥善保存。
再将电子档案发送学校教务处保存,发送当地招生办公室保存,招生办发送省招办、教育厅保存。高考后加入成绩信息、考生参加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诚信记录(主要指考试违规以及在招生其他环节违规的简要事实及处理结果),志愿信息、投档轨迹、录取院校等相关资料,最后上报到国家教育部信息网进行汇总,备案。
高考电子档案是院校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电子档案中的报名信息和志愿信息因考生本人填写或校对失误等原因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网上录取过程中所说的“档案”指的就是考生电子档案。没有高考电子档案的话,教育局根本没有相关信息,就没有办法高考,录取就更不用说了。